劉威威 石留江
(河南恒興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市政工程的測量放樣主要包括道路中線放樣、管線中線放樣和橋梁施工測量。 通常在施工中首先是沿線路對導線進行鋪設,再采用極坐標方法根據中線坐標的設計進行放樣。 最后對放樣點進行檢測,使用導線聯測方式檢測。 完成檢測之后再進行檢測坐標和檢測中線的計算, 當檢測結果符合放樣標準就說明檢測合格。
工程測量規范中規定市政工程在測量放樣時應該沿道路鋪設導線,對于導線的要求應該和工程測量的精度要求相同,通常情況下使用的導線等級是三級導線進行施工作業。 在進行放樣時,樁位的間距應該根據工程的施工地形進行選擇,隨著地形的變化,樁位的間距也應該適當地進行調整,一般情況下將其間距保持在35 米左右。 對于直線段的偏差不能大于2.5 厘米,檢測的角度和條件角度之間的差不能大于30 度。 在施工過程中應該按照具體的規定計算三條中線的長度, 應該將中線保持在同一條直線上。 當測量點的放點間距在50 米左右時,中三線和地面之間的夾角應該小于30 度,中三線和地面的垂直距離應該小于0.6 厘米。 當間距放寬到100 米時,中線和地面之間的垂直距離應該小于1.2 厘米。 通過計算可以得到,當放點的位置之間的橫向偏差滿足施工的具體要求時, 中線和點之間的角度也不一定能夠滿足施工的要求。在整個工程施工中,要想提高點與點之間的精度,滿足施工的具體要求,就需要對放線點之間的位置進行適當調整,將所有的點位置調整在一條直線上面,這樣才能夠保證施工的具體需要。
通常情況下,工程建設中存在兩條線路相交的問題,會導致工程建設的中線出現折點。 首先應該采用線路檢驗的方法對直線進行驗直處理,驗直完成之后再對中線進行調整。在調整好的中三線上設置一定的站點, 然后采用正倒鏡分中法將中一線進行延長,直至中一線和中四線相互連接為止。之后設置固定的騎馬樁,騎馬樁的設置點要有四點,先進行前兩點的設置,將這兩點定義為A、B 點。 在中四線的前后釘兩個木樁,將木樁用小釘固定起來,在上面拉上細線,前兩點的騎馬樁設置完成。 使用同樣的方法設置后兩點的騎馬樁, 將后兩點的騎馬樁定為C、D點,找出兩點連線。將兩條線之間的交點和中四線的點位進行比較,若是中四線的點位和交點之間的距離小于4 厘米,則將新設置的樁位制成的線定位為中四線,否則,中四線不進行調整。
當點位調整完成之后在新設置的中四線的基礎上設置一定的站點對中三線進行檢查, 對中三線和中五線構成的角度進行檢查,一般情況下應該使這些角度保持在30 度以上。 當角度大于30 度時應該分析存在的原因,出現非正常情況時應該對角度重新進行檢查,對各個點位坐標進行全面的調整。 當施工中出現導線原因或是其他的施工問題時, 應該將中線的點位坐標作為重點考察的對象。 生產時還要將直線的驗直作為施工的首要原則,在曲線設置時對存在的小問題進行適當的處理。
市政工程線路的建設一般較長,施工過程中不可能同時將工程的點調整在一條線路上, 通常情況下施工人員會根據線路的點將整個工程的線路分成不同的段落進行調整。 每段的調整都是以上一段的末端點為調整依據或是調整起點。 例如在兩條線上總共放置了10 個中線點, 則實際放點的位置為1 到10 的中線位置。 但是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總體放點時往往線路較長,會給施工帶來一定的困難,通常會將這段線路從中間隔開調整。 當對第一段進行調整時,先對放點點位坐標進行測量,測量的方法是導線聯測法;然后計算點位到理論中線的距離,使用的數據是設計中線的坐標和方位角,將中線的距離定位d;最后使用坐標轉軸的公式計算垂距。 當沿著中線的方向對導線進行鋪設時,在導線的起閉點放下的位置會產生較小的誤差, 但在導線功能相當較弱的位置點位的誤差會較大。 所以就中線的點位誤差進行比較,前面的點位中線一點和后面的中線五點位置的誤差最小,這兩個中線被認為是最接近理論直線的點。 在設站時只需要在中一點上面進行設置, 將中間的3 個點位置調整到中線一的位置即可。 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會出現和設計中不同的誤差,前后兩條中線的垂直距離不一定為最小距離, 如果以前后兩點的位置對中間點的位置進行調整就會使得中間直線的方向受到前后點位置偏差的影響,與理論的偏差存在一定的差距。 為了避免過大的偏差對施工造成影響, 在施工過程中應該根據具體的計算對施工圖紙進行調整。
市政工程在測量的過程中涉及到的數據相對較多,測量過程復雜,是一項精細的工程作業,施工人員在進行施工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的施工規定進行定點測量。 施工放樣和調整的過程中為保證技術的準確性, 需要安排具體的技術人員對施工過程進行監理,保障工程質量的同時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
[1]江曉武.市政工程測量施工技術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1).
[2]牛奔.淺談市政工程測量與施工放線應用技術[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