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鳳蘭
(河南滑縣棗村鄉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中心,河南 安陽 456461)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的不斷加深,新形勢下的農民負擔的監督管理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性也越發突顯,因此,做好新形勢下農民負擔的監督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新形勢下農民負擔的監督管理工作呢?相關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人員必須對新形勢下的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則有清楚的認識,對新形勢下的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的重點有明確的了解,從而為做好新形勢下的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是一項難度大、政策性強、涉及面廣、與農民利益緊密相關的重要工作,具有系統性的特點,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的難度。遵循新形勢下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做好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保障。新形勢下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則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第一,始終堅持以農民利益為根本的原則。在這一原則下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必須始終堅持站在維護農民根本利益的立場上,將維護農民利益作為工作的核心所在。農民負擔是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共同形成的,且具有一定的隱蔽性,這就造成農民可能會擔負較多的隱蔽性負擔,同時這也會進一步增加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的困難。所以,必須重視農民隱蔽性負擔問題,在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中將這一情況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做到及時發現問題,迅速有效地解決,從而杜絕農民隱蔽性負擔問題的出現。第二,始終堅持農村集體經濟的原則,嚴格依照該原則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從而使農村積累不斷壯大。第三,始終堅持民主管理以及民主控制的原則,以此增加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的民主性,促進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第四,始終堅持領導負責制的原則,讓領導和農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從而真正減輕農民負擔[1]。
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征地現象普遍存在,然而在農村征地過程中農民的權益受到嚴重損害的情況層出不窮。造成這類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有關部門或企業在征收農村土地過程中存在侵權現象,使得農民的基本權益受到嚴重損害,甚至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農村征地侵權問題的形式主要分為以下方面:征地方案、社會保障、征地程序、征地補償款分配等。這樣的情況,政府和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部門都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針對農村征地侵權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切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目前,許多農村地區普遍存在教育收費混亂的情況,使得農民負擔進一步增加。“百年大計,教育為先”,通過良好的教育培養出優秀的人才,是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來源。然而教育亂收費情況不僅增加了農民的負擔,同時也使得良好的教育環境遭到破壞,這樣勢必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問題。因此,政府部門必須重視教育收費問題,根據國家制定的教育方面的政策方針,結合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狀況,制定并實施合適的教育收費制度,明確規定收費標準、收費內容。同時加大監督力度,不僅加強政府部門的監督,還應接受社會監督。另外,為了確保減輕農民負擔,還應建立并貫徹落實各種規章制度,例如學校亂收費舉報制度、監督管理工作責任制度等,通過這樣的方法從源頭上有效控制或解決教育亂收費問題。
保障問題與農民的利益有著密切的關聯,若是社會保障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那么必定導致農民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害,所以應重視社會保障問題。因此,建立健全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顯得非常有必要,同時要不斷完善相關保障制度,加大對社會保障制度的宣傳力度,讓廣大農民對社會保障的重要性有清楚的了解和認識,并積極引導農民參與到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中來,這樣才能夠真正從源頭上減輕農民的負擔[2]。
要做好新形勢下農民負擔的監督管理工作,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人員就必須站在農民的立場上,以維護農民的切身利益為出發點。同時緊密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進行科學的、全面的部署,確保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并充分考慮影響農民利益的各種因素,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切實維護農民的根本利益,真正減輕農民的負擔。要認識到在新的形勢之下,特別是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以后,減負工作仍然面臨嚴峻的形勢。要看到農民負擔形勢的嚴峻性、農民負擔反彈的可能性,以及減輕農民負擔這項工作的艱巨性和復雜性。越是形勢發展、改革深化,就越要重視減輕農民負擔工作。要把減輕農民負擔放在事關長遠、事關大局的高度來認識。要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來看待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統一各級的思想認識。通過上述對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重點的概述,我們能夠得知,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重點主要在相關機制和體制方面。因而針對這一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將減輕農民負擔作為核心任務,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減輕農民負擔。在落實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的同時,應嚴格遵循城鄉統籌發展的基本原則,建立符合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公共財政體制,并合理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將以往農民全權自行承擔費用模式,改變為公共財政統一支付模式,使得農民的負擔從根本上得到減輕。
提高農民的收人也是減輕農民負擔的重要舉措,所以,可建立農民收入保障機制,以此確保農民能夠獲得穩定的收入。為了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還應制定合理的激勵措施。例如在農民收入保障機制中提出按照一定的比例標準逐年增長的措施,簡稱為農民增收措施。這樣一來還能夠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進一步發揮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的真正作用。而農民增收措施的實現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搭建農業增收平臺。農業增收平臺主要包括農業科技增收平臺、農業產業化增收平臺、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平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農業生產發展中同樣離不開科技的支持。因而應將先進科技應用到農業生產發展中,不斷地進行農業科技研究,以便從根本上提高農產品的產量與質量以及農產品價格,實現農民增收。
第二,建立投入增長機制。建立投入增長機制,不斷加大對三農的投入,能夠促使農業增收,減輕農民負擔。投入增長機制的主要內容是對農業基礎設施方面和農村社會事業方面進行投入扶持。農村社會事業的扶持對農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大對農業社會事業的投入為農民增收提供重要保障,從而為廣大農民的增收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第三,建立維護農民基本權益的機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民基本權益受到損害的情況也是層出不窮,主要表現為農民經濟和財產權益受到損害。因而應建立維護農民基本權益的機制,以此為基礎依據,將維護農民權益的重點放在維護好農民的經濟和財產權益方面[3]。
綜上所述,本文對如何做好新形勢下農民負擔的監督管理工作進行了認真的分析與探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新形勢下的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人員,必須緊密結合時代發展的需要,結合我國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現狀提出相應的對策,做好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從而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1]劉玉霞.新農村建設下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研究[J].決策咨詢,2012(01):61-63.
[2]錢愛麗,馬耀安.新形勢下如何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J].云南農業,2012(10):55-56.
[3]諸雨.尋甸縣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4(10):3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