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學忠
(河南省周口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 周口 466000)
為了適應我國市場經濟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需要,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和監督,規范其財務行為,提高資金運轉效益,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事業單位財務規則》(財政部令第8號)以及國家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相關意見及規定,結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特點,財政部、衛生部于2010年12月28日簽發了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制度》,自2011年7月1日起執行。
2.1 會計集中核算的定義
會計集中核算制是指財政部門成立會計核算中心,在單位資金所有權、使用權和財務自主權不變的前提下,取消單位會計和出納,各單位只設報賬員,通過會計委派,對行政事業單位集中辦理會計核算業務,融會計核算、監督、管理、服務于一體的會計委派形式。從會計集中核算制度的基本運作模式看,其基本做法就是在機制創新上“三分離一公開”。
2.2 會計集中核算的工作目標
實行會計財務集中核算的目標,是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圍繞醫藥機構衛生體制改革的大局,在公立醫療衛生單位實行“核定任務、核定收支、績效考核補助、超支不補、結余按規定使用”的財務會計集中管理的辦法,加強對基層的醫療衛生單位的財務管理與監督,進一步規范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財務行為,規避資金風險,努力提高資金的運轉效益。
2.3 會計集中核算的基本原則
根據 《企業會計準則》,我國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包括12項,根據它們在會計核算中的作用,大體上劃分為4類:一是總體性要求;二是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三是會計要素確定、計量方面的要求;四是會計修訂性慣例的要求。具體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財務集中核算的基本原則主要有以下幾點:
2.3.1 預算管理的體制不變。基層醫療衛生單位按原有的預算管理體制在衛生局、財政局指導下,編制好本級財務預算、決算,負責抓好預算管理執行工作。
2.3.2 資金的所有權及使用權不變。基層醫療衛生單位資金的使用權及所有權仍然歸其管理。其原有的各類資產、各項債權、債務仍歸其享有和承擔。
2.3.3 財務的審批權限不變。基層醫療衛生單位權力范圍內的開支,仍然按照原規定程序,法人代表在權力規定范圍內使用審批權限。會計集中核算雖然是加強財管的一項新舉措,但其在操作中還存在很多的局限性,許多地方還不完善。對統管的機構來說,實行集中核算后,單位對會計工作的重視度下降,財管積極性、主動性受影響;對核算中心來說,不能對統管機構進行全過程的監督,主要表現在支出是否合理不好控制,票據的真偽性不好把握,收入形同游離于統管賬的體外。加上核算中心基本多注重于財政資金規范動作,沒有多余的精力及時間進行有效的資產管理。尤其是在固定資產的后續控制上,核算與財物管理脫節,結果就容易造成會計信息的質量很難提高。由于財政部門長期只重視財政資金的分配,輕視財政資金運轉的效益,相關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在集中核算后,過分依賴核算中心以至于導致財政管理弱化,監督力度達不到要求。實行對公立機構進行集中核算之后,集中核算機構怎樣使新的核算組織形式與現行的預算會計制度相適應,怎樣組織會計核算,怎樣搞好與單位、財政部門及國庫之間的銜接等,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
基層的醫療衛生單位實行集中核算制度,既加強了資金的管理和監督,又提高了資金運轉效率,但仍然存在很多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3.1 不利于基層醫療衛生單位自身財務管理
核算中心的工作原則規定了,堅持管理權和核算權相分離原則。財務管理工作基本原則是會計人員提供財務信息,根據財務信息的真實有效性合理地進行資金規劃,進而合理地進行機構的財務管理。會計集核將記賬、算賬、報賬等工作統稱到核算中心,而實物、資產、合同等能真實反映經濟的事項卻分散在機構里,跟機構的財務管理工作脫節,弱化了機構本身的財務管理,無形中降低了財管工作效率。
3.2 不利于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內部的監督
雖然會計集中核算制度有利于加強財政監督,可是會計監督的重點是對單位內部的監督。機構本身的會計人員對本單位的經濟業務活動和資金的運轉情況非常熟悉,起的監督作用最直接、最有效。實行集中核算后,各個核算機構會計的職責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會計人員,沒有了最有力最直接的監督,無形中就增加了財政資金的風險,對核算單位會計進行內部監督不利。
3.3 不利于二者之間的責任劃分
政府設立了單獨的會計集中核算中心,基層的醫療衛生單位加入會計集中核算之后,表面上確保了各會計核算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合理性。但其中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應該是來自真實有效的會計事項。而會計核算脫離了基層醫療衛生單位,核算中心只能通過相關機構提供的票據、憑證等進行會計核算,無法完全對有關經濟活動的真實性、核算內容的完整性進行有效的審核。而作為以往會計責任主體的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由于不再具核算職能,也就脫離了核算職責,根本不愿意去承擔會計責任。因此,當虛假會計信息或遺漏核算事項問題出現時,就會發生會計核算中心和核算單位之間的相互推委,責任不明的情況。
3.4 基層的預算管理基礎不規范
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在實行各部門預算規范化方面尚有很大差距,預算監督機制制度也不健全。在收支方面隨意性仍然有很大空間,預算對支出的控制及約束非常薄弱,預算執行不到位的矛盾也相當突出。
4.1 完善會計崗位責任制度、會計檔案及會計軟件的保管和維護制度、單位收支管理制度、業績績效評價制度以及獎懲制度等,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內部的管理。
4.2 要落實財產物資清查制度。財務會計集中核算中心要定期與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財產管理人員進行物資清查,保證賬面和實物相符并加強落實責任制。建議財政部門也應加大對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財產物資進行檢查監督的力度,要最大限度地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
4.3 要制定統一可行的經費開支標準,特別是在獎金的發放、加班的補助、福利費等各方面制定科學的統一的標準。對那些涉及面比較廣、政策性較強、支出數額較大的項目,必須要經過嚴格的審批流程后才能執行。
4.4 應用遠程賬務管理系統。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財務聯絡人員可在本單位內登錄財務管理系統進行相關業務的操作和查詢,使本單位和核算中心之間的數據資源共享,單位也能及時了解本單位財務收支的情況,這樣就完成了核算中心和基層醫療衛生單位之間的會計信息交換,也使來往賬目更加透明。
4.5 要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要明確為經濟和社會事業服務的思想,在精神和做法上要與國家財政改革的方針政策和要求相吻合。在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制度上規范經濟秩序的同時,要嚴格執行制度,并要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要履行好服務功能,處理好服務和監督的關系,處理好集中核算與預算機構之間的關系,使這一新的財務管理運轉模式在促進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同時,服務好經濟運行、服務好政策決策、服務好財務管理,在各個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盡管目前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實行的會計集中核算制度還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在加強資金的收支管理、改變會計集中核算的方式等各方面都已有了相當成功的經驗。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會計集中核算制度改革的重要性,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鞏固會計集中核算制度運行的成果,要以加強對預算執行力度的控制及財務管理為主要的任務,轉變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和會計核算中心的工作職能,理順內外關系,不斷總結和改進集中核算管理工作方法,促進財務會計集中核算管理工作,以滿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長遠發展的需求。
[1]繆長建.事業單位集中核算之方[J].新理財(政府理財).2012(10).
[2]姚潔.關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會計集中核算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2(03).
[3]王書生.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3(04).
[4]張惠蘭.淺談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J].現代商業,2011(15).
[5]柳剛思,邵清君.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的探索[J].中國集體經濟,2011(04).
[6]關于舉辦《醫院會計制度》和《醫院財務制度》培訓班的通知[J].衛生經濟研究,2011(04).
[7]谷祺,劉淑蓮.財務管理[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8-9.
[8]張曉玉.試論建立我國現代醫院管理會計制度[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1(19):359-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