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rticle_付 瑩
在許昌供電公司,宋庭會有很多外號,有人說他是“送經驗、送學問、送技術”的“宋教授”,有人喊他“庭會、庭會,一聽就會”,還有人叫他“智能人,智能站第一人”。
今年43歲的宋庭會目前擔任許昌公司梅香運維班副班長,負責鄢陵供電區110千伏變電站及220千伏興國寺智能變電站的運行維護工作。從1995年工作以來,他干過基建安裝、保護調試、變電運行,一直在生產一線摸爬滾打。
在成為智能站專家的過程中,宋庭會經歷了三個重要的階段。第一步是智能變電站前期的設備聯調。當時,他代表許昌公司到南京和廠家共同調試設備。那時,他每天早上6點起床,步行到3公里外的廠區跟隨廠家技術人員現場學習,遇到不懂的就問。晚上回到住處,整理白天的學習內容,上網找資料,對照技術說明書自學,發現問題記下來,第二天再向廠家人員請教,這為宋庭會了解智能電網打下了扎實的根基。
很快,興國寺智能變電站進入設備現場安裝。從南京回來的宋庭會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只要醒著,就一定是在設備前、在資料室。從圖紙會審到設備安裝調試再到傳動試驗,他全程參與。當了解到使用“一鍵順控操作”這項高級應用程序,變壓器從運行轉為冷備用,僅需3分鐘,比傳統手動的操作方式節約近30分鐘時,宋庭會暗下決心,一定要使興國寺變電站實現一鍵順控操作。他深透了解設備核心技術參數,熟練掌握控制程序,精心計算,反復模擬,最終編制出了準確的操作程序,使興國寺站憑著這項技術進入全國領先行列。至此,宋庭會不僅掌握了較為前沿的技術,還潛心鉆研,發現和解決智能告警不完善等諸多問題。他對智能變電站的了解向前邁了一大步。
智能站投運后,宋庭會編寫了詳細的培訓教材,舉辦多場培訓講座,幫助站內運行人員全面了解智能站工作原理和設備性能。他還陸續到各地參加各種研討會、培訓班,與這個領域許多精英的接觸,使他的思想認識、思路見解都得到了升華。從2012年8月至今,宋庭會三次前往國網技術學院授課,累計為100多個培訓班、七八千名學員講課,不僅被評為優秀兼職培訓師,還在培訓師授課比賽中獲得二等獎。2013年3月,他編寫的《智能變電站運行維護知識問答》一書出版,被專家評價為“填補了我國智能變電站運行與維護技術方面的空白”。
2013年5月,宋庭會代表河南省電力公司參與全國智能變電站綜合標準化試點工作,目前,標準化體系已初步確立。今年,圍繞智能站維護,他還申請了“智能變電站光纖轉接端子”“新型光(電)纜槽盒”兩項專利,前者能快速實現智能站光纖通道的搭建,后者能有效提高智能變電站故障光纜的更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