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蘭萍
(江蘇省東臺市時堰鎮農業技術推廣綜合服務中心,江蘇東臺 224211)
大豆主要蟲害及其防治措施
伍蘭萍
(江蘇省東臺市時堰鎮農業技術推廣綜合服務中心,江蘇東臺 224211)
在鹽城地區可以種植的經濟作物很多,但常見的、普遍的是大豆和玉米等。然而當前大豆種植的情況并不理想,主要因為當前大豆市場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種植、病蟲害的影響,致使大豆產量較低,本文就大豆主要蟲害及其防治措施作一探討。
大豆;蟲害;防治
大豆作為一種常見的經濟作物,對人們的生活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大豆市場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種植、病蟲害的影響。大豆產量較低,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農民往往選取玉米,放棄大豆,直接造成大豆生產總量大幅減少。在這種形勢背景下,病蟲害使大豆生產雪上加霜。本文從江蘇鹽城大豆病蟲害方面進行分析,對大豆防治措施進行研究,改善江蘇鹽城區域大豆生產現狀。
1.1 發生部位
食心蟲可以造成大豆被蟲害損傷,導致大豆生長受到抑制,是一種常見的大豆蟲害。大豆食心蟲又常稱為小紅蟲,每年都會繁衍出一代心的食心蟲,主要在土壤中做繭過冬。食心蟲的幼蟲孵化后可以在大豆豆莢表面爬行,從豆莢表面蛀入,侵蝕大豆顆粒,導致大豆顆粒出現蟲害。食心蟲的生長具有非常明顯的規律性,在9月上旬左右,食心蟲在豆莢邊緣咬出小孔,脫離豆莢進入到土壤中,開始繁衍幼蟲過冬。
1.2 防止措施
選取優秀大豆品種是提升大豆抗食心蟲效果的關鍵。在選種的過程中,最好選取豆莢較為堅硬、莢皮組織較厚的大豆品種,降低食心蟲蛀入的可能性。除此之外,抗蟲害操作的過程中,要及時對土地進行翻作,每次收割完大豆后要及時對土層進行耕犁,提升食心蟲繭在冬季凍死的可能性,加大食心蟲死亡率。
在用藥控制的過程中,當地農民可以選取濃度在80%左右的敵敵畏進行熏蒸或選取濃度在25%的菊酯類藥物進行噴灑。在農藥噴灑的過程中,要保證藥物噴灑豆秧上,從下向上噴灑,噴頭持續保持朝上。大豆食心蟲農藥防治主要在8月份開始,可以根據不同地區環境及大豆生長狀況適當調整時間。
2.1 常見葉部位蟲害
葉子是大豆生長汲取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重要場所,是植物生長的關鍵。當前常見的葉部位蟲害主要包括大豆蚜蟲及葉甲類蟲等。大豆蚜蟲具有非常典型的趨性,主要集中在大豆葉片及莖部位置,通過吸取大豆內的汁液生存。大豆蚜蟲大量吸取汁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豆秧本身葉綠素降低,造成豆秧出現黃斑,葉片卷縮。當蚜蟲狀況較為嚴重時非常容易導致植株生長受到抑制,造成豆莢數量降低,大豆產量降低。葉甲類蟲主要包括四星葉甲、二條葉甲及豆瑩葉甲等。葉甲類蟲可以造成大豆植株生長點受到危害,導致植株的發育受到影響。部分成蟲可以損害大豆豆花雌蕊,導致大豆生產受到限制。葉甲類幼蟲主要在大豆根部瘤中孵化、生長。
2.2 葉部位蟲害防治措施
對葉部位蟲害進行防治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第一,定期噴灑農藥。噴灑農藥時期可以選在大豆蟲害發生初始階段及盛發階段,夜蛾蟲類可以選取胃毒劑、蚜蟲及葉甲蟲可以選取內吸劑,提升對蟲害的防治效果。第二,要合理實施土壤處理,對灌溉及施肥內容進行控制,提升大豆植株的生長狀況。相關人員要及時對田間雜草進行清理,整理土地,減少蟲卵。
3.1 豆稈黑潛蠅特點
豆稈黑潛蠅主要是在大豆主莖與大豆葉柄等部位發生的一種病蟲害,可以造成大豆主莖發生明顯轉變,導致大豆形成彎曲的空隙隧道,造成大豆枯萎、發黃、矮小。豆稈黑潛蠅可以對葉柄及主莖中的成分進行蛀食,造成枯心苗的產生,對大豆的生長具有非常嚴重的影響。豆稈黑潛蠅主要出現在氣候溫和區域。
3.2 防治措施
江蘇鹽城部分區域淺蠅蟲害發生率較高,在對該部分區域大豆用藥的過程中可以適當選取40%樂果或氧化樂果乳油,依照種子總重0.5%濕潤拌種,提升大豆自身的抵抗效果。在對豆稈黑潛蠅進行防治的過程中,還可以對大豆田地進行深翻,將有機肥料攪拌在土地中,提升大豆生長狀況。當出現病蟲害時,要及時進行藥物處理,將豆稈黑潛蠅抑制在蟲害初期。可以選取40%綠菜寶乳油1 000倍液噴施,連續噴施3次,1次/7d。
4.1 根部蟲害
當前常出現的蟲害主要為蛇潛蠅。蛇潛蠅是大豆育苗期中常出現的一種害蟲,可以導致幼苗莖部跟皮層腐爛,導致大豆根部畸形或增生。蛇潛蠅在幼蟲時期蛀食,導致根部位出現腐爛,導致幼苗植株矮小、葉片發黃,嚴重時可以直接導致大豆植株死亡。蛇潛蠅主要是在土壤中產卵、附庸,對大豆根部進行蛀食。
4.2 防治措施
在對蛇潛蠅進行防治的過程中要嚴格控制以下幾方面內容。第一,定期水旱輪作,進行深翻多耕,將害蟲翻至地表,提升害蟲的死亡率。尤其是在收割大豆后,要及時進行深翻,適當在土地中噴灑一定的蟲害藥物,提升害蟲控制效果。第二,要適當使用藥物對害蟲進行抑制,在大豆幼苗生長的過程中噴灑藥物,在生長后的7~10d后再次噴灑藥物,提升豆稈黑潛蠅控制的有效率。
種植大豆要加強對外部環境分析,選取優質大豆種子,形成完善的、科學的大豆產業化體系,從本質上提升大豆產業發展。要堅持走聯合路線,將藥物控制及田間管理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統一的控制系統,完成生產、營銷、銷售等優化。在對上述病蟲害進行控制的過程中,部門人員要正確引導農民大豆的種植,實現種植面積的擴大,實現大豆種植效益的全面提升,形成大豆生產的標準化進程。
S435
A
1003-5168(2014)04-02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