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翟秀芳 張慧師 胡洋
北京市延慶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微博擁有著新媒介與生俱來的傳播優勢。近來,由微博引發,經微博發酵,通過微博發布的新聞事件,越來越容易引起公眾的關注。政務微博作為人民問政的手段之一,已經成為一種全新的政務信息發布渠道,成為官民互動的平臺。“首都食藥”作為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官方微博自上線以來,粉絲量超過百萬,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首都食藥”的前身“北京藥事”于2012年3月作為原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政務微博正式開通,2013年11月1日,隨著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機構改革完成并正式對外辦公,“北京藥事”更名為“首都食藥”,經過近兩年的發展。如今“首都食藥”已成為北京市食藥監管局現實政務的延伸,協助現實政務公開的重要工具。
統計微博信息發放的情況,2012年3月1日~2013年11月7日,該政務微博發表原創微博1624條,轉發微博798條,原創與轉發比基本為2∶1,原創內容大多數是“食藥監動態”、“安全用藥、保健食品、醫療器械、食品小知識”、“健康小貼士”等,轉發內容大多是“北京發布”、“中國食品藥品監管”、“藥葫蘆娃”等政務微博發表內容。
為進一步了解“首都食藥”的運行情況,日前筆者隨機抽取了2013年10月23日、11月7日和11月14日三個時間點進行統計分析:截至2013年10月23日,“首都食藥”共發表微博2355條,粉絲98.0118萬人,日均發微博近4條,日均粉絲1653人;截至2013年11月7日,共發表微博2450條,粉絲100.4208萬人,15日內,共發表微博95條,日均6.3條,粉絲數量增加2.409萬人,日均增加1606人,日均增加微博數6.3條;截至2013年11月14日,共發表微博2498條,日均6條,粉絲100.5570萬人,日均增長195人。從微博發布的數量上來看,日均發微博數不斷上升。
雖然,微博發布數量不斷上升,關注微博的粉絲數量超過百萬,但是,從公眾參與度看,互動程度卻明顯不足。公眾的參與度并不高,所發微博的轉發量基本上均在一兩位數之間,評論數量也少有超過兩位數的。其中存在的問題值得深入分析。
總體來看,“首都食藥”發布信息時,能夠做到考量不同的身份和語境,選擇適當表達方式和遣詞用句。在發表微博過程中,基本能夠做到明確微博形象的定位。同時,“首都食藥”通過設置“膠囊爸”、“膠囊媽”、“膠小妹”以及“白菜哥”、“菜小弟”的卡通形象,和“您身邊的12331”宣傳動畫,播放安全用藥宣傳片等模式,進一步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生動地宣傳了食品藥品相關知識,展示了食藥監系統統一對外形象。此外,北京市食藥監管局還安排投訴舉報中心對微博進行定期維護,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信息反饋慢、問題解決不及時的缺陷,及時參與網民互動,幫助公眾排憂解難;同時“首都食藥”的政府信息公開力度不斷加強,通過發放“食藥監動態”等動態信息,切實保障公民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表達權,達到匯集民智,提升決策透明度,促進民主政治文明更進一步的發展的目的。通過對“首都食藥”微博內容和各項數據的分析,筆者認為,雖然目前“首都食藥”有自身的優勢,但是同“平安北京”等微博運營模式相比較,仍然有一定不足,導致微博影響力較弱,未能充分發揮政務微博的“傳聲筒”與“喉舌”作用。
在內容形式上,當前“首都食藥”發布的內容主要是“食藥監動態”等具體工作內容,對于一些舉報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具體執法的相應案件或者是媒體關注的重大事件,還很少發布,沒有擺脫政府信息“站位高”的特點,內容形式不夠活潑,不能真正從群眾要求出發,沒有發布關系公眾自身利益、便于公眾直接解讀和使用的信息。同時,目前許多政府機構官方微博存在言論不當、信息不準確、信息發布不及時和回應方式不妥當等一系列內容語言方面的垢病,嚴重影響黨和政府公信力,造成負面社會影響,由于擔心出現這樣的局面,“首都食藥”走穩妥路線,這也使得微博語言較為拘謹。
在自身定位方面,目前“首都食藥”微博內容風格與政府網站過于類似,未能充分利用好微博的互動性。政務微博與政府網站同為信息化政務機制,在職能上微博是一個雙向互動的媒介,公民可以通過微博參與政府決策,讓普通網民的聲音可以直接上傳,這是政務微博與政府網站最大的不同。但是,從目前“首都食藥”發表的微博來看,內容仍然具有很強的單向性,“動態”、“知識”、“小貼士”等占了主流,發布的信息被動地停留于政府信息的應時更新及安全飲食用藥的宣傳上,幾乎沒有與網民的互動。對于需要通過微博直接回復的消息,往往不能及時解決,導致微博雖然粉絲數多但是轉發量、評價數量偏少。
要使“首都食藥”微博真正活躍起來還需要進一步的學習和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