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襦心


問:車價多少?
答:還不知道,因為中國的銷售政策還沒有定。
問:何時交車?
答:還不知道,因為經銷的手續還沒有完備。
問:廣州會有4S店嗎?
答:還不知道,可能明后年吧。
很無奈地問:那你總要告訴我點什么吧?
答:如果您想在年底拿車,請本周內馬上交4萬美元,否則您肯定不是中國第一批車主了……
當今車壇,誰這么牛?
特斯拉(Tesla)。
這是芬尼克茲董事長宗毅,在成為特斯拉中國第一批車主前與車商的真實對話。
繼喬布斯之后的新一任“創新教主”+顛覆性產品+極客思維+蘋果式營銷……讓特斯拉幾乎得到了全世界的喝彩,也成為中國富人最想得到的“大玩具”。
“在中國,買特斯拉的都是土豪,參加聚會的車主,各行各業的都有。”宗毅說。 3月1日,他們這些最早“吃螃蟹”的車主已經迫不及待地在華南發起了聚會,雖然赴會的人,還沒有一位拿到他們的車。
特斯拉的粉絲雷軍對此早有總結:“對科技感有嘗試熱情的新貴們總是在他們自己的圈子里交流。有一個人買了Tesla,這會成為一個圈子的時尚話題;當有很多人都買了Tesla時,這又成了圈子里的標準配置。所以在那個圈子里,以后汽車就只剩下了兩種:一種是Tesla,另一種是其他。而當種子核心用戶圈內普及之后,它又能產生新的輻射勢能,影響、吸引更多的用戶。”
里程焦慮
其實電動汽車并不是什么新鮮話題,但在國內外巨頭日子都比較難過的時候,特斯拉卻能脫穎而出,不僅拯救了近10年連續虧損的自己,還重新定義了汽車、開啟人類交通新紀元,就在于它鉚準了行業最痛點——續航能力,給出了至今為止最好的解決方案。
iPhone的續航能力差那是有目共睹的,黑莓CEO甚至把果粉戲稱為“抱墻族”——如想使用手機就不得不待在墻邊充電,但這并不影響人家成為“錢包殺手”。電動汽車可就沒這么幸運,速度再快有什么用?剛飆起來就沒電的“里程焦慮”,簡直要了整個行業的命。
早在2011年底,電動汽車時速早已超過了300公里,但大部分單次充滿電后勉強能跑100公里左右。三菱純電動車iMiEV,早在2007年就號稱測試中可以完成連續160公里的行駛。但據實際開過的人士反饋,在一般開空調和正常路況下,iMiEV只能行駛80-90公里。
“在我的印象中,電動汽車似乎只能用來買菜,還不能去太遠的超市。”一位車主調侃說。
早年的特斯拉的電池和續航能力,也曾經被主流媒體嘲笑,但這個打不死的小強,最終還是在電動車的實用性上取得了關鍵性突破。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它用的是居然是筆記本電池。
寫到這里,不得不先說說特斯拉的創始人:技術狂人馬斯克。“出身論”雖然不是絕對的,但能夠很好的解釋特斯拉的電池解決方案為何能將異想天開和實用主義完美結合。
現實版鋼鐵俠
在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鋼鐵俠》系列中,男主角小羅伯特·唐尼為了更好地詮釋角色,曾經特意向馬斯克取經。而馬斯克的朋友、《鋼鐵俠》導演喬恩·費夫洛在將漫畫搬上大銀幕時,他頭腦中想到的人物原型就是馬斯克。雖然漫畫原型本是在美國像華盛頓、亞伯拉罕·林肯一樣無人不知的“飛行英雄”霍華德·休斯,但在現在,還能集億萬富豪、天才發明家、驚世駭俗于一身的,除了馬斯克,沒有第二人。
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跨界天才”,天天夢想著改變世界。除了擁有新能源汽車特斯拉,他還是全球最大的電子支付平臺PayPal的創始人、全球首位成功發射火箭的私人老板、主營光伏發電的SolarCity公司的董事長。他擁有的SpaceX公司,已經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中國之后第四家有能力回收航天飛行器的“國家”,連美國航空航天局也是他的客戶。
既能天馬行空,又能腳踏實地,這就是馬斯克。有了這樣一位掌門人,特斯拉能用“別人家的”的普通電池,秀了一把獨創的讓全世界驚艷的控制技術,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此之前,主要電動車品牌都熱衷于在電池這個硬件上翻花樣,雪佛蘭volt、日產聆風、Fisker Karma等首選的動力是硫酸鐵鋰電池,而用于筆記本的鈷酸鋰離子電池,因為容量小,被認為不登大雅之堂。
而特斯拉想要超越對手的電池研發成果,選用的恰恰是后者——技術成熟,并且已經量產,無疑能達到“彎道超車”的效果。
但每輛車接近7000塊的電池,實現了滿電量航程480公里,也帶來了大數目電源管理的問題,但這是Tesla創始人之一Marc Tarpenning的強項。他把用程序控制成百上萬臺服務器的模式引進了特斯拉的電池控制系統,不惜花費一年多的時間進行實驗設計,最終對近7000個電池試出了最合理組合——“69×9”的串并聯方式,并采用分層次管理的辦法,解決溫度變化導致電池起火的隱患。
李書福曾鄙夷地評價:“從技術本身來講,特斯拉就是集成的。”其實能想出用最小成本高效解決行業難題,本身就是一件考校智商的事情。
賣給有錢人
動力問題解決了,接下來特斯拉選擇了一個十分明智的定位:做跑車,賣給有錢人。
本來相對傳統汽車,電動汽車天然擁有兩大賣點:省錢和加速度。只不過因為續航問題,后者長期被“雪藏”,導致大部分電動汽車長期以來走的都是平民路線。而曾經擁有一輛世界最昂貴汽車——麥克拉倫F1跑車的馬斯克深知,只有有錢人,才會愿意為了超前的駕駛體驗而埋單。
至于普羅大眾擔心的不能跑遠途、充電等問題,在高端消費人群眼中并不是個事。
“家里有一輛、兩輛車以后,才能選擇特斯拉。工作和生活的半徑超過150公里,就不能用它。” 3月5日,剛剛給自己訂了一輛特斯拉的楊小磊說。他是承德磁源礦業集團的總經理,自言和父親平日里沒有什么不良嗜好,就是喜歡車。家里買了七八輛車,在他名下的是分別為:卡宴、A8、Boxster、牧馬人。他對這些車的規劃是這樣的:“ A8比較適合乘坐,周末可以開著卡宴郊游。我是做鐵礦生意,山區工作環境不太好,牧馬人用處比較多。Boxster Spyder的敞篷真的很拉風,可以跟妻子兜兜風什么的。”至于特斯拉,在他家和公司之間,是一段50多公里的高速路,楊小磊準備在這個區間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