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玲俐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腫瘤學系,上海200032)
乳腺癌已成為全球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晚期乳腺癌的腦轉移發生率是10%~20%[1]。這種腦轉移瘤臨床常表現為頭痛、神經障礙和癲癇發作等。癲癇發作是腦轉移瘤的一個臨床癥狀。腦腫瘤和癲癇的共同存在,不僅加重了患者的神經系統損害,而且會導致患者焦慮和抑郁,影響預后。癲癇是一種由于腦部興奮性過高的某種神經突然異常放電引起反復發作的短暫腦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我科于2013年6月收治了1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患者在住院期間突發癲癇,經積極的搶救和治療,病情得到了控制,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患者女,41歲。診斷是右乳癌根治術后放療后,肺、多發淋巴結轉移。患者于2011年3月發現右乳腫塊,右乳浸潤性導管癌,FISH測neu:(+),有擴增。4月中旬—6月行長春瑞濱+表阿霉素+曲妥珠單抗化療及靶向治療3個周期。6月7日行右乳癌擴大根治術+左乳單純切除術,術后繼續原方案治療3個周期,其后曲妥珠單抗單藥治療滿1年。2012年10月加用托瑞米芬。2013年3月出現干咳,PET-CT檢查示:右乳癌術后放療后,雙肺間質彌漫性淋巴結炎,縱隔及多發淋巴結轉移,雙側胸膜轉移伴雙側胸腔少量積液。后行吉西他濱+順鉑化療3個周期,5月開始行口服戈舍瑞林+拉帕替尼治療。6月19日胸部CT檢查:雙肺廣泛不規則斑片狀,肺轉移不除外,多處胸膜受侵,右側肺門及縱隔淋巴結腫大。于6月28日收入我科。入院后完善各項檢查,排除化療禁忌后行PCH方案治療,具體用藥:曲妥珠單抗138mg(首劑276mg),紫杉醇150 mg,卡鉑234 mg靜脈滴注。2013年8月29日上午8:20,患者突然出現雙眼向左凝視,牙關緊閉,嘴角流涎,四肢抽搐伴意識喪失,呼之不應。立即將患者予平臥位,松開衣領和褲帶,將頭偏向一側,予吸氧、心電監護、靜脈快速滴注甘露醇和靜脈推注速尿脫水,10 min后癥狀緩解,意識恢復。10:18再次出現四肢抽搐伴意識喪失,予地西泮5 mg靜脈推注,地塞米松10 mg靜脈滴注,10 min后癥狀緩解,但仍較煩躁,又予地西泮5 mg肌內注射,至11:30患者意識恢復清醒。予急診頭顱MRI檢查提示,雙側大腦半球、腦干及小腦多發腦轉移。2013年9月5—18日行全顱放療。目前該患者繼續化療中,未再發生癲癇。
2.1 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及家屬在癲癇發作時缺乏相關的知識,易產生緊張恐懼的情緒。因此,護士要加強心理護理,關心體貼患者及家屬。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向家屬及患者講解癲癇的相關知識,如癲癇發作的原因、癥狀及用藥護理知識等,讓其正確認識和對待癲癇的發作,消除其恐懼心理。
2.2 癲癇大發作的護理
2.2.1 發作時護理癲癇大發作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突然出現意識喪失、牙關緊閉、四肢抽搐、口吐白沫。護士應立即將患者平臥、松開衣領和褲帶、用紗布包好的壓舌板放在上下齒之間,防止舌咬傷。體位方面保持頭稍后仰,傾向一側,分泌物、嘔吐物應及時清除,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分泌物進入氣管,引起窒息。并給予高流量吸氧、吸痰,建立靜脈通路遵醫囑予抗癲癇治療。
2.2.2 發作后護理在搶救結束后,患者要過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正常,這段時間為幾分鐘、幾十分鐘或幾個小時不等,有些患者處于昏睡狀態,只須讓其舒適、安靜入睡即行。護士應詳細、準確記錄癲癇發作時的相關癥狀和體征,包括患者的生命體征、意識狀態、抽搐的部位、瞳孔大小、發作持續時間、抗癲癇藥物的名稱、劑量、給藥途徑、用藥后的不良反應,詢問發作前有無刺激誘發因素等,為醫師調整用藥提供準確的臨床依據[2]。
2.3 用藥護理癲癇發作時,立即給予地西泮靜脈注射及甘露醇快速靜脈滴注治療后,癥狀可較快緩解,持續時間為2~10 min。
2.3.1 地西泮應緩慢靜脈注射,用藥時要注意藥物的配伍禁忌,搶救時應使用純量未稀釋的地西泮,以免降低抗癲癇藥物的藥效及產生輸液反應。由于靜脈注射地西泮對呼吸、心跳均有抑制作用,注射時及使用后均應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
2.3.2 甘露醇癲癇發作時,患者耗氧量增加,易導致腦組織缺氧,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導致腦組織水腫。所以,應遵醫囑在使用鎮靜藥物控制癲癇的同時,靜脈快速滴注較大劑量的20%甘露醇,以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3]。
2.4 安全護理在該患者出現第1次癲癇發作后,護士立即在床旁準備好搶救用物,如抗癲癇藥物,負壓吸引器以及壓舌板等。同時拉起患者的床欄,防止患者墜床。發作時不能用強力按壓抽搐的肢體,防止骨折。加強巡視,及時發現癲癇發作的先兆癥狀。保持病房環境的安靜,避免強光,減少對患者的刺激;告知患者要保持情緒的平穩,注意休息,避免誘發癲癇。少數患者在抽搐停止,意識逐漸恢復的過程中有短時間的興奮、躁動行為,應加強防護。
2.5 病情觀察腦轉移瘤如不治療,中位生存期僅為1~3個月,采用全腦放療可能延長到4~6個月,并能減輕75%患者的神經癥狀,但全腦放療也可引起腦水腫等放射反應,可導致癲癇發作,因此在放療過程中不僅要做好放射反應的護理,還要注意觀察及鑒別患者是否有癲癇發作,及時做好癲癇發作的搶救及護理[4]。對于已經發生過癲癇發作的腦轉移瘤患者,我們要做到對患者的病情心中有數,時刻警惕癲癇可能再次發作,加強對癲癇先兆癥狀的觀察,如眼神異常、表情淡漠、呼吸突然改變等。
惡性腫瘤腦轉移后,放療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但在放療的過程中可引起腦水腫而導致癲癇發作。所以,作為腫瘤科護士不僅需要掌握針對乳腺癌化療的相關護理措施,也應該具備癲癇發作的常規知識,熟練掌握癲癇發作的應急處理,保證患者的安全。
[1]李冰,劉建宇.乳腺癌腦轉移的治療[J].國際腫瘤學雜志,2007,34(4):270-272.
[2]黃紅梅,張玲,張淑霞.1例左乳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癲癇發作的護理體會[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2,21(6):638,641.
[3]龔秋云.循證護理在癲癇持續狀態下的急救護理實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22):168-169.
[4]鄭玉玲,陳美珠,楊滿紅.3例腦轉移瘤患者放療期間癲癇發作的搶救及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33):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