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磊,劉光軍,譚 琪
患者,女,33歲。右手拇指指甲畸形并疼痛不適10年余,加重1年余入院。體檢:右手拇指指甲橈側凸起畸形,甲體不規則,欠光滑,甲下見粉紅色橢圓形包塊,大小約0.5 cm×0.3 cm,局部溫度正常,觸痛質軟,邊界不清,無波動感。X線提示:右手拇指末節指骨遠端橈側見圓形壓跡。B超顯示:右手拇指甲下可見一類圓形低回聲腫物,大小約0.8 cm×0.6 cm×0.4 cm,邊界清,回聲尚可,鄰近遠節指骨受壓,內可見豐富的血流信號,提示血管球瘤可能大。術中見拇指遠端橈側瘤樣組織,約 0.8 cm×0.5 cm×0.3 cm,呈紫色,包膜完整。 術后病理結果證實為血管球瘤。
血管球是位于皮膚中的一種正常組織,主要分布在真皮的網狀層中。血管球瘤是血管球增生所致,是一種少見的良性腫瘤。好發于青年女性,身體任何部位都可發生。動靜脈吻合點多位于四肢末端,所以該病多位于指(趾)端指甲下,通常瘤體直徑<10 mm。發生于甲床下者,由于局部緊張,從而壓迫周圍組織,產生特異性疼痛,甲床下可見紫藍色斑點,有時可見指甲局部隆起。由于血管球瘤臨床少見,臨床醫師對其認識不足,經常被誤診為甲周纖維瘤、雷諾癥、甲下尤等病。本文患者經過多次多處就診,仍未確診。血管球瘤典型“三聯征”特點:陣發性劇痛、觸壓痛和冷敏感,根據典型特征,診斷并非困難。手術切除是公認的治療血管球瘤的最有效方法,術前應準確定位,術中常用大頭針尾端在疼痛部位逐點按壓,觸點最明顯處作標記,即Loves針試驗。準確定位后用尖刀開窗切除甲體周圍部分甲體,顯微鏡下小心剝離瘤體,甲床盡量予以鏡下修復,以免影響指甲的美觀。本文患者應用顯微鏡技術,操作足夠精細簡單,最大限度地防止負損傷,治療效果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