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熊
(四川省蒼溪縣浙水鄉畜牧獸醫站,四川蒼溪 625400)
肉雞腹水綜合癥的綜合防治
鄭 熊
(四川省蒼溪縣浙水鄉畜牧獸醫站,四川蒼溪 625400)
肉雞腹水綜合癥又稱腹水癥,是以明顯的腹水與心、肺、肝臟功能衰竭為特征的一種非傳染性疾病。該病發病率雖然不高,但發病后的死亡率接近100%。
該病表現為無任何預兆的突然死亡,大多數病雞表現生長遲緩,羽毛蓬亂,精神沉郁,不愿活動,呼吸困難,食欲不振或廢絕,雞冠和肉髯發紺,個別可見下痢。病雞走路遲緩,呈鴨子狀,嚴重者站立困難,腹部著地,呈現企鵝狀,腹部明顯漲大呈暗紅色或青紫色。觸診有明顯波動感。
剖檢病死雞,腹腔內有大量棕紅色或土黃色腹水,有時清亮,有時混有纖維素性蛋白凝塊;肝臟腫大淤血,嚴重有時出現肝周炎者皺縮,變厚變硬,表面凸凹不平,被膜上常覆蓋一層灰白色或淡黃色纖維素性滲出物。肺臟淤血充血,支氣管充血。心臟體積增大,心包有積液,右心室肥大、擴張、柔軟,心肌變薄,松弛、癱軟。腸道變細,腸黏膜呈彌漫性淤血。腎臟腫大、充血,呈紫紅色。
(1)遺傳因素。快大型肉雞因為生長速度快,其肺的容積與體重的增加不成正比,為了滿足機體對氧的需要,肺動脈壓升高,腎臟搏出血液量增加,使心臟負擔加重,導致右心室肥大、擴張、進而引起肺臟淤血,使大量腹水出現。
(2)通風換氣不暢。在寒冷的冬季,雞舍多用煤爐取暖。為了保溫,一般都緊閉門窗,很少通風換氣,致使舍內氨氣、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濃度過高,含氧量下降。而處于快速生長期的肉仔雞代謝旺盛,因長時間不能滿足機體對氧的需要,引起血液中氧濃度降低,心臟搏動加快,導致心臟功能障礙,出現全身淤血,尤其是肝臟淤血,造成滲出液增多
(3)應激因素。應激因素可導致腹水的發生。應激超過了肉雞肺臟或心臟的正常功能,不能將足夠的氧運到組織,從而導致組織缺氧。機體為了彌補組織缺氧而加快心臟跳動,以增加肺臟及其它組織臟器的血流量。此時,肉雞心臟開始增大,當增大到一定程度,血液倒流心臟,導致右心衰竭。由于小血管內血壓過高,促使血液成分滲入腹腔形成腹水。
(4)傳染病因素。肉雞患傳染性支氣管炎、慢性呼吸道病、氣囊炎性大腸桿菌病,曲霉菌病、沙門氏菌病等繼發病原菌或某些病毒引起肺、心、肝病變,而導致大量腹水出現。
(5)中毒。因飼料中含有毒性油脂或食鹽、磺胺類藥物等,使肉雞中毒直接損傷肝臟,造成肝病變,而引起腹水大量潴留。呋喃唑酮、莫能霉素、霉菌毒素、食鹽、馬杜拉霉素等中毒病可不同程度的發生腹水;維生素E、硒的缺乏也可引發腹水病。
根據該病發生的原因,應采取相應的對策:
(1)改善雞群的飼養管理和環境條件。如調整雞群密度,嚴格控制雞舍溫度,防止低溫,在不降低溫度的前提下改善通風換氣。
(2)合理搭配飼料,減少粗蛋白含量,防止高脂飼料過多,維持電解質平衡,減少鈉潴留,并且要限制飲水量。
(3)在生長發育的早期限飼,控制生長速度。
(4)日糧中添加VC(每千克日糧添加VC 0.5 g)和微量元素硒(每千克日糧添加0.5 mg亞硒酸鈉)。
(5)防止飼料中毒嚴禁飼喂霉變飼料,不可用發霉的植物秸秧作墊料,要勤清理料槽,防止料槽邊角有餿變的飼料,慎防痢特靈及磺胺類藥物中毒,控制食鹽用量。
(6)及時治療患雞雞群一旦發生此病,應盡快消除病因。治療可采用二羥苯異丙氨基乙醇,給1~10日齡幼雛飲水投藥,以擴張器官和降低肺循環阻力;雙氫氯噻嗪拌料飼喂,速尿等增加腎小球的濾過率,增加并排走大量水分;在雞的飼料中按300 mg/kg加入VC,連續使用。病雞口服雙氫克尿噻(6 mg/只,2次/d)等藥物對腹水有一定治療作用。保肝護腎、利尿解毒中草藥對腹水也有一定治療作用,如白術、茯苓、澤瀉等,可選用以溫煦腎陽為主的真武湯和以健脾運濕為主的苓桂術甘湯。腹水嚴重的病雞可穿刺放液,穿刺部位選擇腹部最低點,以便排出積液(每次放液量不可太多,以免引起虛脫),為防繼續感染可同時使用抗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