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榮甫 葉浩宇
(曲靖市動物衛生監督所,云南曲靖 655000)
曲靖市生豬飼養安全監管問題及對策
蔡榮甫 葉浩宇
(曲靖市動物衛生監督所,云南曲靖 655000)
曲靖市是云南省的生豬養殖和調出大市,所轄9個縣(市、區)有5個縣(市、區)為國家生豬調出大縣。2013年全市生豬存欄545.1512萬頭,出欄肉豬1516.0992萬頭,監管任務繁重。如何對生豬飼養的質量安全進行監管,對有效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流行、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維護公共衛生安全和保護人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本人針對曲靖市生豬飼養安全監管工作現狀、問題開展了調研,提出對策措施。
生豬;飼養;質量安全;監管
1.1 實施規模養殖場備案登記管理
畜禽養殖場登記備案是法律賦予畜牧獸醫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近年來,曲靖市9個縣(市、區)農業(畜牧獸醫)局高度重視畜禽養殖場登記備案工作,強化責任意識和法制意識,完善工作條件,加大管理人員技術培訓,安排專人負責登記備案的現場核查、信息審核、信息錄入、信息更新、信息上傳等工作,熟練操作程序,保證工作質量。目前為止,曲靖市已備案登記的生豬規模養殖場2703家,其中能繁母豬5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1116家,生豬存欄2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1587家。
1.2 開展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審核備案監管
9個縣(市、區)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對規模養殖場、生豬定點屠宰場依法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各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根據《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對畜禽養殖小區、牲畜定點屠宰場的動物防疫條件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監督檢查,不斷規范了動物和動物產品的生產、經營、加工、流通等環節的動物防疫條件監管。2013以來,曲靖市上報的907戶生豬規模養殖場中,辦理新證714戶,換證190戶,注銷2戶,變更法人1戶。
1.3 規范建立健全養殖檔案
在規模養殖場建成投產同時,同步抓好養殖跟蹤監督,指導、督促完善管理制度、生產管理制度建設,按照《云南省畜禽規模養殖場動物衛生工作檔案》中規定的12項管理制度,制作上墻懸掛。同時要求生豬規模養殖場要有布局平面圖,統一建立養殖檔案并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督促指導養殖企業做好檔案記錄。
1.4 抓細抓實各環節監督檢查
按照“突出重點、注重實效、責任到人”的原則。完善監管機制、健全工作制度、落實工作措施、建立長效機制,確保全市動物及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同時,嚴格開展流通環節監督檢查。全市11個公路(鐵路)動物防疫臨時監督檢查站履行動物衛生監督檢查職責,配備了檢疫檢查設備。曲靖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對11個檢查站的規范化建設、值班情況、監督檢查等情況逐項進行了檢查。2013年共監督檢查運輸動物車輛8527車(輛)次,檢查動物331797頭(只)羽,監督檢查運輸動物產品車輛907輛(次),檢查動物產品6761.63t。
1.5 加強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逐級落實責任制,要求各縣(市)區逐級簽訂制責任書(承諾書),做到目標任務明確、責任獎懲到人。2013年,全市出動執法人員2903人次,出動執法車輛833輛次,檢查規模養殖場3473個次,檢查屠宰場292個次,檢查畜禽交易市場961個次,檢查獸藥飼料生產經營單位1828家次,檢查生鮮乳收購站15個次,查出問題9起,查扣不合格產品4.5t,產品貨值9萬元,責令整改14起,立案查處3起,處罰金額9000元,發放宣傳材料19324份,媒體宣傳27次,培訓51期,3689人次,養殖環節和屠宰環節“瘦肉精”抽樣檢測8989份,合格8989份。有效杜絕了養殖環節和屠宰環節非法使用“瘦肉精”等違禁添加物的現象。
1.6 強化動物檢疫監管
1.6.1 全力推進動物產地檢疫工作。充分掌握轄區內動物飼養分布、調運數量、出欄時間、運輸路線、輸出輸入地點及重大動物疫病發生流行情況,同時指導各地合理設置動物檢疫申報點,把申報點名稱、檢疫申報依據、檢疫范圍、檢疫對象、檢疫申報時限、檢疫申報程序、檢疫負責人姓名、報檢電話等制作上墻,進行公示。全市規范設置了動物產地申報點143個,派駐檢疫人員674人。
1.6.2 全力推進動物屠宰檢疫工作。全市現有341個定點屠宰場,取得生豬定點屠宰許可證的企業有36個,其中縣級以上取得A類生豬定點屠宰許可證的企業15個,鄉鎮取得B類生豬定點屠宰許可證的企業21個,按有關規定全部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派駐官方獸醫,依法實施屠宰檢疫。
2.1 質量安全意識不強
畜產品生產企業的質量安全意識淡漠,重數量輕質量的錯誤發展思維沒有得到糾正,尚未把質量和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安全監管體系建設滯后。由于在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上投入不足,監管不到位,監督、檢查、抽檢、培訓還未建立長效機制。建議逐步推行畜禽標準化養殖,做到企業與監管部門簽訂責任書或承諾書全覆蓋,真正落實生產企業是動物及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
2.2 流通環節監管薄弱
有的地方重生產、輕監管,動物衛生監督執法不嚴格,程序不規范,畜禽的調出、交易、調入等環節存在著疫情隱患。主要表現在引種不申報,調出不報檢,調入不報告、不隔離,造成安全隱患。建議廣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加強對管理相對人法律法規和質量安全的知識培訓,提高誠信經營和守法經營意識。
2.3 病死豬及病害豬肉監管困難
2.3.1 部分養殖戶對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的法律觀念淡薄。生豬養殖規模化程度不高,以低、小、散為主,而從事養殖的人員普遍文化程度較低,養殖戶在動物病死后不按規定向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報告,無法地對其進行有效監管。建議各級政府應制定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政策,把死亡動物無害化處理補助納入地方財政預算,解決病死動物隨意丟棄現象。
2.3.2 病死豬處理成本較高。養殖場的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基本上是以深埋的方式進行處理。本著“標本兼治,群防群治、重在治本”的原則,從機制和體制上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人員保障、資金保障和政策保障。各級政府應把對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補助費用納入財政預算,對按規定進行了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散養戶,也應對其補助。
2.3.3 私屠濫宰現象仍較猖獗。私屠濫宰現象的存在,成為屠宰加工病死豬的一大搖籃,加大了病死豬流入市場的風險和監管的難度。建議各級政府要加強畜禽屠宰監管工作,加大對屠宰畜禽的打擊力度,建立協調聯動機制,依法查處和私屠亂宰違法行為,確保動物產品質量安全。
2.4 村級協檢員待遇低
根據調查,我市有村級協檢員1166人,均由村級防疫員兼任,他們既要承擔畜牧科技推廣、動物免疫注射、動物疫病診治,又要承擔協助鄉鎮檢疫人員開展產地檢疫工作,目前每月工資僅有300元,這個報酬還是按照村防疫員的名分取得的,協檢員就沒有單獨的工資。建議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在涉農鄉街道建立動物檢疫協檢員或動物無害化處理信息員,確保養殖環節病死及死因不明動物100%進行無害化處理,并根據畜禽養殖基數,增加協檢員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