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恩榮 王宗沛 徐拂曉
(寧海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浙江寧海 315600)
動物檢疫機打出證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鄔恩榮 王宗沛 徐拂曉
(寧海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浙江寧海 315600)
近年來,機打檢疫合格證(下稱機打證)已漸漸在動物衛生監督工作中得以廣泛應用,并以其良好的可追溯性、時效性、規范性受到業內好評。鑒于機打證使用、管理與手寫證差異較大,筆者將機打證使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工作建議進行交流,供業內參考。
1.1 空白證發放管理缺少抓手
由于機打檢疫合格證沒有流水編號,前后張之間沒有差異性,所以在發放使用過程中只能登記張數,不便對空白機打證進行登記、追溯。甚至每包機打證張數也未必相同,筆者曾清點過數包檢疫證,發現最多與最少間相差數余張。
1.2 存根聯結報貯存查詢困難
檢疫證一式二份,第二聯隨貨同行,第一聯動物衛生監督所存留,按規定檢疫證存根聯等檢疫記錄需保存一定期限。機打出證時,機打證從系統隨機獲取檢疫證號碼,前后張號碼之間無規律可循,這有效強化了機打證的防偽能力,但也大大增加其存根聯的管理、存檔、利用的難度。
1.3 法律責任較難界定,追溯能力受地域系統限制
同一個省級行政區域的空白證之間無特異標識,此證即彼證,無法區分、不能在發放至出證前進行有效追溯。空白證算不算一個完整的檢疫證,空白證的保管、監管、濫用、失控等責任有無法律界定,這些都需要相關部門來出臺解釋、界定。目前全國尚未建立統一的動物檢疫電子出證系統或查驗系統,B證可在縣、地區等小范圍內有效追溯到相關信息,動物A、產品A等出省流通動物及產品所附的機打證基本不能實現信息共享。
1.4 現行機打出證模式與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現狀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有定點、移動兩種機打模式。定點出證與到檢疫申報點檢疫相配套,移動出證與檢疫員到場到戶上門檢疫相配套,兩者在提高執法標準化、推行信息化方面都有成效,但對于打造高效節能的社會公共事務管理趨勢不太相符,有待優化。行政審批改革趨勢要求簡化行政管理流程、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機打出證需要網絡信號、電源、打印系統地、出證應用管理系統等自動化辦公條件支持,缺一不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運行成本。
2.1 增大檢疫證編號獲取的最小單位
建議把在線獲取號段的最小單位增大至每批次50張或100張(這50個或100個號碼之間是單序連續函數),為每本手工證張數的倍數,可有效提高機打證存根聯管理效率,方便存根聯查詢、利用。
2.2 確定機打證管理單位
對每包機打證進行編號,然后按包號進行登記、發放、使用、結報、貯存。每個使用單位按照“核舊換新、總數控制”的原則以包為單位進行操作。
2.3 編制存根聯結報明細表
因為機打證編號不是連續的,所以有必要對每包存根聯的編號、檢疫數量等關鍵信息按編號增序進行摘要編錄明細表。如工作需要查詢存根時,只要找到包號就可以按序找到相關存根上的原始記錄。
2.4 建立機打證出證記錄數據備份制度
機打出證記錄的在線查詢固然方便,但也受到網絡、應用管理系統運行正常與否的限制。有必要定期導出、下載本地檢疫出證記錄并進行數據備份,以便機器查詢。
2.5 明確機打證使用管理法律責任、查驗辦法
如果以系統出證記錄為準,那么未在電子出證系統備案或查詢不到相關記錄的機打證即為假證。檢疫證以系統登記出證記錄為準,空白機打證無法律效力,其發放、使用、結報、貯存等相關環節不再將其納入動物衛生監督證章管理范疇。那就有必要建立統一的全國性的電子出證系統,使得每個機打證都可以在查驗、報檢環節檢索到相關信息,有效屏蔽假證和系統外出證行為。
2.6 優化檢疫電子出證管理系統
遠期規劃可以想方設法降低檢疫電子出證對紙張、墨粉、網絡、電源等辦公物資的依賴,加大全國動物檢疫電子出證系統的開發優化力度,推行無紙化處方類似的電子憑據,構建點對點(啟運地-目的地)并報中央數據庫備案的檢疫證數字化出證模式。類似于目前流行的電子商務中僅用流水號和驗證碼就可以代替線下實體店中的付費憑證,驗證成功后就可以直接消費。檢疫合格后,動物檢疫員給貨主一個檢疫驗證碼,其在系統內附載著相關信息,待其到達目的地后就可以輸入相關流水號和驗證碼開展落地報告,系統自動查驗檢疫出證信息,檢疫員核對附載信息和實際動物及其產品是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