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輝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賽罕區農牧業局種子管理站,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淺談如何做好奶牛養殖工作
劉 輝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賽罕區農牧業局種子管理站,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雖然奶牛具有耐寒不耐熱的習性,但是,由于早春天氣仍寒冷、氣候干燥,如果飼養管理不當,加之青綠飼料匱乏,極易導致奶牛產奶量下降,甚至影響奶牛的正常生長發育。做好奶牛養殖工作應堅持做好以下措施:
選擇好奶牛是保證奶牛飼養獲得高效益的必要保證。選擇奶牛要做到以下幾點:
(1)品種選擇。不同的奶牛品種及不同個體的奶牛其產奶能力相差較大。目前選擇最普遍的品種為荷斯坦奶牛,俗稱“黑白花奶牛”,該奶牛品種在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年產奶量可達5000~7000kg,高產者可達10000kg。除了黑白花奶牛外,還有丹麥紅牛、乳肉兼用的西門塔爾牛等,產奶能力也較強,但種群數量較少。
(2)個體選擇。選好奶牛品種后,還要選好奶牛個體。一般主要是從個體外形上來選擇,好的奶牛要求個體高大,棱角分明,顏色清秀,中軀長,背腰部不塌陷,胸腹寬深,腹圍大而不下垂,肢蹄結實,乳房發達,附著良好,乳井深,四奶區勻稱,乳頭大小、長短適中,無副乳頭,干乳期乳房柔軟,泌乳期要求乳房表面靜脈粗壯彎曲,整體豐滿而不下垂。有條件的,還應考察其母本的產乳情況和父本的品質。
奶牛日糧主要由青飼料、粗飼料和精飼料組成:
(1)青飼料。是指各種牧草、青綠秸稈和青貯料。由于奶牛食量大,種植牧草不易常年供應,青綠秸稈的季節性也很強,因此,最好是制作青貯料。
(2)粗飼料。是指各種干草和干秸稈。因干草的營養高于干秸稈,所以有條件的應在夏秋季節多備些干草,以備奶牛冬春食用。
(3)精飼料。可購買混合飼料,也可自己配制,最好自己配制混合料,這樣可大大降低飼料成本,提高飼養的經濟效益。
奶牛的飼養管理好壞對奶牛產奶量影響最大,具體的是:一是牛舍采光通風條件要好,每日打掃干凈,冬季拴在戶外多曬太陽,夏季拴在陰涼處。二是青飼料供應充足,以吃飽不剩為好。粗飼料作為搭配,少量添加。精飼料按產乳量來計算,高產奶牛每產3kg奶飼喂1kg精料,低產奶牛每產4kg乳飼喂1kg精料。三是定時飼喂,嚴禁喂霉變飼料,不飲冷水或臟水。四是產乳10個月左右逐漸干奶。因為此時胎牛發育到7個月左右,奶牛體能消耗很大,干奶有利于奶牛的休養和調整,為下個泌乳期做準備。
為保證懷孕牛能安全到達分娩階段,減少生產損失,在奶牛懷孕階段飼養特別重要應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細心飼養。母牛懷孕之后,不但要維持自身所需要的營養,還要供應胎兒生長發育的營養,同時還要積貯一定的養分保證產后泌乳。
(2)預防流產,保護母子健康。晚冬懷孕母牛如飼養管理不當易發生流產,大體征兆為懷孕前期陰道流出粘液,不斷回顧腹部,坐臥不安;在懷孕后期表現乳腺腫大,拱腰,屢作排尿姿勢,腹痛明顯,胎動停止。治療時可用黃體酮肌注0.5~1g,每日1次,連續4~6d,可起到較好的效果。
(3)不混群。懷孕牛不和其他牛混群飼養,應單獨關養,以免擠撞懷孕牛受到意外傷害,以保證孕牛安全。不打。不對孕牛打冷鞭,不打孕牛頭腹,以免受到驚嚇導致流產,保證孕牛的思想穩定,平和待產。不趕。剛吃飽飲足,不應驅趕孕牛。
奶牛正確的擠奶方法是獲得牛奶高產的有效手段。不當的擠奶方法不僅會降低產奶量,還會損傷乳房,導致乳房發炎。從奶牛分娩的當天開始擠奶,每日擠奶3次。每次擠奶前都要用溫水洗擦干凈,按摩乳房。特別注意的是第1d不能擠完乳房中的奶,否則容易導致產后癱瘓。手工擠奶前要剪指甲、洗手,雙手分別握住乳頭均勻而快速地擠奶。每頭牛的擠奶時間應在6~10min內擠完,手工擠奶投入少,但費時費力。專業戶最好配置擠奶器擠奶,不僅省時、省力,而且可大大地減少牛奶受污染的機會。
雖然奶牛具有耐寒不耐熱的習性,但是,由于早春天氣仍寒冷、氣候干燥,如果飼養管理不當,加之青綠飼料匱乏,極易導致奶牛產奶量下降,甚至影響奶牛的正常生長發育。早春養奶牛應堅持做好以下措施:
(1)做好防寒保暖。牛舍內的溫度一般應保持在8~17℃,溫度過高也會對牛產生副作用。當夜間氣溫降到0℃以下時,應將奶牛趕入圈舍內過夜,以防凍傷乳頭或體能過多消耗。在冷空氣入侵、氣溫突然下降時,應及時堵塞后窗和通風孔,搞好圈舍的保溫。特別是圍產期的母牛、新生犢牛、高產牛的圈舍要適當加溫,保證牛舍溫度在15~17℃左右。此外,奶牛白天在運動場內活動的時間不宜超過6h,最好是上、下午各活動3h。
(2)調節牛舍濕度。奶牛全部進入圈舍后,要注意保證牛舍內通風良好,濕度不能過大,相對濕度不宜超過55%。濕度過大,會對奶牛產生強烈的外界刺激,影響其產奶量,嚴重者還會感染一些真菌類疾病。同時,要及時清除糞尿,保持圈舍清潔干燥。
(3)飼料應多樣化。及時調整飼料配比,力求多樣化。在精飼料的供給方面,蛋白質飼料不變,玉米的供給量要增加20~50%,從而增加能量飼料的比重;在粗飼料方面,最好飼喂青貯、微貯飼料或啤酒糟等,以此代替夏、秋季奶牛采食的青綠多汁飼料。
(4)飲水必須加溫。未經加溫處理的自來水和井水,奶牛飲用后常導致消化不良,從而誘發消化道疾病。因此,在給奶牛飲水時,最好將水加熱到15~25℃。如果向溫水中加點食鹽和豆末,不僅增強牛的飲欲,而且有降火、消炎的作用。
(5)供足日糧營養。在喂足干草或青貯飼料的基礎上,應適當提高日糧營養成分。沒有青飼料時,每天應喂切碎的胡蘿卜、馬鈴薯或新鮮大白菜葉等三五公斤。在正常產奶的基礎上,每多產3kg奶,應增喂1kg至1.5kg混合精料,以保證產奶的需要。
(6)注意刷拭牛體。刷拭牛體不僅可以使奶牛保持體表清潔,而且能促進皮膚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有助于調節體溫和增強抗病能力。因此,每天應早晚兩次刷拭,每次3~6min,須周密刷拭全身各部位,不可疏漏。此外,要定期對牛舍、運動場進行消毒,并按防疫程序進行疫苗注射,發現疾病早治療,確保奶牛健康,保證多產奶。
(7)保持圈舍衛生 要使圈舍干燥有利保溫,必須多墊、勤墊草。要及時清除糞便,并常在舍內撒些石灰粉或草木灰,這樣既能降低舍內濕度,又能消毒防病,有利于提高產奶量。堅持日曬、運動 在晴暖天氣,每天至少讓奶牛運動兩小時,然后牽至背風朝陽的地方曬曬太陽,以加強血液循環,有助于消化,提高產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