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玲 李中清
(1.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北外動物防疫監督站,四川達州 635000; 2.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青寧動物防疫監督站,四川達州 635000)
淺談生豬中暑診斷與治療
李雪玲1李中清2
(1.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北外動物防疫監督站,四川達州 635000; 2.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青寧動物防疫監督站,四川達州 635000)
中署是日射病和熱射病的統稱。近年來,酷暑盛夏,天氣持續高溫、燥熱,環境、圈舍、豬體的防暑降溫工作做的不好,圈舍內通風不良,再加上飼養密度較大,過度擁擠,導致豬體內積熱過多而不能及時散發出去,很容易使中樞神經系統發生機能障礙而導致中暑。豬中暑后,全身發熱、中樞神經紊亂,生長發育不良或受阻。加強飼養管理,防暑降溫,減輕心臟和肺部負擔是重要防治措施。
生豬;中暑;診斷;治療
在炎熱夏季,生豬受日光直射時,豬圈無防暑設備,圈內過于擁擠、潮濕,引起中樞神經發生急性病變或機能紊亂,特別是患病豬在夏季日光直射或潮濕悶熱、通風不良時突然發病,病情急劇加重。另外,酷暑盛夏,封閉運輸,體內散熱減少,肥豬運輸未采取防暑措施等最易引發中暑。
豬在患中暑時有些前兆表現,如不適合煩躁,不平衡走動、找水、想排糞便或尿液等等,走路搖晃,站立不穩,共濟失調,有時興奮不安,全身顫動、心博節律不齊,脈博加快,皮膚溫度增高,呼吸深而加速,有時伴有間歇性呼吸,患病豬張口喘氣,流涎,伴有嘔吐,口吐白沫;體溫常達42℃以上,結膜充血或發紺,有時瞳孔開始放大、而后縮小,嚴重者倒地不起,呼吸淺表無力,呈現四肢游泳樣劃動,嚴重的在短時間內或幾小時內死亡。鼻內流出血樣泡沫,呈現肺部水腫,腦高度充血或水腫。皮膚、角膜、肛反射消失,瞳孔擴張、視力缺乏,最后意識喪失。豬全身出汗、步態呈蹣跚。嚴重的出現痙攣、抽搐、虛脫而死。
基本原則:防暑降溫、同時減輕心臟和肺部負擔。
(1)迅速將患病的豬移到陰涼處,通風、保持安靜,用冷水噴灑頭部及背部或者用冷水灌腸(有條件可用酒精擦豬體表、心區部位)促使散熱,使基體溫迅速降至38~39℃。
(2)如果豬體表溫度持續發燒,耳部充血,可在耳尖或尾部放血。其次選用藥物降溫,用濃度為25%鹽酸氯丙嗪注射液5ml(體重50kg)左右,或者用安乃近注射液5~15ml肌肉注射,防止體內產熱,從而達到防暑降溫的效果。
(3)嚴重脫水患病豬,用5%濃度的生理鹽水反復灌腸。或者用濃度為5%葡萄糖鹽水500~1000ml進行腹腔靜脈注射,從而起到補體液,降底體溫的作用。
(4)強心利尿。用氯化鈉溶液200~400ml,靜脈注射,隔4h左右再注射一次。對嚴重的可用安鈉咖注射液5~10ml左右,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
(5)中藥治療:用甘草、滑石各25ɡ加綠豆水為引進行灌服;或者農村有竹葉加甘草50ɡ煎水灌服;或者內服十滴水150ml左右,從而可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豬中暑主要是散熱、降暑,在實際中暑引起的中樞神經、呼吸系統等病理變情況,有選擇性地治療,從而可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1)在酷暑盛夏,天氣持續高溫、燥熱的環境氣候時,給足飲水,豬圈要通風良好,豬仔圈內不要擁擠,有條件的豬圈讓豬自由沖洗,人工常用冷水噴灑豬體表(或者在豬圈房頂用噴水瓦進行物理降溫),中午在陰涼處自由休息.如果車在運輸時不要擁擠,保持通風,途中定時休息,用冷水沖洗豬體,還可以適當讓其飲水,以便于解暑降溫。
(2)大多數散養戶,豬圈內溫度控制力差,可以在豬圈的房上加蓋稻草或者搭個涼棚、在圈舍外種植蔓藤植物,也可遮蔽陽直射,又可以保持良好的空氣。
(3)保持良好的生長環境,清理豬圈內的糞便、尿液,及時用冷水沖洗干凈,盡量保持清涼空氣,為豬群的生長有一個良好的條件,安裝電風扇或換氣扇,從而加快空氣暢通,降底溫度。
(1)在酷暑盛夏,天氣持續高溫時,要調整飼料飼喂比例,減少飼料飼喂量,同時加大青綠飼料的喂養。
(2)在飼料中添加調味劑,及時提高飼料適應性,又保持飼料新鮮、防止霉變飼料發生。
(3)適當調整飼喂時間。選擇在早晨8點鐘、下午3點鐘、晚上9點鐘合理進行飼喂,在飼喂同時、每天保持在上午有一次淡鹽水,及時補充豬體內鹽分的缺失。
(4)在天氣持續高溫時,還可以在飼料或者飲水中適量添加清熱解暑(加入適量的電解質、維生素等)、解毒的藥飼料物,如金銀花藤、車前草、綠豆等等,配置適量添加在飼料中,會起到良好的防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