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玲,鄧海平,沈雪勇,張海蒙,程珂
?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與《經絡腧穴學》教學實踐
趙玲,鄧海平,沈雪勇,張海蒙,程珂
(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上海 201203)
在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轉變過程中,提倡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該文從轉變教學觀念,讓教師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者;“以學生為中心”的《經絡腧穴學》教學實踐等三個方面進行了論述,以期對本門課程的教學有所啟示,提高教學效果。
教育,針灸;經絡腧穴學;教學方法
《經絡腧穴學》是針灸學的主干課程,這門課相對枯燥、需要學生記憶的內容較多,教和學的負擔都比較重,如何提高教學效率,值得授課老師積極探索。以往教學方式多以講授為主,而長期使用被動式學習法,可能會使學生學習變得越來越“懶”。“學習”是“教學”的必然結果嗎?“學習”對“教學”有什么影響?我們應該改善“學習”還是改善“教學”?
教學過程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共同活動。目前課堂教學多以教師傳授為主,較側重學習結果及獲取知識本身;而發現式學習以學生發現為主,較側重學習過程及獲取知識的方法。在專業課的各種教學活動中,教師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重視發展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創造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進行創造性的學習。要做到這一點,要求我們轉變教學觀念,努力促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傳統教學中,老師教,學生學,教師是主演,學生是觀眾。但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人類正經歷著從生存方式到學習方式的歷史變革。傳統的教學觀念必須改變。我國著名的教育專家顧明遠教授提出:“學生既是教育的客體,又是教育的主體。”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已成為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原則。要教會學生主動學習,教師首先要主動學習,學會學習,及時更新知識結構、教學觀念,具有創造性教學的意識。教師的角色應轉變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學方式應變灌注式為啟發式,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能力的培養。教師首先必須轉變觀念,這是實施“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的前提。
在傳統意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處在主導地位的。1996年努恩的觀察研究發現[1],學生的課堂參與時間只占課堂時間的5.86%,也就是說,40 min的課堂里學生僅參與1 min;盡管因教師不同這個百分比有所不同,最高的也僅有27%。調查顯示,45%的教師把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授課作為第一方法。如何轉變這種現狀,削弱教師的主體地位?福克斯把教師的角色比作“園丁”,園丁是準備土壤進行耕種、培育,但并不能代替植物的生長;像“助產士”,只在必要的時候及時拉一把或推一把,但并非一直需要他們起作用;又像“教練”,設計比賽計劃并且創造新的、更好的比賽,從而使學生進行更多、更好的學習。正所謂“從臺上的圣人到臺旁的指導”[1]。
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力,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者,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少替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避免老師成為中心,讓學生自己多動手多分享交流,自己完成學習任務,這比教師的灌輸式教學給學生的印象要深。對于學生完全能夠看懂的、比較簡單的教學內容,教師在課前布置作業,提前告知學生教學內容,讓學生自己學習,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目前有些教學研究指出一堂課教師的講授最好不超過8 min、15 min,筆者認為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也不可“一刀切”。鼓勵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提出問題。對提出問題的學生進行鼓勵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說好學生是夸出來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鼓勵學生,使學生有種被認可的感覺,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實現了“教是為了不教”的境界。
教師如何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設計能夠吸引學生參與的任務需要一定的創造力和巧妙的構思。注重一個單元、一節課的課程設計,設定明確課堂的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過程,學習內容的導入、問題討論、任務布置、當堂學習效果評價,環環相扣。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才可能提高課堂效率,實現有效的教學。
組成學習小組,讓學生有共同學習的動力。4~6人一個小組進行學習,學生的自學能力、理解能力、學習方式不同,取得的學習效果也不同,有些學生在學會之后,可以教會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就評價而言,小組所得成績即每位小組成員的成績,每位成員都有責任和義務提高本組的成績,這就促使學習成績相對好的同學帶動成績相對差的同學共同進步。研究顯示,學生教別人以后,24 h后的所教內容記住的平均保持率為95%;而教師講授后,24 h后所教內容記住的平均保持率僅有5%[2-3]。讓學生做小先生,“教學相長”,互助分享,共同進步,體驗共同學習的快樂。
對于學生的表現即時給予點評反饋,注重過程性、形成性考核評價,將極大地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評價的目的是[1]①評價活動要旨在挖掘學生潛能促進其學習;②評價過程要鼓勵學生參與,為學生提供增強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的機會。學生渴望獲得分數,但也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內容本身比分數更為重要。
信息資源主要指教材以外的各種參考書、教學光盤和網絡資源等。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輔助教學軟件、三維動畫等多媒體技術,可增強感染力和視聽效果,使學生積極愉快地學習。例如,在學生自行學習經絡循行原文后,再放映我們制作的經脈循行動畫,學生帶著問題通過屏幕看到動畫顯示,比單純抽象講授理論知識要形象直觀得多;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感知力和觀察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目前有關針灸研究進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教給學生獲取新知識的途徑及方法、培養終生學習的習慣,鼓勵學生利用網絡進行知識拓展,如在pubmed、中國知網等網站查閱有關研究資料,并學會對有關研究報道進行客觀分析。另外布置作業,參照以往的臨床報道,分組完成一個臨床試驗設計并匯報,讓學生互相評分,自我評分。這項作業鍛煉了學生的文獻檢索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也拓展了學生的思路,對于學生以后的職業發展非常有利。
《經絡腧穴學》課程中出現的許多概念相當抽象,學生有時難有直觀的理解。老師要善于提問,啟發學生思維,激勵他們積極尋找答案。問題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敲門磚,學生如果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那么學生就有了學習的主動權。如講授經絡循行及病候時,圍繞《經絡腧穴學》與《中醫基礎理論》的結合點設計好討論問題,如為什么足陽明胃經主“血”所生病?為什么心、肝是陰經而循行路線也上頭面?為什么肝開竅于目?因為人的大腦總是愿意接受似曾相識的知識,而不太喜歡完全陌生的東西。設計的討論問題要從學生們的大腦中盡可能多地挖掘出與教學內容關聯的記憶,使教學變成一種學生們發現自己和探索新知的過程,讓記憶的碎片和新的知識按照學生們自己的思維模式連接起來,他們的大腦就會認為這本來就是“自己”的東西。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適當的時機可通過穴位小故事進行教學。例如,讓學生自行選擇相關穴位,搜索古今中外穴位小故事,學生通過檢索相關穴位的報道和記載,比如扁鵲起死回生、徐文伯下胎、病入膏肓等,并進行分享,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習熱情。
對于《經絡腧穴學》來說,我們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要學生能夠在人體上劃出循行路線,并準確在別人身上點出所學穴位。我們采用直徑約6 mm的彩色圓形的粘紙,請學生自己貼在穴位上,先由同伴檢查,再由老師和助教進行檢查糾正。比如我們課程中增加操作課的比例,并設有3次階段性點穴操作考試。有了評價考核方法,能夠促使學生自己探索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生更加注重學習過程,從而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
在課堂小結中,盡量采取由學生總結、歸納的方式,而非教師總結。引導學生改被動接受為主動吸納,充分利用比較的方法來學習穴位,如有些穴位具有相似功效,如后溪、養老、水溝、睛明、委中等均可治療急性腰扭傷;有些穴位具有相似的名稱,如手足三里、頭足臨泣、頭足竅陰、陰陽陵泉、內外關,很多穴位都有“神”、“沖”字等;有些特定穴,如井穴,既有共性,能夠醒腦開竅,又有個性,如少商、商陽治療咽喉腫痛而少澤擅長通乳;引導學生進行橫向比較,如分部位總結穴位,腕、肘、踝、膝關節附近,橫紋上幾寸等等,學生小結的過程就是使知識系統化的過程。
關于《經絡腧穴學》的教學,以往也有不少教學研究對我們有所啟示[4-11]。目前專業教師多未經教育學方面的訓練,這要求我們專業教師轉變教育理念,不斷進行教學反思與教學反饋,以適應教學的需要。
對學生而言,要學好專業課,既要有興趣,又要會思考,還需運用合理的學習方法,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更多地進行自主學習,盡量使學習變得輕松而高效。而教師的任務是營造好的學習環境、氛圍,注重教學設計,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進步,激發學生的專業認同感、自豪感,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者,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角。
[1] 瑪麗埃倫·韋默著,洪崗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給教學實踐帶來的五項關鍵變化[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49-52.
[2] 石中英.知識轉型與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82.
[3] 崔允漷.有效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43.
[4] 王衛,魏連海,孟向文.《經絡腧穴學》互動式教學法的實踐體會[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27(4):274-275.
[5] 張建斌,董勤,程潔.經絡腧穴學實訓教學方案的改革與設計[J].中醫教育,2009,28(1):41-43,49.
[6] 李嘉,方正.針灸點穴課教學方法探析[J].中醫函授通訊,1998,17 (6):46-47.
[7] 趙玲,沈雪勇.《腧穴學》的理解與記憶[J].上海針灸雜志,2004,23 (5):32-33.
[8] 黃芳,曹銳,董寶強.減輕記憶負擔,提高《針灸學》教學質量[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11(12):221-222.
[9] 何玲.關于腧穴學教學方式的探索[J].中醫雜志,2006,47(5):386 -387.
[10] 王述菊,閆慶軍,陳邦國,等.《經絡腧穴學》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13(5): 78-79.
[11] 張壯濤.淺談多種記憶法在《經絡腧穴學》教學中的運用[J].上海針灸雜志,2008,27(11):43-44.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Concept and Teaching Practice of Meridians and Acupuncture Points
,-,-,-,.
,201203,
In a process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centered to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 idea, the use of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was advocated to lead students to study actively. This article expounds from three aspects: changing teaching concept and letting teachers become study organizer, guider and facilitator; “taking student as the center” and letting students become the learner; Meridians and Acupuncture Points teaching practice of “taking student as the center”.In order to inspire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Education,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eridians and Acupuncture Points; Teaching methods
1005-0957(2014)08-0782-03
R245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4.08.0782
2014-01-10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ZYSNXD-CC-ZDXK-07);上海市重點學科建設項目(S30304);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青年骨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計劃資助
趙玲(1973 - ),女,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Email:zhao 099@hotmail.com
沈雪勇(1957 - ),男,教授,博士生導師,Email:snowysh@ 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