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林
(渭源蓮峰獸醫站,甘肅渭源 748200)
渭源縣豬的人工授精技術促進生豬養殖業的發展
田建林
(渭源蓮峰獸醫站,甘肅渭源 748200)
目前渭源縣的養殖技術還比較落后,豬的常溫人工授精技術在渭源縣還沒有大力推廣開來,養豬戶對豬的常溫人工授精技術還存在疑慮。因此,要搞好渭源縣生豬養殖,首先要搞好生豬養殖技術的推廣。而人工授精技術是提高生豬生產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可加快生豬遺傳改良,提高生豬品質,降低飼養成本,提高生產效益。
生豬養殖;豬的常溫人工授精;優秀種公豬;降低飼養成本
近年來,隨著畜牧業的大力發展和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渭源縣生豬養殖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生豬養殖合作社、規模養殖戶劇增。生豬養殖已成為我縣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直接關系著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但是,在今年豬肉價格回落、仔豬價格連續下跌的情況下,渭源縣生豬養殖也受到嚴重沖擊,前景不容樂觀。那么,要想在生豬養殖這個大市場中存在發展,就必須將科學技術運用到實踐當中。目前渭源縣的養殖技術還比較落后,豬的常溫人工授精技術在渭源縣還沒有大力推廣開來,養豬戶對豬的常溫人工授精技術還存在疑慮。因此,要搞好渭源縣生豬養殖,首先要搞好生豬養殖技術的推廣。而人工授精技術是提高生豬生產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可加快生豬遺傳改良,提高生豬品質,降低飼養成本,提高生產效益。
(1)渭源縣是養殖業大縣,散養戶一直是生豬養殖的主力軍。但是,散養戶在市場競爭、抵抗風險、信息共享方面明顯處于劣勢地位,經濟效益低下,而且在豬的品種改良方面思想比較落后,嚴重制約著我縣生豬養殖業的發展。
(2)科技含量不夠高。多年來,我縣養豬業以農村散養為主,規模化養殖比重較低,生豬養殖過于分散,產業化水平太低。多數養殖戶仍采用傳統的飼養方式,沒有形成完善的科學飼養管理體系。飼養、管理、防疫、治療水平不高,標準化養殖技術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和應用。
(3)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豬養殖由原來的散養逐步向規模化養殖轉變。而我縣的生豬品種落后,肉料比轉化率低,只有利用豬的人工授精技術,有組織、有計劃的進行雜交優勢利用,提高出欄率,才能保證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
生長速度是評價種豬質量最重要的經濟性能指標之一。在生長速度上,優良種豬明顯高于地方品種及肉質兼用型品種。采用人工授精技術將本地能繁母豬進行雜交,體現出雜交優勢,是為了更好地發揮豬的生產潛能,達到最大的養豬經濟效益。這需要我們做好以下幾點:
2.1 加強組織領導、做好宣傳
豬人工授精技術是一項成熟的技術,為什么沒有全面推廣開來,其中主要原因是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不夠。加之部分開展豬人工授精的站、點設備簡單落后,操作規程不規范,消毒不徹底,配種效果不穩定,導致了部分養殖戶對豬人工授精技術不信任。所以需要好的政策加以引導,加強豬人工授精宣傳工作,提高廣大養殖戶認識。
2.2 抓好體系建設、開展技術培訓
大多數養殖戶生產設備落后,飼養管理水平低下,以及沒有嚴格的疾病防治措施,忽視豬的營養需求等,這些必然導致品種的退化,生產性能下降,疾病流行等后果。這就要求加強豬的營養、環境、健康水平等的管理。加強品種改良,采取政策引導,市場運作,民營為主,政府扶持,部門服務的運作方式,加快體系建設。在定期舉辦相關技術人員培訓,行業交流,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和素質。
2.3 強化規范、科學管理
認真貫徹落實《種畜禽管理條例》,對符合飼養標準的,堅決予以支持,制定出符合本地實際的管理辦法,積極淘汰落后劣質母豬。
(1)進行人工授精的公母豬,一般都是經過抽血檢查為健康的豬只,只要嚴格按照人工授精操作規程進行配種,盡量減少采精和精液處理過程中的污染,就可以減少部分疾病的發生和傳播,從而提高母豬的受胎率、產仔數和利用率。
(2)雜交選用品種時,也應注意不同的毛色,體型、繁殖能力的合理搭配,充分利用雜種優勢,利用人工授精技術,只要母豬發情穩定,就可以克服公母豬體型大小的差異造成的配種困難,根據需要進行適時配種,這樣有利于優質種豬的利用和雜種優勢充分發揮,從而促進養豬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3)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相比,飼養公豬數量相對減少,節省了部分的人工、飼料、欄舍及資金。
(4)豬人工授精可在最大范圍內推廣優秀公豬的精液,實現資源共享,加大選擇強度,擴大優秀種公豬的利用率。
(5)降低勞動力成本,給母豬實行人工授精的時間通常比本交所花的時間少,因此,配種時所需的勞動力投入減少。
(6)可以節約大量種公豬的購置費用和飼養管理費用。
田建林(1982-),男,渭源縣蓮峰人,本科文化程度,助理獸醫師,工作單位:渭源蓮峰獸醫站,從事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