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永利文 靜
(1.重慶市潼南縣柏梓鎮畜牧獸醫站,重慶 400000;2.潼南縣蔬菜產業發展局,重慶 400000)
提升疾病防控認識 強化豬水腫診治效果
譚永利1文 靜2
(1.重慶市潼南縣柏梓鎮畜牧獸醫站,重慶 400000;2.潼南縣蔬菜產業發展局,重慶 400000)
仔豬斷奶前后,常誘發急性散發性水腫病。典型癥狀為突然發病、運動失調、驚厥、局部內組織水腫。此病死亡率較高,在本地生豬養殖中較為常見,嚴重影響生豬養殖效益。文章在接下來的內容,就此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病理剖檢、診斷及防治措施進行匯總介紹,為今后防控此病提供理論和技術指導。
此病致病菌——溶血性大腸桿菌普遍存在于仔豬和母豬腸道內,條件適宜可大量繁殖,并經糞便排出體外,污染飼草、飲水、圈舍等等,經過消化道傳染給其他豬只。
此病常見于斷奶前后的仔豬,于產仔春秋季節較為多見。仔豬群中,一旦有感染病例,首先可見部分病例出現發病癥狀,其后迅速死亡,其他仔豬無感染癥狀。有的則表現為一窩豬幾頭發病,臨近豬群中有幾頭發病病例。根據對死亡病例的考究,可見大部分體格健碩、營養水平良好??偟陌l病趨勢來看,發病率差異性明顯,致死率甚高,有的高達100%,一般不廣泛傳播。
根據文獻查閱,此病致病因與如下應激因素相關。
(1)仔豬斷奶前后,管理不善,飼料、養殖環境等等驟變,引起腸道維生素物區變化,促進某些微生物生長繁殖,誘發此病。
(2)仔豬斷奶后,飼喂大量的精飼料,引起腸胃功能紊亂,誘發致病菌大面積繁殖,誘發此病。
(3)外在氣候驟變,像是陰雨、寒冷等等,可誘發致病菌大面積繁殖,產生內毒素,經過吸收快速發性過敏反應,導致血管通透性增高,發生水腫。
(4)出生仔豬,小腸吸收母乳來獲得母源抗體。而在斷奶前后,仔豬由此獲得母源抗體的能力大減,可誘導水腫病的發作。臨床證實:經黃痢康復后的仔豬,一般不會再誘發水腫病。
在疾病暴發初期,常見不到癥狀就突然死亡。發病稍慢的早期病豬,表現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多數體溫不高,有的升高到41℃,行走不穩,搖擺,四肢運動不協調。有些病豬無目的走動或轉圈,或類似盲目亂沖。有的病豬前肢跪地,兩后肢直立.突然猛向前躍;當各種刺激或捕捉時,十分敏感,觸之驚叫,突然倒地,四肢亂動彈,呈游泳姿勢,竄嚼磨牙,口流泡沫液體。后期反應遲鈍,呼吸困難,聲音嘶啞,腹瀉或便秘。病豬常見眼險水腫,嚴重時上下眼瞼間僅現一小縫隙。然后逐漸延至顏面、頸部、頭部變“胖”。
病程較快,除最急性此亡外,一般在3天以內死亡或可耐過,年齡稍大的豬,病期可長至5~7d。
根據病程長短差異的不同,剖檢變化略有差異,但是典型特征還是水腫。
胃壁及腸系膜水腫最為典型。胃壁特別是胃大彎部顯著水腫,在胃的肌肉層和粘膜層之間,切開呈膠凍樣,流出清亮無色或呈黃白色液體,水腫厚度可達0.5~3cm。有時水腫病灶較小,須多切幾處方可見到。賁門部也常見到水腫。結腸腸間摸水腫也很明顯,整個腸間膜涼粉祥,切開有無色液體流出,腸道粘膜紅腫、大腸壁也發生水腫。
全身淋巴結幾乎都有水腫,尤以腸系膜淋巴結明顯。還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或出血變化。肺水腫,心包、胸腔、腹腔內積液,呈無色或淡黃色,暴露空氣后很快凝固或成膠凍樣。腦膜充血,大腦間有水腫或有出血點。部分病例,其它器官亦有出血和變性的變化。
此病初診依據需結合臨床癥狀及剖檢變化,流行特點為病程短、突然死亡。發病豬只集中于體格健碩、營養良好的仔豬。臨診癥狀主要是體溫不高,四肢運動障礙,后軀無力,搖擺和共濟失調、眼險、額面及頭部水腫。剖檢主要特征是胃大彎.腸間膜和淋巴結水腫。而確診,必須要結合實驗室檢查進行,可從小腸內容物和腸系膜淋巴結分離出溶血性大腸桿菌,并簽定其血清型。必要時進行動物試驗。
6.1 治療措施
此病尚無特異療法,臨床診治辦法不少,取得診療效果較好,很多值得借鑒參考應用。但是結合工作實踐,建議采用綜合性治愈措施,效果會更好一些。本文羅列常用的治療藥物,并將治愈此病的具體用量、用法介紹如下:(1)硫酸鎂15~30g,雙氫克尿噻20~40mg,維生素B1100mg,上述藥物混合加水1次投喂服,治愈效果較好;(2)藥用鏈霉素,直接投服1克,每日2次?;蛘呤桥浜蠚浠傻乃?0~100mg,肌肉注射,連用3d?;蛘呤撬幜繙p半,配合維生素B12200mg,肌肉注射。這幾種治愈方法曾被廣泛應用于豬場此病防治,取得不錯療效,值得借鑒;(3)磺胺類藥物,肌肉注射?;蛘呤桥浜蠞舛葹?%的葡萄糖鹽水溶液,靜脈注射,療效較好;(4)也可用氯化鈣(藥用濃度為5~10%)和烏洛托平(藥用濃度為40%)各5~10ml,混合于靜脈或者是腹腔內注射治療,效果較好;(5)藥用甘露醇(藥用濃度為20%)30~50ml,或者相同劑量的山梨醇(藥用濃度為啊25%),1次靜脈注射,效果較好;(6)做好對癥治療措施,強心、補液,需配合維生素制劑;有痢疾癥狀,需用痢特靈0.2~0.5g,口服每天2次,康復效果較好。臨床試驗,用亞希酸鈉也有較好的療效,值得嘗試試用。
6.2 防治措施
此病防治的關鍵在于加強仔豬斷奶前后的飼養管理工作,確保仔豬能夠較快地適應獨立生活的環境。具體工作實踐中,斷奶不要太突然,循序漸進。飼喂飼料,確保營養全價,不要過濃或者是過于單一,適量增加維生素的含量。嚴禁突然變更飼料,避免由此帶來的應激問題。有缺硒養殖區域,適量補硒也具有很好的防控效果。此外,飼養圈舍及時清掃,定期組織消毒工作,合理組織通風,保證舍內清潔衛生干燥,為生豬養殖提供一個潔凈的養殖環境。
[1] 丁永龍,孫銀華,倪俊兵,等.海安縣豬水腫病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獸醫科技,2005,(1):71-73.
[2] 劉國平,吳斌,劉夢元,等.致仔豬水腫病大腸桿菌的分離、鑒定及生物學特性[J].中國獸醫學報,2005,(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