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王纓,朱玉召
(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青島 266041)
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盆腔腫瘤,近年來由于各種因素影響,其發病率不斷上升,發病年齡也逐漸提前。因此導致的各種并發癥,如貧血、不孕等也逐年增加。本病的主要癥狀是下腹胞中有結塊,伴有或痛、或脹、或滿,或月經周期縮短、經期延長、經量增多、崩漏等。筆者采用賀氏火針治療子宮肌瘤41例,現報告如下。
41例患者均來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中醫康復科門診,經婦科門診明確診斷為子宮肌瘤,年齡20~50歲,非絕經者;子宮肌瘤最小為2.01 cm×1.65 cm×1.1 cm,最大為6.0 cm×5.6 cm×2.6 cm;病程最短2個月,最長3年。
①單個肌瘤直徑≤6 cm的子宮肌瘤患者,可為單發或多發;②子宮總體積在孕 3個月之內;③年齡在20~50歲之間,未絕經;④無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能堅持完成治療者。
①絕經婦女;②不能堅持完成治療者;③治療部位嚴重皮膚病損;④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氣海、關元、中極、水道、阿是穴、痞根。
以中粗火針,采用速刺法,點刺不留針,針刺深度1.5寸左右。隔日1次,經期停針,10次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
火針治療后 3個月后復查,主要觀察肌瘤大小和子宮總體積大小的變化以及伴隨癥狀的改善。彩超檢測肌瘤大小和子宮總體積大小,婦科檢查了解子宮總體積大小,并根據患者主訴了解伴隨癥狀的變化。
痊愈:B超及婦科檢查宮體恢復正常,子宮肌瘤及伴隨癥狀消失。
有效:伴隨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B超檢查宮體三徑之和減少2 cm以上,或子宮肌瘤直徑縮小1 cm以上。
無效:肌瘤或宮體大小無改變,臨床癥狀亦無改善。
41例患者中,痊愈 4例,占 9.8%;有效 31例,占75.6%;無效6例,占14.6%。總有效率為85.4%。
子宮肌瘤屬于中醫學“癥瘕”范圍,發病原因多是情志失調,憂思過度引起肝脾不和,導致沖任功能紊亂,氣血瘀積或痰濁凝結,久而形成“癥瘕”。賀氏火針治療子宮肌瘤一般采用任脈和胃經穴位為主,其原理主要是用火針的溫熱刺激穴位,激發經絡之氣,來調整改變機體的病理狀態,從而達到溫通經脈、軟堅散結、活血化瘀的目的,使過度增生的不成熟細胞分化瓦解、吸收變成代謝產物,排出體外,促使肌瘤停止發育、萎縮或消失。火針治療子宮肌瘤療效較顯著,而且無副反應,復發率低,可免除患者手術痛苦,是臨床上較為優越的保守療法[1]。但火針治療子宮肌瘤有一定的時間效應積累,對要求中醫保守治療的患者要說明治療的長期性,囑其堅持配合治療,建立信心。對于肌瘤過大或者增長較快或者癥狀嚴重的肌瘤,應考慮采用手術療法。
[1]盛麗,曲延華,王京喜,等.火針治療子宮肌瘤50例臨床觀察[J].中國針灸,1998,18(3):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