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道倫/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畜牧獸醫局
秋冬季節牛痢疾的中西藥結合療法
夏道倫/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畜牧獸醫局
痢疾是牛在秋冬季節最易感染的腸道疾病之一,牛一旦感染了痢疾后,將會嚴重影響牛對草料的消化吸收,如治療不及時和治療不當,甚至還會危害牛的健康,嚴重影響牛的育肥和安全越冬。
據分析,牛患痢疾常常是由于牛在秋冬季節飲水不潔,甚至飲用污穢的飲水,采食了被水淹日曬并帶有黏泥的飼草以及霉變的草料,濕熱相浸,淫邪、濕熱傷及胃腸,滯氣郁結所致。一般病牛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反芻減少,鼻干無汗,口熱舌紅,頭低拱背,四肢無力,行動緩慢,下痢,且次頻量少,里急后重,小便短赤,飲水增多。后期則糞便中含有腥臭紅白色的黏性物,且排糞時也時常發出聲響。重癥病牛則呼吸加快,如出現發熱時則時常伴有肌肉顫抖,最后四肢發冷,眼呈赤紫色,臥地不起。如治療不及時和治療不當則可能導致病牛衰竭死亡。
秋冬季節預防牛痢疾的關鍵則在于:應經常保持牛舍內溫暖、清潔干燥,給牛飲用清潔的飲水,天氣寒冷季節則應給牛飲用溫暖而又清潔的飲水。對飼喂牛的飼草進行干燥處理后,應及時將飼草儲存于高燥處,并做好防止風吹雨淋措施,取用草垛的飼草喂牛時,應注意檢查飼草的質量,如發現飼草發生輕微霉變時,應及時進行去霉處理,可先將飼草進行曝曬后,并進行反復的拍打,使其除去霉菌,也可將輕微霉變的飼草用堿水(1.5%氫氧化鈉或草木灰水等)進行處理或用清水進行反復多次浸泡,直到其處理液清澈無色后,方可用于喂牛;如發現飼草有結塊霉爛現象時,則應及早將其飼草棄之,嚴禁使用霉變的飼草喂牛。同時養殖場戶在秋冬季節飼喂牛群時,應隨時注意觀察牛群的動態,如一旦發現有部分牛出現下痢癥狀時,則更應仔細檢查診斷,若確定牛屬于痢疾癥狀時,則應及時給予牛更換飼草,并在給牛飼喂優質青干草的同時,適時給牛補飼發芽飼料、白菜、蘿卜和胡蘿卜等青綠多汁飼料,以利于給牛補充維生素,并增進牛的食欲,以緩解其牛的痢疾癥狀。
對已發生痢疾癥狀的病牛則應在改善其飼養管理的前提下,及時采取中西結合的治療措施。可在牛的飲水中按0.1%~0.4%的比例加入高錳酸鉀配制成溶液,每次給牛喂服高錳酸鉀溶液1 500~2 000 ml,每天喂服2次;取磺胺嘧啶、碳酸氫鈉各40~50片(每片0.5 g)混合后給牛內服,每天內服3次,連續內服2~3 d;對腹瀉嚴重的病牛可用葡萄糖生理鹽水1 000~2 000 ml、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80~160萬單位,10%維生素C注射液20~40 ml,一次性靜脈注射,每天注射1次,連續注射2~3 d。在采用西藥治療的同時,應積極配合中藥治療。可取鮮馬齒莧1 kg,榨汁200 ml左右,一次性給牛內服(以上為成年牛的用量,可根據牛的大小酌情增減其用量,以下用量相同),每天內服3次,連續內服2~3 d;或取鮮風香樹葉500 g,蛇莓草250 g,煎成濃汁1.5 kg左右,一次給牛內服,每天內服3次,連續內服2~3 d;或取鮮地錦草1.5 kg,切細煎成濃汁2.5 kg左右,分早、晚2次給牛內服,連續內服3~4 d;或取鮮水楊梅根500 g,辣蓼草250 g,煎水給牛內服,每天內服2次,連續內服3~5 d;或取鮮仙鶴草、鮮鳳尾草各500 g,切細煎成濃汁2 kg左右,分早、晚2次給牛內服,連續內服2~3 d;或取鮮地錦草、鮮馬齒莧、鮮半邊蓮各500 g,切碎煎汁5 kg左右,分3次給牛內服,連續內服3~4 d即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