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承嚴
(廣西東蘭縣大同鄉漁牧獸醫站,廣西河池 547407)
林下養雞對養殖地的影響及技術要點匯總
譚承嚴
(廣西東蘭縣大同鄉漁牧獸醫站,廣西河池 547407)
結合目前林地資源情況,林下養雞成為綠色、環保、高效養殖的典范。文章在分析林下養雞對養殖地影響的基礎上,就林下養雞技術要點,從優選林地、優選品種、優選飼料、科學規劃棚舍、科學免疫制度幾個方面進行匯總介紹,以供參考和借鑒。
林地養殖;效益分析;要點匯總
綜合我市土地資源情況,人多地少是額待解決的問題。這也在很大層面上決定了,農業的發展應該在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的基礎上進行。由此,我們摸索出一種更為新穎的養雞模式,即林下養雞模式,合理規劃林地養雞,無論是對林地內植物、動物,還是對土壤環境,都有著積極促進作用。文章在分析林下養雞對養殖地影響的基礎上,就林下養雞技術要點匯總介紹,以供參考和借鑒。
2.1 對養殖地植物的影響
有研究證實,經放養雞只的楊樹林,楊樹生長速度提升20%左右。同時,經放養雞群的林地,林木平均樹徑比未放養林大了約4.77cm。就其原因分析,雞糞為高效的有機糞,可確保養殖地土壤肥沃,為植物生長提供充足的氮肥和水分,有利于樹木的健康成長。由此可見,科學規劃林地養殖,對于林地內草、樹木的生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2.2 對養殖地土壤的影響
與傳統的耕作模式比較,作為一種免耕模式有著如下幾點優點:(1)免耕有利于增加土壤中的水分。(2)免耕土壤中的土壤有機質、全磷氮鉀、速效磷、鉀等的含量都相對較高。(3)免耕能夠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豐富度。(4)免耕有利于提高土壤中酶的活性。此外,雞糞是一種十分優質的有機糞肥,其有利于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以及肥力,從而促進林木的生長。但是,使得注意的是,只有科學合理的放牧才能達到以上效果,否則會導致土壤板結等問題的產生。
2.3 對林地害蟲的影響
一般而言,昆蟲是雞的主要食物之一,而在林地昆蟲的數量極大,這一方面給雞提供了十分豐富的食料;另一方面又能降低林區中病蟲害的發生率,可以說是既節省了飼料又降低了治蟲成本。因此,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林下養雞對害蟲的減少有促進作用。
3.1 優選林地
林下養雞優選林地至關重要,根據養殖經驗,中成林及3~5年樹齡的林地進行放養效果最好。而最為理想的林地同時還要具備樹冠高、較稀疏,隱蔽度在60~70%,因為如果林地樹枝過于茂密、遮蔭度太大的話,將嚴重影響雞群采光度,不利于雞群健康成長。此外,滿足上述條件的基礎上,林地內雜草及昆蟲必須要豐富,更有利于雞群茁壯成長。
選好林地之后,為了達到理想的養殖環境,建議于林地做大致的處理。(1)林下雜草、灌木等等一次性砍割處理,尤其是那些土層較厚、較為肥沃的林地,雜生雜草及草本植物是不可避免的事,必須要一次性清理干凈;(2)對于闊葉林及時進行疏伐,闊葉林木過多,增加林間濕度,影響通透性,不利于雞群健康成長。建議保持闊葉林在有60~100株/667m2為適宜;(3)林間有高達樹木進行清伐,增加林間通透性;(4)收集適量的秸稈,像是玉米秸稈、麥秸稈、稻草等等,確保300~500kg/667m2。
其次,未掛果、掛果不多的蘋果樹、梨樹等等較適合種植草養雞,像是桑園、柑橘園等等也是養雞的好去處。但是,不建議于掛果期林木下搞養雞工作,因為部分熟透落地后腐爛的果實,被雞只吃食后極易導致中毒問題出現,由此不適合林下養雞。
3.2 優選品種
林下養雞優良品種必須要求土雞特征明顯、適合放養、抗病能力強、生產性能高,就本地養殖情況而言,同時還要求耐粗糧、體型小、抗病能力強、風味良好等等,如我們的東蘭烏雞。
3.3 優選飼料
林下養雞要求使用符合綠色食品標準的飼料和添加劑,同時于放養期補飼植物性蛋白飼料,育肥期減少魚粉等動物性飼料的添加,禁止使用有害有毒添加劑和農藥。此外,還要充分利用樹葉、昆蟲、飼草等等,一方面節約養殖成本,另一方面減少藥物殘留對雞群的危害。
林下養雞,場地內豐富的昆蟲、草料、礦物質等等,基本上可滿足機體的營養需求。但是,體內蛋白質、微量元素、能量等的補充,則需要補飼的方式獲得。放養雞群較為喜食豆科及細嫩的牧草,由此建議有針對性建立植飼草草地
3.4 科學規劃棚舍
棚舍搭建地安排于林地旁或者是林地內空置地,最好靠近馬路。尤其要值得注意的是:選擇場地要平整,或者是略有坡度,在5°~10°之間;飲水及排水方面,必須安置相應的排水溝;棚舍嚴禁建筑于光線不足面,尤其是低洼潮濕地禁用;選好林地,建議圍欄處理,使用深綠色的尼龍網將其圈養起來,或者是使用簡易的籬笆柵欄。
場地確定之后,建議根據林地自潔能力,雞場內排泄雞糞氮、磷含量,科學規劃養殖密度。本著的原則就是,不破壞林地環境,有利于周邊生態良性循環。通常情況下,每6~7m2可養殖雞只5只為適宜。
3.5 科學免疫制度
科學免疫制度是預控各類疾病,確保林地養雞高效益的前提保證。主要免疫程序參照如下:(1)1日齡,皮下注射馬立克氏病疫苗;(2)4日齡,滴鼻接種傳支H120苗;(3)8 日齡和 30日齡,滴鼻接種雞新城疫II系苗滴鼻;(4)12 日齡和 25 日齡,滴鼻接種雞法氏囊苗;(5)35 日齡,皮下刺種雞痘苗;(6)50日齡,飲水免疫傳支H52苗2 倍量飲水;(7)60 日齡,肌肉注射雞新城疫I系苗;(8)90 日齡,肌肉注射雞大腸桿菌苗,留做產蛋的雞群在120 日齡時,還要肌肉注射雞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產蛋下降綜合癥三聯滅活苗。
[1] 莊智民.農村竹園養雞技術探討[J].福建畜牧獸醫,1998,(6):30-32.
[2] 施文軍,周力,朱建仁,等.雞稻輪作生態養雞技術的初步研究[J].中國畜牧雜志,2005,(6):57-58.
[3] 陳寶禮,徐生萍,沙黎娥,等.利用日光溫室養雞技術[J].新疆農業科技,1998,(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