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志 菡
(山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談混凝土結構設計缺陷及其解決措施
侯 志 菡
(山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對混凝土結構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安全系數和技術標準差距較大、結構設計和實際建造中的人為誤差以及耐久性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以解決混凝土結構設計中的缺陷,提高混凝土的利用率。
混凝土結構,設計缺陷,解決措施
安全系數和技術標準差距較大,是當前我國建筑業中混凝土結構設計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另外,還有結構設計和實際建造過程中的人為誤差,關于耐久性的結構設計問題,關于安全檢測中存在的問題等。對于以上這些問題,通過提升技術的標準,加固安全系數,加固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結構設計的耐久性,加大在建筑設計中的質量監管,提升結構設計中的安全監管等,可以有效的解決混凝土結構設計中的缺陷,提高混凝土的利用率,建筑業前景將越來越輝煌。
1.1 安全系數和技術標準差距較大
技術標準的誤差是建筑中混凝土結構設計的一大缺陷,技術標準制定的不夠詳細明確而導致誤差比較大。嚴格的講,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并沒有明確的擬定應履行的相關條例說明,安全系數也是又一影響因素。依照我國目前混凝土設計架構的相關說明,混凝土設計架構的牢靠程度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結構設計合理可靠程度只針對于結構的部件,其安全系數還是取決于荷載系數的值。安全系數的標準設置與荷載系數的值之間存在較大的關聯。據相關研究數據表明,美國和英國的荷載安全系數比我國高出15%~22%,歐洲的荷載安全系數比我國高出8%,歐美國家的強度安全系數比我國高出約16%,西方國家的鋼材強度安全系數比我國高6%[1]。如我國規定設計柱子的靜載和若動的比例為2∶1;我國建筑材料和荷載安全系數等影響建筑承受力的值也低于33%,與發達國家相比也低27%。因此,安全系數和技術標準都存在誤差比較大的情況,結構設計師應該給予重視并予以解決。
1.2 結構設計和實際建造中的人為誤差
人為的誤差也是混凝土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又一問題。這是由于人為的設計會存在錯誤和偏差,從而在實際建造中出現偏差。現在有許多設計師在制圖中計算失誤而導致誤差,或者在設計中由于經驗匱乏而導致誤差等。因此,公司在聘請設計師人員時,并沒有按照其所擅長的領域進行工作。每一位建筑設計師們都有其所精通的范疇,在完成具體的工作時,企業需要對每位設計師擅長的區域進行劃分,達到高效高質量的效果。很多企業單位也沒有對于設計做出相關的規定和措施[2],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人為誤差的發生率。企業單位應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建筑師設計方面做出看管和監督,減少人為誤差的發生率。另外,一些設計師的工作態度不夠端正,專業設計能力也不夠,在一定的工作能力上存在問題,還有缺少職業道德和素養等,這都是人為因素給設計造成的損失和缺陷。
1.3 關于結構設計的耐久性問題
現在的很多設計都折射出一個問題——耐久性差。但是一項好的建筑工程,耐久性是其核心、關鍵。若一個結構設計師能把耐久性做好,就彰顯出這名設計師高超的設計水平和完美的設計理念。耐久性要求結構設計師在結合設計和實施兩方面的情況,共同達到完美。許多的設計師在進行地況復雜曲折的設計時,沒有按照地形的復雜設計出優秀的作品,設計作品不適應復雜的地理環境,這就使得設計喪失其功能,不能為建筑所需要,也會影響建筑物的實用可靠性,可稱之為拙作[3]。而關于結構耐久性方案,我國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些差異。如,在我國與外國的設計標準中,水泥的品種分類方式、種類有所區別,其水泥成分也大不相同。對于耐久性而言,外國的規范比我國的更加明確清晰,在西方的說明當中,并沒有指出耐久性的重要性,只是區分在何種情況應使用何種混凝土材料,對于混凝土本身的分類沒有特別說明;我國則是根據周圍的環境來判斷使用哪種類型的混凝土,并且每個等級都有不同的標準控制。
2.1 提升技術的標準和加固安全系數
設計技術的提高和設計安全系數的提高是在混凝土設計的架構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炷猎O計架構前應對設計的相關標準做出一定的規劃和限制,設計步驟和技術要有跡可循,跟著章程走。設計標準的設定范圍不要過大,也不要過小,適中為宜。有章程和規定的限制,在建筑師設計過程中才能減小甚至避免錯誤的發生,同時也加固安全系數。安全系數的不合格,會使得一切設計都毫無意義可言,因此,設計安全系數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設計師應重點關注設計的安全保障性能。公司應當選用專家人才來擬定出適宜規定的安全系數標準,結構設計師按照所設定的標準進行設計,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還需要對自然災害等相關災害做出防范,如,建筑物防水、建筑物的防震等。要完全按照安全設計的標準進行設計,嚴格做到切實地按照章程規定進行設計,將人們的安全放在首位。
2.2 在材料和結構中增強耐久性
耐久性也在混凝土設計架構中占據重要地位,其表現在材料和結構兩方面。在材料的選擇方面,要注重材料的質量達到標準,這是保證結構設計的耐久性的基礎。所選用的材料經過完整的程序檢測成功后使用,另外,混凝土的用量也需要達到標準,混凝土的質量也需要經過檢測合格后使用,多方面的共同促進,達到加固建筑材料耐久性和結構設計的耐久性。對于加固建筑材料耐久性和結構設計的耐久性,需要設計一定的章程和規劃,才能使設計保質保量的進行,盡力做到十全十美。同時增強材料和架構的耐久性,才能在混凝土設計中達到耐久性的標準。耐久性不僅被要求在設計上,還要求在質量上。
2.3 混凝土結構的質量監督
需要提高質量監督在混凝土架構設計中的地位,有關部門要對混凝土的結構設計做出相關的章程和說明,從一定程度上限制設計的失誤,制定適宜的工程法規作為監督的依據,使監督有法可依,從而達到更好地建筑設計的結果。結構設計師也應盡量減少人為的誤差和錯誤,嚴格恪守職業道德規范和職業素養去完成每一次優良的設計[4]。同時作為設計師,應增加學習交流的機會,學習優秀的實際作品,善于總結和歸納,加強自我檢查和督促等。作為企業,應把每位設計師專業擅長的領域都了解掌握,讓其在自己優秀的領域更好地設計發揮,另外,公司也應加強對設計質量的監管,并制定一些規定條例,嚴格執行,對于一些優秀的設計作品,應給予獎勵和展示,讓其他結構設計師從中學習自我提升。
在建筑業的長河中,混凝土結構設計不斷改善和提高,給建筑工程匯入更多的支流,在結構設計師的自我提高和加強專業職業素養和我國相關部門加強對此監管規劃的基礎上,雙管齊下,我國的建筑混凝土結構設計將會走向康莊大道。帶領我國建筑業其他分支走入一個新的層次,建筑業不斷發展和延續,會使得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共同進步與提高,一切都將生機勃勃、繁榮興盛。
[1] 陶學棋,林竹華.論建筑結構設計安全度分析[J].中國建設信息,2010(11):61- 62.
[2] 金偉良,趙羽習.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02(4):27-36,59.
[3] 仲倩倩,李 暉,秦 磊.淺析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影響因素及相應措施[J].才智,2010(25):39- 40.
[4] 曹士偉,隋 晶.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中的常見問題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7):239.
Introduction to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defects and their solutions
HOU Zhi-han
(Shanxi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Taiyuan 030013, China)
This paper in-depth analyzed the larger gap between safety factor and technical standards, the man-made errors and durability problems of structure design and practical construction existed in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process, put forward some targeted measur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defects, improved the concrete utilization rate.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defect, solving measure
1009-6825(2014)31-0059-02
2014-07-07
侯志菡(1981- ),女,工程師
TU37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