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凱
(西安醫學院,陜西 西安 710021)
從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高校開始擴大招生規模,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逐步攀升,從1998年的9.76%發展到2012年的30%。隨著學生大量涌入校園,各個高校都不同程度的進行了新校區及校舍的建設,全國高校校舍面積僅2012年就增加了2 984.28萬m2[1]。在基建工程大量開展的同時,竣工決算工作卻不能很好開展,好多高校已使用工程卻未能及時辦理完工結算和竣工決算。根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規定:“竣工結算報告及結算資料后28天內進行核實,給予確認或者提出修改意見”。但事實上,不按時進行竣工決算的情況大量存在,成為普遍問題。以上問題的存在,與高校發展及自身管理有密切關系。
高校新校區建設過程中,征地面積較大,動輒上千畝地。根據《土地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凡征用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由國務院批準。由于各省國土資源部門土地批復權限有限,加之上報國務院批準的周期較長,許多高校用地手續都存在辦理不及時的情況。這直接導致了建設用地規劃手續、建設工程規劃手續、施工許可證等手續不能及時辦理。但為了保證工期要求,各個高校普遍存在先建設后完善手續等先上車后補票的情況。有的甚至工程竣工后仍無建設工程規劃手續、施工許可證的有關手續更是無從談起。由于建設手續的缺失,施工單位不能按正常渠道申報文明工地、從建委領取勞保統籌基建等。這都給后期的竣工決算帶來麻煩,施工單位以手續不全為由,向建設單位索要安全文明施工費以及勞保統籌基金,而建設單位對將以上款項直接支付給施工單位有所顧慮,故遲遲不能決斷,從而影響到竣工決算的進度。
大多數高校領導,對基建工作都不甚了解,只關心學生能否按時入學,順利入住。因此,注重的只是工程項目的前期工作,他們錯誤的認為竣工決算的辦理僅是竣工決算的手續問題,并不影響建設工程項目的交付使用。由于存在這些不正確的思想,使得基建工程項目的決算工作不受重視。加之,上級主管部門對該問題的監管不甚到位,也潛在的助長了學校的這種做法,造成建設項目竣工決算的滯后[2]。
工程決算資料一般包括工程立項文件、招投標文件、答疑紀要、施工合同、設計變更文件、工程簽證單、材料認質認價單、開竣工報告、竣工圖、決算書等資料。
由于高校基本建設項目的特點,要求施工周期短,工程工期緊,類似開學必須啟用的工程項目屢見不鮮。為了不影響使用,有些工程甚至在未完全竣工的情況下匆匆交付使用。在這種狀況下,往往出現甲方口頭通知代替書面文件、簽證未辦理、正式變更尚未下達已完成施工、開竣工報告不完備、材料尚未認價已完成采購等情況。鑒于上述原因,在竣工決算中,往往出現施工單位遞交的決算資料缺失各種材料,導致決算工作無法快速順利進行。建設施工單位在事后補充相關資料時,由于對事實的認定不清楚,施工方為了爭取自身利益,常常出現扯皮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竣工決算的開展。
在擴招后,高校基建部門原有的技術及管理人員數量已嚴重不足,技術力量也比較薄弱,部分高校基建管理機構尚不健全,不能適應工程建設需要。建設單位一般都會臨時抽調其他部門人員,匆忙組建管理機構,同時臨時聘用一部分工程技術人員。管理機構、人員都是臨時拼湊而成,缺乏專業素養及工程管理經驗。導致工程建設中出現粗放管理的情況。具體表現為,不能吃透合同文本,不及時回復施工單位工作聯系單,不能按時向施工單位提交應由建設單位提供的資料。
這些問題使得建設單位處于被動地位,引起工期索賠、費用索賠的事件不斷發生。為此,建設單位一般不予理睬,但都給工程決算帶來諸多遺留問題。
高校各級領導與相關部門應切實改變固有思想,把基建工程竣工決算放在與工程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將竣工結算視為工程建設的繼續,并將竣工決算完成情況納入有關領導的考核指標[3]。
與此同時,應注意加強完善工程建設相關手續的辦理,使得基建工程報建手續先于工程建設,做好統籌規劃工作,預先安排好工程建設進度,不盲目上馬基建工程。對于已完成的項目,及時補充報建資料。對實在不能完善的,應針對以上情況制定專門的方案,妥善處理由于工程建設手續問題對竣工決算工作的影響。
這方面應注意兩個問題:第一制定崗位規章制度。對基建工程項目實行項目責任人負責制,確定“誰負責的項目,誰負責竣工決算”的原則,形成管理人員照章辦事的自覺性,有效地規范基建管理人員的行為,使基建管理規范化、程序化和科學化。第二提高人員素質。鼓勵大家參加社會上的專業知識考試,在提高理論的同時積累實際工作中的經驗,把職稱評定、提拔任用與平常的工作表現、工作效率相結合。
基建工程的施工任務均在施工現場完成,為實現管理目標,施工管理人員必須深入到施工現場,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對現場的情況能夠了如指掌。隨時掌握施工情況,及時處理施工中發生的各類問題,及時簽署有關施工資料,比如開竣工報告、隱蔽驗收資料、變更簽證資料、材料認質認價資料等。同時,應注意不隨意干涉正常施工,不發錯誤的指令。其次,注意工程資料的收集工作。基建部門要單獨設立一個內部檔案管理員,既要懂基建專業知識又要熟悉檔案知識,負責保管和收集工程項目的有關資料,對資料系統整理、分類歸檔,以使每個項目的資料文件得到保全,為竣工決算提供完整、齊全的數據資料,確保竣工決算的及時性[4]。
竣工決算不僅關系著高校基本建設工程的順利完結,還反映了高校基建工作的管理水平。因而,準確、及時地做好竣工決算工作既符合學校的整體利益,也符合國家與社會對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
[1]201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R].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3.
[2]連麗梅,范 薇.高校基建工程竣工決算滯后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2(4):105.
[3]陳滿芳.淺談水利工程項目竣工決算滯后問題[J].東方企業文化,2013(8):210-211.
[4]林琴珍,金云美.高校基建工程竣工決算滯后問題的有關思考[J].科技經濟市場,2007(2):83-84.
[5]楊志騫.談如何把好建筑工程土建預結算審查關[J].山西建筑,2013,39(2):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