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婧,郭連玲
(1.濟南市邢家渡引黃灌溉管理處,山東濟南 250100;2.濟南市水利局,山東濟南 250099)
濟南市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經驗
張魯婧1,郭連玲2
(1.濟南市邢家渡引黃灌溉管理處,山東濟南 250100;2.濟南市水利局,山東濟南 250099)
分析了濟南市農田水利工程現狀與主要做法,針對目前濟南市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建議。
濟南市;農田水利;建設管理
自2011年以來,濟南市農田水利建設按照“耕地灌區化、灌區節水化、節水長效化”的建設思路,系統化規劃、規模化治理、高標準建設,治理農田6萬hm2,建成了井灌區無井房射頻卡管道灌溉工程,引黃、引河灌區泵站提水管道灌溉工程,農業園區微灌、滴灌等一大批“亮點”工程。
濟南市高度重視農田水利工作,建立了市級聯席會議制度,組織協調推進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成立了工程建設技術指導組,負責工程建設的技術指導、咨詢論證、監督管理和效益評價等工作。按照“系統化規劃、規模化推進、高標準建設、新技術支撐、文明式發展、用水戶參與”的要求,強化措施,規范管理。編制了農田水利建設規劃、“旱能澆、澇能排”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等規劃,確定農田水利建設長遠目標、階段任務。針對引黃、引河、機井灌溉等不同地區,選擇適宜的農田水利建設模式,合理確定建設內容。采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提升項目建設科技水平。另外,濟南市積極爭取上級農田水利建設項目,足額配套地方資金,制定了水利工程管理養護考核細則,列支專項資金,用于工程管護。
2.1 工程建設前期工作、施工質量控制有待加強
農田水利工程面廣量大、單項工程較分散,部分農田水利工程設計質量不高,沒有完全按照技術規范、標準開展設計。工程前期,對項目區水文、地質等條件的調研不細,導致有的工程灌溉季節水源不足無法正常發揮效益。沒有充分征求當地農民群眾的意見,部分工程布置與實地情況有差異,不符合當地灌溉習慣。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有些施工單位認為農田水利工程技術含量低,配備的施工隊伍素質不高、人員不足、技術力量較弱,對工程建設各個環節的質量控制不嚴。
2.2 工程運行管理體制不完善
受傳統重建輕管思想及體制機制不完善的影響,農田水利工程管護不到位現象普遍存在。一是對建后管理重視程度不夠。目前基層水利單位競爭立項的積極性較高,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工程建設上,對工程建后管理不夠重視。農田水利工程產權歸屬不清、管護主體不明確、管理責任不到位,工程管理缺少管理辦法和有力的管理措施。二是管理經費不足。農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的資金投入不足,致使部分工程損壞后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工程效益銳減。三是管理人員不足,缺乏技術指導。基層工程管理人員較少,缺乏專業知識,技術水平不高,無法對工程進行及時有效的管理維修。
3.1 工程建設方面
1)進一步提高工程設計的質量。農田水利工程設計要將農民需求與區域規劃、現狀結合起來。充分考慮當地水源狀況和水資源的承載能力,進行水資源論證,綜合考慮地表水和地下水、引黃引江等客水以及各類非常規水資源,確保建成的工程有水源保障;征求項目區群眾意見,最大限度滿足農民群眾生產、生活需求,保證設計方案符合當地實際;嚴格執行相關技術規范,做好方案比較和優選,提高工程設計的水平。
2)建立工程建設質量保障機制。一是完善施工質量控制體系。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四制”管理,切實考慮農田水利工程點多、面廣、單項工程量小等因素,提高工程施工、監理等取費標準,調動各參建單位積極性。二是加強工程質量監督。實行建設單位負責、監理單位控制、施工單位保證和水利行政主管部門監督相結合的質量管理體制,規范監督程序。積極推行群眾監督員制度,選拔項目區群眾監督員全程參與工程質量監督活動。三是建立參建單位誠信體系,對各參與單位實行優勝劣汰的退出機制,保障工程質量。3.2運行管理方面
1)明晰工程產權。按照“誰投資、誰所有”的原則,確定工程產權。向工程所有者頒發產權證書,明確工程管理保護范圍,產權所有者的權利與義務等。對于新建工程,在工程建設初期應先建機制,再建工程。針對不同類型的工程特點,因地制宜的采取專業化集中管理及社會化管理等多種管護方式,健全管理制度、落實管理責任。
2)強化資金保障。通過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以及其他水利規費收入,多渠道籌集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經費,增加工程運行管理資金補助規模。制定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護定額和管護費用籌措辦法,建立農田水利設施管護財政補助機制,根據管護實效進行補助。建立管護經費專戶,實施專帳核算,專款專用。
3)加強隊伍建設。定期舉辦農田水利技術培訓,推廣農田水利管理技術,充實村級水管員隊伍,提高基層一線人員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4)廣泛發動群眾。農民群眾是農田水利工程的受益者。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宣傳農田水利在農業生產、農村發展中的作用,多與群眾溝通交流,調動農民群眾用水、管水和加強水利設施維護的積極性。在工程主要建筑物設立標志牌,在管道埋處設置標識,起到提醒保護的作用,防止因為耕作造成的損壞。
(責任編輯 崔春梅)
F426.91
B
1009-6159(2014)-11-0015-01
張魯婧(1982—),女,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