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程程,張若愚,夏文菊
(1.濟南市清源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山東濟南 250014;2.濟南市狼貓山水庫管理處,山東濟南 250103)
水生態文明視角下的水利風景區建設探討
管程程1,張若愚1,夏文菊2
(1.濟南市清源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山東濟南 250014;2.濟南市狼貓山水庫管理處,山東濟南 250103)
文章對水生態文明與水利風景區建設的相互關系進行了分析,并以濟南市為例,對運用生態文明理念加快水利風景區建設展開粗淺的探討。
濟南市;水生態文明;水利風景區;建設路徑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水生態文明是生態文明建設的資源基礎和重要載體。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是當前水利中心工作之一。水生態文明市創建與水利風景區建設作為水生態文明的重要抓手,兩者相互促進,理念相通。水生態文明理念的提出在為水利風景區發展帶來新機遇的同時,水利風景區的科學規劃與建設也為水生態文明理念的推廣提供了新的路徑。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親水平臺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水利風景區作為優質的休閑親水場所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已經逐步成為人們了解水資源、水文化、水環境保護等知識的重要路徑。水利風景區的科學規劃與發展在推廣水生態文明理念,提升水生態文明建設品質,促進人水和諧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濟南是聞名遐邇的泉城,因水而生,因泉而名。但同時濟南又是典型的資源型缺水城市,水資源短缺和水生態環境脆弱已成為制約濟南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瓶頸。通過實施水生態文明建設,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大力推進水利風景區建設和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已成為濟南市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自2012-10,被水利部確定為第一個國家級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市后,濟南市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先急后緩、有序推進”的原則,圍繞“水生態、水供用、水管理、水文化”四大體系建設,共實施了126項工程。
中心城區南部生態保護區重點實施了水源連通、水源涵養等工程。其中田山灌區與濟平干渠連通工程、玉清湖引水工程全面完工實現了長江水、黃河水的互聯互通,聯合調度;大佛峪等一批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設完成;泉域補給區4萬hm2高標準農田地下水置換工程有序推進。中部泉水景觀區重點實施了截污治污、景觀打造等工作。四大分區雨污分流工程、65條城區河道截污治污工程基本完成。北部濕地風貌區重點實施了濕地建設與修復工程,小清河源頭綜合治理項目(濟西濕地公園)景觀效果初步顯現,鵲山龍湖、玫瑰湖等濕地保護與修復工程穩步推進。各縣(市)區也根據轄區實際,開展了富有特色的創建工作。示范工程全面實施,水資源配置示范工程——玉清湖水庫引水工程已基本完成;濟鋼集團實施完成濟鋼水生態優化改造項目,實現了非常規水源與地下水源的替代,生產、生活用地下水零提取。水系整治與景觀建設、城市居民生活飲用水水質提升等示范工程正積極推進。
隨著創建工作的不斷推進,濟南市水生態文明建設成效不斷顯現。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實,水法規體系逐步完善;各行業用水效率進一步提高,點面源污染排放得到控制;河湖濕地水生態系統質量狀況得到改善,居民親水平臺建設取得新進展,城區河道生態治理與景觀提升成效顯著,大明湖水實現循環利用,北護城河濱水景觀帶建設基本完成;在缺少有效降雨的情況下,利用南部山區臥虎山、錦繡川兩大地表水庫,通過重點滲漏帶有效實施回灌補源,實現了趵突泉11年持續噴涌。
濟南市水利風景區建設起步雖然較晚,但在各方的全力推動下,景區建設與管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全市有百里黃河、繡源河、長清湖3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省級水利風景區有小清河風景區、白云湖風景區、澄波湖風景區、邢家渡引黃灌區、錦云川風景區、商河濱河濕地水利風景區等。隨著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逐步推進,濟南水利風景區發展迅速,小清河風景區、澄波湖風景區、邢家渡引黃灌區等省級水利風景區通過不斷提升與完善,目前正在積極籌備申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臘山分洪道與田山灌區建設完工,計劃申報省級水利風景區。
水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旨是實現人與水和諧相處,因此水利風景區的建設與發展在滿足人們親水需求的同時,還要順應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那么如何在水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提高水利風景區建設水平,并通過水利風景區建設,豐富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實現二者的雙贏,筆者在此進行粗淺的探討:
3.1 加強頂層設計,嚴格評價考核
水利風景區和水生態文明城市是水生態文明的重要實踐方式和組成部分。水生態文明的建設首先應該加強頂層設計,從總體上明確水生態文明發展的總體目標和宏觀方向,統籌水生態文明系統建設所涉及的各要素和項目,在水利風景區建設過程中分清輕重緩急,通過構建評價體系對各項工作和進展進行評價考核,以此推動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健康發展。
3.2 突出亮點,提升品位
水利風景區是水生態文明的最先實踐領域,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水利風景區在水源涵養、水環境保護與修復和改善居民親水環境等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小清河曾一度是濟南污染最重的“小臭河”。通過水生態綜合整治,不僅滿足了河道輸水與通航需求,還成為了濟南新的“景觀旅游帶”、“生活休閑帶”和“城市發展帶”。在改善城市水環境的同時,有效帶動著周邊的開發與建設,給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濟南作為全國第一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市,在建設過程中已把水利風景區建設作為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和亮點工程。將水利工程建設與水生態建設相結合,實現工程景觀與自然風光的和諧統一,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統籌發展。在水利風景區建設中彰顯濟南泉水文化和城市特點,大力提升水生態文明建設品位。
3.3 彰顯特色,整體推進
景區規劃要滿足水功能區安全、水生態環境安全的基本要求,與有關水利規劃、當地社會發展規劃相協調,全面考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水資源、水環境,突出特點和地域特色。以濟南市為例,長清湖、白云湖等水庫型水利風景區可以側重短途旅游和親子娛樂建設;商河濱河濕地、濟西濕地等濕地型水利風景區建設要強調水生態環境的保護;城市泉水、河湖型水利風景區則主要是面向城市居民提供親水和休憩服務。不同類型的水利風景區建設,在彰顯濟南水生態文明建設特色的同時,可以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良性互補。
3.4 完善制度建設,實現建設管理并重
在水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要不斷推進水利風景區建設和管理,將其納入水生態文明建設體系。不斷建立和完善水利風景區各項規章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經營活動有法可依。實現水生態文明建設與水利風景區建設的相互促進,共同提升。
水利風景區的建設和發展,順應了時代的要求,是實現“泉涌、河暢、水清、景美”目標的重要基礎和支撐,水利風景區和水生態文明城市是水生態文明建設的不同環節,是促進人水和諧、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實踐,是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示范作用,對推進可持續發展水利意義重大,效益巨大。
(責任編輯 趙其芬)
X321
B
1009-6159(2014)-11-0030-02
管程程(1985—),女,助理政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