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張玉堂
(1.濟南市邢家渡引黃灌溉管理處,山東濟南 250100;2.濟南市水利局,山東濟南 250099)
創新執法管理實現水政監察全覆蓋
李娜1,張玉堂2
(1.濟南市邢家渡引黃灌溉管理處,山東濟南 250100;2.濟南市水利局,山東濟南 250099)
濟南市通過構建執法網絡、創新執法工作方式、制度到位、責任到人的水政執法機制,實現全市水政監察工作全覆蓋。
濟南市;執法管理;水政監察
2012年水利部確定濟南市為全國第一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2013年是建設期的開局之年,水利改革與發展的任務日益艱巨,迫切要求進一步完善水政執法保障措施,通過構建執法網絡貫通全市、創新執法工作方式、制度到位、責任到人的水政執法機制,實現全市水政監察工作全覆蓋,為水利事業順利推進保駕護航。
將水政執法網絡向基層擴展,向末端延伸,健全基層執法網絡,完善職能。夯實基層水政執法基礎,加強縣級水政執法能力建設。組織基層執法監察人員參加各種形式的執法業務培訓班,除加強水法規知識的學習外,更要注重行政程序、行政處罰等水行政執法理論知識的積累及執法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使每一位水政監察人員都能做到正確運用法律法規規范執法。按照高起點、高標準的要求配備執法裝備,提高水政監察工作效率和水平。
強化對基層水政執法工作的監督指導,建立全市水政系統聯動執法機制,加強執法實踐經驗的交流與學習,實現系統內部執法聯動配合。市縣兩級、縣(區)間經常性的開展聯合執法專項行動,規范和查處水資源、水土保持、河道、水工程管理中的水事違法行為。
將執法工作延伸至鄉(鎮)乃至村,借助基層水利服務體系的建立,選擇一批責任心強,有一定執法管理經驗的人擔任“執法聯絡員”,協助解決水事糾紛,維護水事秩序,做到末端執法無缺位。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水利與公安,水利與相關部門間的聯合執法,形成執法合力,推進水政監察的地域全覆蓋。
創新執法模式,建立內部聯動執法機制。發揮專職水政監察隊伍的業務優勢、水管單位的人員優勢,解決水利工程以往執法管理中的難題。在重點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建立水政監察工作站,作為專職水政監察隊伍的派出機構。在專職隊伍的指導和統一部署下,開展各自的日常巡查等執法管理任務、集中各單位執法力量的聯合巡查行動。
創新執法手段,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執法能力和監察水平。在水利工程周邊或沿線設置視頻監控系統,進行全天候實時監察,及時發現水事違法行為。在加強日常執法巡查工作的同時,引進移動巡查終端系統,為巡查人員配備移動巡查終端手機,使每位巡查人員成為一個移動執法工作站,隨時處理巡查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涉水事宜。巡查人員利用移動巡查終端手機,可將巡查中發現的水事違法行為事件的描述、現場情況、所處的位置、時間和現場影像照片等信息及時上傳至中心服務器。上級則通過中心服務器將如何處理違法事件的指令下達給現場執法人員。在移動巡查終端系統中及時錄入巡查單位、巡查日期、巡查人員、巡查地段、巡查內容、調查取證情況以及處理措施等信息,建立執法巡查臺賬。專職執法隊伍、水管單位間上下指導、左右配合的執法模式的運行,高科技、信息化的執法巡查手段的運用,使執法工作更加及時、有效、嚴謹,從而實現水政監察的時空全覆蓋。
逐步完善水事違法案件辦案程序、執法文書檔案管理、執法人員培訓、執法著裝管理、執法裝備管理、執法過錯追究及執法考核和獎懲等制度,做到執法工作的各個環節均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根據不同類型的執法管理對象,制定相應的水政監察工作制度,結合執法對象的實際情況,使執法巡查工作更具針對性。
逐步建立水政監察監督檢查制度。對全市執法情況定期開展督導檢查,規范各級水政監察人員執法行為。重點開展案件評查工作,監督檢查檔案管理情況,逐步形成常態化監督機制,明確評查標準和方式,及時向被評查單位反饋評查意見,通報評查情況,針對評查案卷中的突出問題,及時總結,在以后的執法過程中認真糾正。
明確各級執法工作職責和權限,以“定范圍、定人員、定責任”為原則,將執法區域劃分為若干單元,明確各水政監察人員執法責任區,并全面落實各項執法巡查任務。同時,要將案卷評查工作與執法責任結合起來,對違法辦案、不規范辦案等的執法單位和個人,要追究責任,給與處罰。對依法辦案、規范辦案等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不斷增強執法人員的責任意識,確保水政監察制度和責任全覆蓋。
水政監察工作全覆蓋的實現,將全方位、最大限度的查處和打擊各類水事違法行為,加大全市執法監察力度。同時應當看到,當前水利發展新形勢下的水政監察工作決不僅僅是要求大而廣的面上的覆蓋,更重要的是向縱深發展,注重執法監察工作的有效性、質量和水平的提高,這就需要在工作中更加求真務實、轉變思路、不斷創新,努力開創與時俱進的水政監察工作的新局面。
(責任編輯趙其芬)
D922.66
B
1009-6159(2014)-03-0029-01
李娜(1982—),女,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