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罡,朱健健
(日照市水利局,山東日照 276826)
淺談如何加強日照市水政執法規范化建設
林罡,朱健健
(日照市水利局,山東日照 276826)
總結了日照市水政執法規范化建設的基本情況及存在問題,并給出了加強水政執法建設的幾項建議。
日照市;水政執法;規范化建設
日照市水利系統自開展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以來,按照水利部和省水利廳“執法隊伍專職化、執法管理目標化、執法行為合法化、執法文書標準化、學習培訓制度化、執法統計規范化、執法裝備系列化、執法監督經常化”的標準,不斷完善執法體制、機制,加強執法隊伍管理,提升執法效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較好地維護了日照市水事秩序,樹立了日照水政執法的良好形象。
1.1水政執法隊伍建設
目前日照市各區縣均成立了專職水政監察隊伍,實行專職水政監察隊伍綜合執法。其中東港區、嵐山區、五蓮縣水政執法監察大隊經編制部門正式批準,東港、嵐山大隊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五蓮縣大隊為全額事業單位。日照市水利局監察支隊和莒縣大隊沒有經編制部門批準。執法人員數量方面,市局25人,東港區15人,嵐山區7人,五蓮縣11人(專職5人,兼職6人),莒縣11人。執法人員中,具有水利或法律專業文憑的人員很少。
1.2水政執法能力建設
1)執法裝備和執法保障條件。在執法裝備方面,東港區配備了手持GPS定位儀、執法記錄儀等水政執法用具,但沒有專用執法車輛;嵐山區配有3臺執法車輛,但是存在執法戰線太長,邊界河流采砂管理任務重,執法人員數量和執法裝備不夠的問題。莒縣配備了4臺執法專用車,配齊了攝像機、筆記本電腦等執法設施。五蓮縣原有執法車輛已報廢,計劃購買兩輛執法專用車。市局、莒縣、五蓮為執法隊員統一制作了服裝及頭盔等防護用具。
2)水政執法制度健全及落實。市及各區縣水政執法相關制度均已建立,部分制度存在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如水行政許可稽查制度尚未完全落實、執法檔案管理不完善,各區縣普遍存在查處水事案件不存檔問題。
3)執法人員管理和培訓。全市水政監察人員均做到持證上崗、亮證執法,服裝整齊、標志統一問題也在逐步解決中。加強對執法人員的業務和法律知識培訓,除參加省、市和區縣法制辦組織的培訓班,各區縣也制定日常學習培訓計劃,每周抽出固定的時間組織執法人員結合實際案例進行法律知識學習、研討,以提高執法水平。
1.3水政執法機制建設
1)部門內部執法工作機制。全市支隊、大隊都集中辦公,實現了綜合執法,也建立了相應的執法規章制度。
2)系統內部聯合執法機制。各區縣加強縣、鎮、村三級水行政執法網絡體系建設,執法中堅持上下聯動,大大提高了執法效能。其中,莒縣水利局借助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時機,對鄉鎮水利站實行縣垂直管理,逐步實施全縣水政執法三級聯動。同時,市、各區縣加大“五位一體”管理格局建設,框架已初步形成。
3)社會聯動執法機制。市、區縣分別建立了部門聯動機制,形成了執法合力。東港區出臺了《東港區水行政執法聯席會議制度》,聯合公、檢、法等有關部門共同執法。嵐山成立了水利公安辦公室,莒縣在大中型水庫建立警務區,五蓮縣水政執法中公安全程參與。東港區主動協調有關單位,將水資源論證、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兩項審批事項,列為審批前置事項,實現了水行政審批工作的重大突破。嵐山區積極探討跨省河流(銹針河)管理辦法,取得顯著成效。莒縣把大中型水庫水利公安辦事處納入網格化管理范圍,增強了監控力度和快速反應能力。五蓮縣積極開展水資源整治活動,成效顯著,得到水利部、水利廳的高度評價。
2.1執法隊伍不完備
專職執法隊伍編制缺失,機構性質不穩,執法力量薄弱,人員少、年齡大且專業素質不高,執法裝備不齊全、執法設施落后,嚴重制約了水政執法能力的提高。
2.2水政執法體制機制未理順
目前水政執法仍然處于一種被動執法的狀態,執法人員的責任意識、主動意識不強,水政執法工作與水利業務工作沒有形成良好的銜接機制。執法人員查處案件的來源主要是依靠群眾舉報和巡查發現,沒有對整體水事秩序形成一種常態的監管機制。
2.3執法網絡體系不完善
雖然各區縣均實行了聯合執法和綜合執法,但執法任務仍主要集中在市、縣執法大隊。深入基層一線,覆蓋市、縣、鄉、村和水管單位,上下聯動順暢的全方位執法體系亟需建立。
3.1加強執法隊伍建設
首先要解決執法機構設置問題,積極爭取設立經編制部門批準的水政監察機構,已有編制的隊伍爭取利用事業單位改革的時機轉變為公務員或者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其次要充實執法隊伍,配備與執法任務相適應的年富力強、高素質執法人員,打造一支有適當數量、有相當質量、熟練掌握水法律知識、年齡結構優化的“精干”執法隊伍,切實做到水政執法有力量。
3.2加大執法裝備投入
要把加強執法裝備投入作為提升水政執法能力的重點。爭取水政執法專項經費保障,按照省規范化建設要求配備專業的與各自執法任務相適應的執法裝備,并結合水利信息化建設,積極拓展應用實時監控、GPS等信息化手段,提高水政執法現代化水平,切實做到水政執法有保障。
3.3加強水政執法網絡體系建設
首先,繼續加強水利公安聯合執法。其次,爭取在全市建立起以市、縣水行政主管部門為統領,延伸鄉鎮水政監察站、村水管員、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五位一體”的執法網絡體系和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執法運作機制,實現水政執法“網格化、無縫隙、全覆蓋”。
3.4理順內部執法工作機制
落實行政許可稽查制度,理順水政監察大隊與各業務科室之間的稽查銜接,確保有許可、有稽查;落實執法巡查制度,巡查要深入實地,不能流于形式,確保不留執法死角;明確分工,落實崗位責任制;制定責任追究制和考核規定,并嚴格落實;嚴格執法程序,執行案卷制作和檔案管理制度。
3.5聘用社會監督聯絡員,發揮社會監督力量
建立社會監督聯絡員制度。由各區縣從人大、政協、社會團體、各部門、企事業單位聘請一定數量的監督聯絡員,監督社會各界貫徹落實水法律法規情況,向社會宣傳水法律法律法規,反饋各界對水政執法工作的意見建議。完善舉報制度,面向社會公開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督。
3.6重點突出城區自備水源和河道采砂監管
根據省、市安排部署或者結合各自實際,適時采取自備水源和河道采砂專項集中整治行動。加強日常監管,利用許可稽查、日常巡查、群眾舉報、重點執法區域安裝視頻監控等渠道,實現對城區自備井、河道的長效監管。
3.7統一制作全省水政監察管理信息系統
由山東省水利廳統一研發制作水政執法管理信息系統,對水政執法機構、人員、規章制度、執法流程、執法標準等進行統一管理,執法信息納入網上運行,實現執法信息化管理。
(責任編輯張玉燕)
F426.91
B
1009-6159(2014)-03-0046-02
林罡(1973—),男,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