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健,牟濤
(日照市水利局,山東日照 276826)
關于河道采砂管理問題的幾點思考
朱健健,牟濤
(日照市水利局,山東日照 276826)
文章總結了河道采砂管理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并提出了完善河道采砂管理體制,加大執法力度等方面的建議。
河道采砂;管理體制
近年來,我國建筑市場迅猛發展,對作為重要建筑用材的河砂需求量越來越大,使得河砂價格高漲。河道采砂是一個暴利行業,涉及人員面廣而且成分復雜,執法管理難度較大。加強河道采砂管理是確保防洪安全的現實需要,是確保城鄉供水安全的重要保障,是確保生態安全的客觀要求,是政府執政為民的根本要求。目前我國對于河道采砂的監管還存在管理體制不順暢、監管不嚴格、處罰力度不夠、違法調查取證難等問題。
1.1 體制機制存在缺陷
河砂是河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重要的礦產資源,具有河床構成因素和國家礦產資源的雙重屬性,這決定了管理法規和管理體制上的交叉性。從部門職責分工的角度看,水利、國土在采砂行為的監管上存在“競合”關系,而交通與水利部門之間是一種行政配合關系。由于我國《河道采砂許可制度實施辦法》尚未出臺,目前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河道采砂申請者應先到水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河道采砂許可證》,然后再到國土部門辦理《采礦許可證》,并分別交納采砂管理費和礦產資源補償費,方可采砂。
然而,這種看似嚴格、規范的水利、國土雙重審批機制,在實踐中存在不少問題。一是兩部門分別許可制與行政許可法的規定不一致。二是存在脫離水利部門的單部門違規審批。部分采砂者直接到國土部門辦理采砂申請手續,國土部門受理后不將申請移交水利部門,而是直接批準采礦或者拍賣采砂權。導致采砂者不顧河道安全,嚴重違法超采。三是一些地方成立了隸屬于建設部門的河道管理機構。由建設部門行使河道管理權,而防汛責任和河道執法責任仍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承擔。
這種多部門管理體制的存在,不僅導致了河道采砂監管主體、責任不明確,管理部門權利與責任不統一,個別部門重發證和收費、輕監管,甚至出現亂作為等問題,給水利部門的執法制造了困難,不利于打擊河道非法采砂行為。
1.2 調查取證、勘驗難度大
在查處河道非法采砂案件中,取證工作十分危險,也十分困難。一是一些采砂者為了躲避執法人員的巡查,往往選擇在深夜挖砂,而河道采砂點遠離市區,人煙稀少,部分非法采砂者與黑社會勢力聯系緊密,在調查取證過程中,執法人員人身安全受到威脅。二是水利執法部門沒有行政強制權。水政監察人員只能將采砂機具作為采砂的證據進行登記保存7d。在具體執法中,一些非法采砂者充分利用法律上的空隙,不配合調查取證,不同意制作詢問筆錄,拒不簽字承認。等待7d以后,到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求解除登記保存,取回采砂機具,案件調查陷入被動。三是水利勘查市場不夠健全。對非法采砂現場要進行嚴格的勘查,對采砂深度、數量、位置、范圍、危及河道和堤防安全的程度、造成的損失等要全面勘查,勘查結果將作為水行政執法辦案的依據,也作為是否應當移交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處罰的依據。目前僅依靠水政監察人員和工程管理人員鑒定十分困難,且其鑒定結果也不夠準確和中立。
1.3 監管力度不夠,執法能力有限
一是借河道清淤的名義盜采河砂。個別地方政府借防汛指揮機構的清障通知,將河道內砂土作為障礙物進行清淤,要求國土部門對這部分砂土進行拍賣,中標人向地方政府繳納部分補償金,進行采砂作業。事實上,由于沒有經過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批準和嚴格的監管,真正的淤泥沒有清除,河道卻被破壞,嚴重影響河道行洪安全。二是監管力度不夠。由于沒有設立專門的河道管理機構,對河道進行監督管理。受執法人員數量限制,水利部門很難派出人員24h進行河道巡視,僅靠水政執法人員的日常巡查和周圍群眾的舉報,對河道非法采砂的打擊遠遠不夠。同時水政監察人員編制、數量嚴重不足,難以適應執法任務需要。
1.4 處罰力度不夠
山東省對一般違反河道采砂管理法規的處罰只能根據《河道管理條例》、《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等,給予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等三種行政處罰,明顯缺乏打擊力度。主要表現在:一是罰款數額較低。相對非法采砂帶來的暴利,對于采砂者處以十萬以下的罰款,導致違法者的違法成本太低,過罰不相當。二是沒收違法所得可操作性不強。由于盜采河砂行為大多發生在夜間,采砂者容易轉移非法砂土或者出售。如果第一時間水政執法人員沒有發現,很難界定違法者盜采河砂的實際數量,銷售收入等具體信息,也超出了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檢查權限。三是刑法規定不明確,入刑難。刑法中沒有對河道采砂犯罪或者破壞河道工程的犯罪進行明確規定。目前,全國各地非法采砂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例中,以盜竊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非法采礦罪等罪名追究責任。量刑標準不一樣,導致刑責不統一,加大了對非法采砂行為追究刑事責任的難度。
2.1 理順河道采砂管理體制
河砂首要價值是維護河道生態和安全的社會價值,其次作為礦產資源的經濟價值。根據法律規定,河道的主管部門是水利部門或流域管理機構。因此,可以根據《行政許可法》規定,參照《長江河道采砂條例》規定,將河道采砂的審批交由水利部門統一受理,審批過程中國土部門提出意見。同時,將河道采砂的審批納入各地行政服務審批大廳聯審聯驗工作流程,在水利部門未受理、審批的前提下,國土部門不能受理審查。
2.2 積極培育水利監測市場,壯大水利第三產業
一是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允許有資質的水利勘查機構對違法案件進行勘驗并出具鑒定報告。二是應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強水政執法配套設施建設,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培育水利監測市場,壯大水利第三產業,為水行政管理和水政執法提供技術支持。三是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支持組建一定數量和一定規模的有資質的水利勘測設計單位,以滿足日常的監督管理和執法監察需要。
2.3 設立河道管理機構,壯大執法隊伍
河道管理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各大中型河道安排一名地方行政首長擔任“河長”,對河道管理負責。市(縣)一級應設立河道管理處,隸屬于水利部門,對河道進行監督管理。各主要河道應設河道管理站(所),由公安機關配備干警聯合辦公。河道清淤工作,由河道管理處提出具體的清淤方案,報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后,由河道管理處按照法律法規要求,統一組織實施,清淤過程由水利部門嚴格監管。同時,要重視和加強水政執法能力建設,設立專職執法隊伍,要不斷將懂專業技術和法律的人才充實到執法一線,提高案件查處水平和執法效能。
2.4 完善相關法規制度
一是建議盡快制定《河道采砂許可制度實施辦法》,對河道采砂許可流程和有關監管部門的職責進行強調和明確。二是修訂相關法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應賦予水行政主管部門或河道主管部門對非法采砂機具的查封、扣押權。三是進一步提高對非法采砂的處罰標準,加大違法者的違法成本。四是在刑法分則中明確規定非法采砂罪,對其量刑標準予以明確。
(責任編輯張玉燕)
TV85
B
1009-6159(2014)-03-0048-02
朱健健(1982—),女,科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