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濤
(平邑縣水利局,山東平邑 273300)
淺析平邑縣水政執法成果及對策
馬濤
(平邑縣水利局,山東平邑 273300)
文章對平邑縣水政執法的隊伍建設、執法能力、執法聯動機制及存在問題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幾項對策。
平邑縣;水政執法;執法能力;聯動機制
近年來,平邑縣水行政執法工作緊緊圍繞2011年中央和山東省委、臨沂市委、縣委1號文件精神要求,以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能力、完善執法機制為重點,深入開展“水利執法年”活動,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狠抓“三項制度”落實,全面提高水行政執法水平,建立了責權明確、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水政執法體系,取得了明顯的執法成果,為全縣水利改革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
1.1 規范專職水政監察隊伍,夯實水政執法基礎
經積極爭取和多方協調,2005-10,平邑縣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以平編發[2005]9號文下發了《關于設立平邑縣水政監察大隊的批復》,在縣水利局設立水政監察大隊,為全額預算副科級事業單位,編制45名,設大隊長1名、副大隊長4名,根據工作需要和職責分工,以水政科、河道管理辦公室、水資源管理辦公室、水土保持監督管理站為主,成立了4個執法中隊,由科室主要負責人任中隊長,進一步明確了水政監察大隊的職責,切實配足配強了水利執法隊伍。
1.2 整合執法隊伍,增強綜合執法能力
在成立水政監察大隊和執法中隊的基礎上,根據水行政執法實際情況,按照職責分工,在完成各中隊正常執法和水利規費征收的同時,積極推行水政監察隊伍綜合執法、聯合執法。一是不定期開展水政執法巡查。采取按季度分工,執法大隊監督落實的巡查管理辦法,由4個中隊負責全年的水政執法巡查,幾年來,累計巡查達500余次,及時制止糾正、依法查處水事違法行為(案件)120多個。二是不定期開展許可稽查,堅決打擊無證采砂、無證取水行為。利用一年的時間,集中對水庫河道非法采砂進行了整治,對無證采砂情況堅決予以取締,并給予嚴厲處罰,確保了水庫工程安全運行和河道行洪安全。三是認真抓好重點案件掛牌督辦落實,維護水利法律法規尊嚴。幾年來,在市水利局、縣法院等有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共完成了涉及水資源費征收、河道非法采砂共5起掛牌督辦案件的聯合查處,有效地打擊了水事違法行為。
1.3 延伸水政執法網絡體系,保證執法全覆蓋
堅持執法重心下移,加大基層執法力量,在9個水庫管理單位建立了水政科,配備水政監察人員2~4名,具體負責工程管理范圍內的水政執法工作;在15個基層水利服務中心分別設立了水政監察站,配設專職水政監察員,具體負責轄區內的水行政執法工作,在部分重點河道沿河沿庫村莊設立執法聯絡員,發現水事違法案件及時報告,形成了縣、鎮、村三級聯動的水利執法網絡體系。
1.4 健全完善各項監督機制,規范執法行為
每年年初,平邑縣水利局都給水政執法大隊簽訂執法目標責任書,執法大隊給執法中隊、執法中隊給每一名水政監察人員分別簽訂了執法目標責任狀、執法責任追究責任狀,建立健全了執法人員考核評議制度、水事違法案件舉報制度、信息共享和案件通報制度、執法人員行為規范、執法人員培訓制度、執法裝備管理制度、執法檔案管理制度、執法公開公示制度、文明服務承諾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用嚴格的制度約束執法人員行為。并在執法科室開展了“帶頭承諾樹標桿,服務發展當先鋒”活動,全體水政執法人員立足崗位向社會公開承諾,接受社會監督,樹立了良好的水利執法形象。
2.1 建立內部聯動機制,構建執法行動體系
明確職責,明確分工,在做好本單位本科室正常執法的同時,服從服務于水政監察大隊的統一協調調度,每遇大的執法行動,所有執法人員全力靠上,全員參與;注重與鎮級水政監察站、水庫水政監察員、村級水政執法聯絡員的聯系和溝通,發現水事違法案件,及時查處。在2012年開展的水庫河道非法采砂集中整治活動中,全縣水政監察人員密切配合,統一行動,開展了聲勢浩大集中整治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
2.2 建立水行政執法社會聯動機制
由縣政府下發文件,成立聯合執法領導組織機構,建立水政執法聯席會議制度,加強了與公安、法院、紀檢監察、政府法制、發改、建設、國土等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機制,從2011年開始,縣公安局在水利局設立了駐警室,派駐公安干警全力協助水行政執法工作,有效地加大了執法力度。
2.3 建立跨區域聯合執法體系
積極與周邊縣、市、區水利部門的聯系和溝通,積極協調查處地域邊界的水事違法案件,建立了信息通報,聯合調查,案件移送等執法合作機制。近幾年,平邑縣積極協調周邊縣、市、區查處各類水事違法案件9起,有效遏制了交界處非法采砂行為。
2.4 提升執法效能,落實三項制度
認真抓好水政執法“三項制度”落實,做到了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督檢查,水政執法巡查全覆蓋、常態化、規范化;加強了許可項目稽查,取水許可項目、河道管理范圍內許可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許可項目稽查達到95%以上。
一是干部群眾水法制觀念比較淡薄。有些農村群眾對水利法律法規了解甚少,認為在自己的責任田內可隨意取土取砂;有的在河道行洪區內栽植樹木或種植高竿作物,影響了河道正常行洪。因此,強化水利法規政策宣傳任務相當艱巨。二是執法環境有待改善,執法干預普遍存在。有些水事違法案件一介入調查,就有領導打招呼或說情,特別是在水利規費征收過程中,這種現象就更加普遍。三是執法裝備力量不足。現有的執法裝備或器材遠遠不能適應新的水政執法形勢,辦公自動化水平亟待提高。四是水政執法專業人員不足。由于受編制問題的影響,僅有18個事業編制干部身份的執法人員持有省政府頒發的行政執法證,學水政專業的僅3名,工作量較大,有些水政執法人員政治業務素質還需提高。五是“三項制度”落實長效機制還需完善。
一是加大水利法律法規宣傳力度,把水利法律法規宣傳作為一項常規工作,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設置固定標語、電子屏幕等多種形式集中對水利法律法規進行宣傳。特別要注重對農村干部群眾的水利法律法規宣傳,讓農村干部群眾隨時了解掌握水利法律法規知識,全面提高干部群眾的水法制意識,自覺遵守水利法律法規。
二是加強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教育和監督,讓領導干部充分認識水行政執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覺維護水法律法規尊嚴,從源頭上根治對水行政執法的干預問題。
三是加大投入,配足配齊水行政執法必備的器具,提高辦公自動化水平,切實改善執法環境和條件。
四是積極引進水政執法專業人員,人社、編制等部門要根據工作需要科學編制人才引進計劃,逐年安排招收計劃,引進一批具有水政執法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切實解決好縣級水政執法專業人員欠缺問題,同時,還要注重對執法人員的常規培訓,全面提高執法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
五是建立長效機制,嚴格落實各項制度規定,既保證水利法律法規執行到位,又要打造作風優良,秉公執法的水政執法隊伍。
(責任編輯張玉燕)
D922.66;F426.91
B
1009-6159(2014)-03-0050-02
馬濤(1970—),男,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