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瑾
(寧夏公路管理局中衛分局,寧夏 中衛 755000)
隨著我國公路建設事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公路通車里程的逐年增加,公路養護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面對新建公路的各種早期病害,進行及時有效地預防性養護,對于提高公路技術狀況指數,降低公路養護成本,延長公路使用壽命,使公路更好地為社會提供服務具有重大意義。本文就目前實施的8 種預防性養護技術進行解析說明,希望對公路養護管理有所裨益。
裂縫是瀝青路面最常見的、最易發生和最早期產生的病害之一,它幾乎伴隨著瀝青路面的整個使用期,并隨著公路運營時間的增加而加重。裂縫填封技術是最常規也是最簡單的養護技術,早期對路面橫向裂縫、縱向裂縫、龜網裂采取有效地填封,可以大大減少路面水害,防止坑槽的形成和裂縫的進一步發展。裂縫填封可以采用密封膠、改性瀝青或者高彈混合料進行有效填封。
霧封層技術是在瀝青路面面層上噴灑一層薄薄的乳化瀝青稀釋液或其他種類的稀釋液(慢裂乳化瀝青稀釋液或特制路面保護劑噴灑(霧化)),封閉路面空隙,防止地表水下滲,增強瀝青表面層集料間的粘結力,減緩或防止原路面瀝青的氧化、改善路面外觀、延長路面使用壽命的預防性養護措施。
霧封層主要用于輕度到中度細料損失或松散的道路。對于瀝青路面出現松散、老化麻面的密級配瀝青混合料表面、碎石封層表面、開級配瀝青混合料表面、0.3 mm 以下的路面裂縫等情況,霧封層可有效解決。當路面結構強度(彎沉)較差、有明顯疲勞裂縫的路面、泛油路面、溫縮裂縫比較嚴重的路面和缺乏摩擦系數的路面不適宜采用霧封層技術進行養護。這種養護技術對于選擇適當的養護時機非常重要,如果養護時間偏后,病害發展嚴重,霧封層的使用效果會大大降低。一般瀝青路面通車運營3年~4年內是實施霧封層的最佳時機,但也必須考慮路面結構、病害情況、路面使用性能指數PQI、路面行車質量指數RQI、構造深度、磨損狀況等具體因素。
稀漿封層技術是指用一定級配的集料、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與乳化瀝青、外摻劑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流動狀態的瀝青混合料,采用機械將其均勻地攤鋪在路面上形成的瀝青封層。按照礦料級配的不同,稀漿封層可分為細封層(Ⅰ型)、中封層(Ⅱ型)、粗封層(Ⅲ型),分別以ES-1,ES-2,ES-3表示。按照是否摻加了聚合物改性劑,又可分為稀漿封層和改性稀漿封層。
稀漿封層主要用于原路面裂縫較重,松散、磨耗嚴重,路面老化,滲水性能較差的路面。實施稀漿封層后可以使路面磨損、老化、裂縫、松散、光滑等路面病害處迅速得到改善,起到防水、防滑、平整、耐磨的作用。新鋪瀝青路面,如貫入式、粗粒式瀝青混凝土、瀝青碎石等比較粗糙的路面表面做稀漿封層后,可作為路面保護層和磨耗層,能夠顯著提高路面質量。稀漿封層按照集料級配不同可以實施的封層厚度一般為3 mm~8 mm,采用稀漿封層攤鋪機施工。稀漿封層采用的慢裂或中裂的拌合型乳化瀝青,要求其殘留物含量在60%左右,一般陰離子乳化瀝青對礦料的粘附性較差,成型時間長,集料多用堿性集料,例如石灰巖。陽離子乳化瀝青對酸性集料粘附性好,如玄武巖、花崗巖等。
微表處技術是將改性乳化瀝青、集料、水和添加劑按一定比例拌合后迅速攤鋪到路面上形成薄層,具有高抗滑和耐久性能以及快速開放交通的一種預防性養護措施。微表處在環境氣溫達到24 ℃、濕度在50%以下,施工后1 h 即可以開放交通。按照礦料級配的不同,微表處可分為Ⅱ型和Ⅲ型,分別以MS-2,MS-3 表示。微表處是由稀漿封層發展而來,是稀漿封層的高級形式,兩者的區別在于:1)混合料設計指標不同。微表處必須能夠快速開放交通,因此要求混合料滿足成型速度和開放交通時間的粘聚力指標,而普通稀漿封層不要求滿足;微表處多用于交通量較大的高速公路、主干道路,瀝青用量不宜過大,必須通過粘附砂量指標控制最大瀝青用量,而稀漿封層在重交通道路上才對粘附砂量指標有要求;微表處混合料浸水1 h 后的濕輪磨耗指標明顯要高于稀漿封層混合料,說明微表處混合料的耐磨耗能力優于稀漿封層混合料,并且微表處可用作車轍填充,所以對微表處混合料負荷車輪碾壓也提出了相關指標。2)用途范圍不同。微表處可用于路面車轍、裂縫及凹陷等病害的修補,深度超過12.7 mm 的車轍需要車轍修補槽單獨處理,深度超過39 mm 的車轍,需要采用車轍攤鋪箱進行多層處理,各層車轍填充材料在行車碾壓下24 h 后方可進行下一層封層處理。稀漿封層不能用于車轍填充。3)對乳化瀝青的技術要求不同。微表處必須采用改性乳化瀝青,其殘留物含量要求不大于62%,而稀漿封層可以采用普通乳化瀝青,其殘留物含量不小于60%。4)對摻配集料的質量要求不同。微表處用集料的砂當量大于65%,明顯高于用于稀漿封層45%的要求,說明微表處用集料必須干凈不能含有太多的泥土;微表處用集料的磨耗損失不得大于30%,而稀漿封層用集料不得大于35%,說明微表處要求集料更加堅硬、更加耐磨耗。
微表處主要用于路面裂縫(裂縫寬度在3 mm 以上的需先進行填封處理后,方可實施微表處)、磨耗嚴重或松散、泛油、平整度較差、缺乏摩擦系數的路面預防性養護,封層厚度一般為8 mm~12 mm。
同步碎石封層技術就是指采用專用設備即同步碎石封層車將碎石及粘結材料(熱瀝青)同步撒鋪在路面上,通過壓路機或自然行車碾壓形成單層瀝青碎石層。由于瀝青結合料表面張力的作用,瀝青沿石料表面爬升,可達到石料高度的2/3,形成半月面,使石料被瀝青裹覆的面積達到70%,保證了瀝青與石料的粘合具有足夠的強度,以滿足承受車輛荷載作用的需要。
同步碎石封層最大的優點是同步鋪撒粘結料和石料,實現噴灑到路面上的高溫瀝青在不降溫的條件下及時與碎石結合的效果,確保瀝青和石料之間的牢固結合。其施工機械化程度高,質量容易控制,施工成本低,具有良好的裂縫密封和防水性,極好的粗糙度和防滑性能也是它較為推廣的重要原因。
瀝青路面還原劑封層技術是將專門研制的路面還原劑或再生劑以霧狀形式噴灑在已經老化的瀝青路面上,通過更新、還原瀝青各項性能指標,延長路面使用性能的預防性養護措施。它的工作機理是通過一種增粘樹脂和輕質油混溶的合成物,改善原路面瀝青的性能。這種技術的關鍵在于還原劑的品質,其優點主要有:快速恢復原路面瀝青材料的各項性能指標;提高路面使用性能指數,延緩瀝青老化,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降低公路的養護成本。缺點:瀝青路面還原劑的價格昂貴。
纖維瀝青碎石封層技術是指采用纖維瀝青碎石封層核心設備同時灑布一層瀝青+一層纖維+一層瀝青,然后再撒布碎石,經碾壓后形成新的磨耗層,是一種全新的養護技術。其主要優點:纖維瀝青碎石這種獨特的結構使其作為養護層用在路面上時具有排水性、防水性、耐高溫性、減少路面反射裂縫、提高磨耗性等。
薄層罩面技術主要用于高等級瀝青路面或水泥路面的預防性養護和輕微病害的矯正性養護。其主要優點:恢復路面平整度,增加行車舒適性;改善路面抗滑性能,加強行車安全性;處置路面病害(裂縫、坑槽等),延長路面使用壽命。按照施工方法的不同分為冷薄面罩面,熱薄面罩面,溫薄面罩面。1)冷拌罩面就是將乳化瀝青或者改性乳化瀝青和砂石材料在常溫下拌合均勻、攤鋪、壓實的一種工藝。2)熱拌瀝青罩面是一種較為傳統的預防性養護方法,當原有路面裂縫、松散、泛油、平整度較差、補丁較多的情況下,加鋪一層厚度不超過2.5 cm 的熱拌瀝青混合料,改善路面技術狀況的措施。3)溫拌罩面是采用拌合溫度介于熱拌瀝青混合料(150 ℃~180 ℃)和冷拌瀝青混合料(10 ℃~40 ℃)之間,性能達到或接近于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新型混合料。
[1]公交便字[2005]329號,微表處和稀漿封層技術指南[Z].2011.
[2]常魁和.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新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劉建蘭.瀝青路面養護新技術[Z].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