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明
(晉中華仁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山西晉中 030600)
近幾年綠色材料的發展速度迅猛,為當今社會的節能降耗提供了巨大的貢獻。同時綠色材料的發展對建筑業的改革創新來說是一個機會,但是對于施工企業來說在對綠色材料的采購上卻是一個沉重的挑戰。傳統的材料采購管理技術已不能滿足節能環保社會對綠色材料采購的需求。因此,應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探索出一個適應新時代建筑業發展的綠色材料采購管理系統已經成為施工企業迫切的需求。
在現代建筑發展中,尊重環境,與自然和諧融洽的建筑實踐活動一直在進行。綠色材料是在人類環境問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概念與建筑材料概念相結合的時代新概念。縱觀世界發展,綠色材料是建筑材料發展的必由之路,將是中國建筑材料未來發展的主流,與經濟發展互為推動力,是未來建筑消費的趨勢。
1992年,國際學術界明確提出綠色材料的定義為:綠色材料是指在原料采取、產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環以及廢料處理等環節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和有利于人類健康的材料。
綠色材料較確切的稱謂應是生態建筑材料,也有叫健康材料、環保材料等,通俗叫法為“綠色材料”,是指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業或城市固態廢棄物生產的無毒害、無污染、無放射性、有利于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的建筑材料的總稱。
我國建筑業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太快,相關的建筑管理標準還未明確完善的建立,以至于我國大多數的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還較為傳統,無法滿足當今經濟社會環境的發展要求,存在著相當多的缺點。施工企業在材料采購上的問題較為突出,存在著非常嚴重的隱患。
2.3.1 綠色材料采購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綠色材料采購中,主要存在六個問題:
第一,概念誤區。在采購的過程中只認準“綠色”概念,或認為“綠色”就一定是高科技的、高價格的,對于不同的綠色材料的質量標準不清晰,易造成買錯或買貴的情況。
第二,信賴產品檢測報告。目前市場上許多所謂“綠色材料”的檢測報告并不可靠。往往在采購過程中認為有檢測報告標識,或是有“合格”標識的材料就是可購買的。
第三,商家錯誤指引。很多材料供應商會用“綠色”為噱頭,吸引采購者購買,但實際上那些所謂的“綠色”材料,并不全都是真正的綠色材料。
第四,采購計劃不明確。在面對功能各異,品種繁多的綠色材料的采購方面,施工企業往往都是有需要才購買,或是一次性大量的購買,并未根據施工進度制定一個合理的采購計劃。
第五,信息化程度低。當前的綠色材料采購模式對信息化的利用率不高,這就造成了施工企業不能對材料的需求變化做出快速正確的反應,也不利于施工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材料采購交流,嚴重阻礙了施工企業在市場經濟時代高效生產的進程。
第六,缺乏對供應商的管理。與傳統的采購模式一樣,綠色材料采購的重點依舊是放在如何與供應商進行價格談判,通過價格的比對來選擇需要的供應商,而對于材料的質量、交貨日期、服務的質量卻較少要求,供需雙方容易產生糾紛,施工企業也無法保證施工的進度與建筑的質量。
2.3.2 綠色材料采購存在的問題分析
材料采購管理是項目采購管理的重中之重,是耗用資金最多、成本管理失控、產生尋租和滋生腐敗的重要環節,材料采購管理的優與劣直接關系到整個項目成本管理的成敗,也是項目管理盈虧的關鍵所在。因此,施工企業應該加大對材料采購的管理,提高對材料采購的重視度。現就目前綠色建筑材料采購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歸結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國家政策不完善。我國至今還沒有成立專門的綠色產品管理部門,沒有專門的行政機構負責制定綠色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綠色材料市場尚未形成一個完善、規范的管理體制,造成綠色產業和綠色市場處于無序狀態,假冒綠色產品充斥市場。
2)綠色材料觀念不清晰。綠色材料在我國的發展只有十幾年,大多數人對于綠色材料的涵義和作用還不是很了解,只要看到材料上標有“綠色”“環保”“節能”等字樣的材料都認為是綠色材料。
3)材料市場管理混亂。一方面,因為一些商家打出“綠色環保”概念只是為了迎合消費者,打出虛假廣告而已,實際并不環保;另一方面,在一些材料專賣店,只有部分產品達到了國家環保標準,但商家卻以點代面,把店里的所有產品宣傳成“綠色環保”。
4)綠色材料的種類繁多。目前綠色建筑材料應用于工程建設的各個結構中,不同功能的綠色材料對工程項目具有不同的作用,相同作用的材料又有不同類型的綠色材料,因此在面對品種繁多,功能復雜的多樣化綠色材料的采購時采購方往往力不從心,應接不暇,不能從眾多的材料信息中準確的找出所需的最優綠色材料。
隨著Internet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打破了傳統建筑材料人工采購的管理模式,也為綠色材料釆購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契機,完全消除了地域限制,實現了由傳統經濟向虛擬網絡經濟模式的轉變。
建筑施工企業的統籌采購就是指將現行的幾個項目各自的綠色材料需求匯總,然后統籌起來通過計算機采購平臺集中采購,這樣可以通過集中批量采購獲得較低的釆購單價。
在計算機釆購系統中,供應商將自己的產品信息(產品的介紹、圖片、支付方式、送貨形式等)發布到網絡或者計算機采購平臺上,形成像紙張目錄一樣的計算機產品目錄。施工企業的釆購人員可以使用網頁瀏覽器或者計算機采購平臺查看各供應商的產品計算機目錄,按需發出訂購信息。服務器將來自供需雙方的各種信息轉發給對方。收到信息的企業根據信息來制定自己的需求計劃或者是生產供貨計劃。服務器依據供需雙方發出的需求計劃或生產供貨計劃計算出整個供應鏈的資源需求與供應情況,從而實現決策的優化。
1)計算機釆購下的統籌采購對施工企業的優勢如下:a.降低了施工企業的采購成本。利用經濟訂貨批量的規模效益來獲取低價高質的綠色材料。由于制造業的生產較為穩定,一旦確定了經濟訂貨量,便可依據這一數量進行實施。b.優化施工企業采購制度。施工企業采購計算進統籌采購可以減少人員需求、縮短采購周期、降低庫存水平、有效控制并提高施工企業透明度、加強采購過程中各成員間的溝通與協作,以及改善采購決策的質量。c.增進施工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在這個計算機采購平臺中,施工企業通過篩選確定適合的供應商,供應商依據計算機平臺上的采購量組織生產,這樣既不會造成施工企業買高價,也不會令供應商盲目生產。通過計算機采購的模式施工企業可以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的友好合作關系。
2)計算機采購環境下的統籌采購對施工企業的挑戰如下:a.信息管理系統:通過使用e-mail、網絡、網絡服務等形式的計算機技術將會產生大量的數據,甚至會導致信息數據的超負荷傳遞。來自多方面的海量信息,很可能是片段式地集合到一起,等需要確切具體的信息時是十分困難和耗時的,且低效率的信息管理將不能充分體現使用計算機采購平臺的優勢。b.企業與企業文化:在組織中引入電子采購平臺這個新的系統對組織的運行影響將是十分明顯的,需要對原有企業部門和管理進行更新,這種更新將會影響企業內部的核心部分,包括企業組織管理和員工管理,例如目標、技術、方針政策、文化與戰略型等等。c.培訓與知識共享:建筑企業的計算機釆購平臺系統不同于普通制造型企業,因為建筑產品在生產與交易上有很強的重疊性和交互性,所以在軟件開發上就需要專門研制和開發,故對建筑相關行業員工的培訓及知識共孕就迫在眉睫。
本文主要探討了在施工企業中的綠色材料采購管理研究,首先對綠色材料進行全面的分析發現當前綠色材料采購存在的問題;其次對施工中所涉及的綠色材料的采購策略進行介紹;最后把計算機信息化管理的思想運用于材料采購中,為施工企業創建了適合綠色材料的計算機統籌材料采購管理系統。
綠色材料采購管理逐漸成為施工企業關注的重點,同時也是施工企業關注的難點,所以對于綠色材料采購的管理需要不斷地進步與完善。希望綠色材料采購管理體系能夠在不久的將來走上正軌。
[1]苑東亮.工程項目建設材料采購項目化管理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
[2]李向華.綠色建筑的經濟性分析[D].重慶:重慶大學建設管理與房地產學院,2007.
[3]蔡麗麗.基于供應鏈的采購建模與優化策略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博士論文,2008.
[4]鄭建國.項目采購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5]田 青,鄭 雪.建筑供應鏈下的施工材料采購管理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8(3):114-116.
[6]王立群.材料采購供應管理創新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08(9):166-167.
[7]熊志輝,吳良剛.基于供應鏈管理的采購策略分析和探討[J].企業家天地,2005(11):24-25.
[8]劉吉發,李宗云,張 薇.走出綠色消費的誤區[J].現代商業,2008(29):273-274.
[9]崔 星.建筑工程項目中基于供應鏈管理的物料采購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12.
[10]李鵬偉.ABC分析法在我國物流企業中的應用[J].商品儲運與養護,2004(2):25-27.
[11]田 波.建筑供應鏈環境下的工程項目采購管理研究[D].合肥:合肥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12]陳兵兵.SCM供應鏈管理——策略、技術和實務[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6-7,406.
[13]溫德成,張守真,陳杰華.互利共贏的供應商質量控制[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3:150.
[14]徐國華,張 德,趙 平.管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60.
[15]徐慶艷.我國項目管理滯后的原因及發展途徑[J].集團經濟研究,2005(5):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