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樂彥,郭旭維,于蓉
(1.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山東 濟南 250014;2.山東省水利廳,山東 濟南 250014)
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示范方案
譚樂彥1,郭旭維2,于蓉1
(1.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山東 濟南 250014;2.山東省水利廳,山東 濟南 250014)
分析了山東省加快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試點的緊迫性和有利條件,提出了試點工作的主要任務,為全國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提供經驗和示范奠定了基礎。
山東省;水資源管理;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污
山東省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地處黃河下游,分屬于黃、淮、海3大流域,總土地面積15.67萬hm2,占全國總面積的1.63%。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79.5 mm,多年平均當地淡水資源總量為303.1億m3,僅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1%,其中地表水資源量198.3億m3,地下水資源量165.5億m3。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加快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2011-07,水利部決定開展加快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試點工作,并確定山東省為加快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試點省(直轄市)之一,要求試點省份在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方面取得突破,為在全國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提供經驗和示范。
1.1 緊迫性
1)從山東省省情來看,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是解決缺水問題的必然選擇。山東省缺水問題突出,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6,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5,比世界上最缺水的以色列還要少。山東省不僅水資源嚴重短缺,而且時空分布不均,十年九旱、旱澇交替,甚至可能發生連旱連澇、旱澇急轉,水資源短缺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開源、調水、海水淡化等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水資源短缺的矛盾,但都不是治本之策。破解水資源瓶頸制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用水效率,迫切需要建立并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2)從山東省轉方式、調結構的發展需要來看,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是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長期以來,山東省以有限的水資源支撐和保障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約全國1%的水資源,灌溉了全國6%的耕地,生產了全國8%的糧食,養育了全國7%的人口,支撐了全國10%的經濟總量。隨著山東省工業化、城鎮化、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特別是“黃藍”兩區帶動戰略的實施,用水需求將大幅增加,水資源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迫切需要從制度層面上研究探索轉變用水方式,調整用水結構,提高用水效率,通過控制區域用水總量促進用水方式轉變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形成“一控雙促”倒逼機制,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和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是當前山東省水利工作面臨的最突出、最緊迫、最嚴峻的挑戰。
3)從水資源管理發展方向來看,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是大勢所趨。當今主要發達國家在水資源管理上普遍重視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強化制度約束,注重水資源綜合規劃、科學調度和一體化管理,讓有限的水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良性循環中發揮最大最佳效益是世界各國政府所追求的共同目標。
1.2 有利條件
1)全省各級普遍重視水資源管理工作,為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創造了良好環境。省委、省政府多次專題研究并提出要求,必須抓緊解決影響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水問題,為促進山東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水資源支撐和保障。地方各級黨委政府都把水資源管理工作擺在突出的位置來抓,不斷加大力度,強化措施,保障了水資源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2)各級不斷加大投入,為加快全省水利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對水利的投入,全省水資源調配能力大為提高。
3)水資源管理職能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國務院批準的水利部新“三定”方案和省政府批準的省水利廳新“三定”方案調整加強了水資源管理職能,為進一步提升水資源管理能力和水平提供了依據。
4)全社會對水資源管理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為水資源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安全的飲用水、優美的水環境、良好的水生態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期盼,加強水資源管理具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
5)法律法規比較健全,水資源規劃基本完善,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奠定了基礎。山東省相繼頒布了《山東省取水許可管理辦法》、《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山東省節約用水辦法》、《山東省水資源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等省級水利法規及50余件規范性文件。
2.1 試點目標
到試點期末(2013年底),全省水資源管理制度體系進一步健全,多水源綜合配置格局進一步確立,各行業用水效率進一步提高,水資源保護機制進一步完善;省級水資源管理系統基本建成,水資源統計、計量、監測能力得到顯著提高;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控制指標確立,并達到國家設定的目標值;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運行機制初步建立,管理目標責任和考核制度得到確立,全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水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2.2 主要任務
山東省加快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試點方案主要包括以下5大任務。
1)建立用水總量控制制度,嚴格控制區域用水總量。建立完善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體系,到試點期末,全省用水總量控制在250.6億m3以內。嚴格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和取水許可監督管理,加強地下水管理與保護,積極開發利用非常規水源,強化水資源統一調度。
2)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建立完善用水效率控制指標體系,嚴格用水計劃(定額)管理,完善節水設施“三同時”制度,積極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到試點期末,全省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0年下降15%,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62,農田節水灌溉面積率達到45.8%,節水器具普及率提高到75.8%、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整體下降至13.8%,非農業重點取用水戶取用水監控率達到80%。
3)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污制度,嚴格控制入河湖排污總量。建立完善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控制指標體系,強化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加強水功能區監督管理。強化飲用水水源保護,開展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試點工作,建立重點水功能區預警管理機制。到試點期末,全省重點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43%,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8.6%。
4)建設水資源監測體系,提高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區域用水總量監控系統、重點取用水戶實時監控系統及重要水功能區水質監控系統,建設省級水資源監控管理信息平臺。
5)建立水資源管理考核制度,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加強對地方政府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落實情況的考核,并強化水利系統內部的考核,把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作為重點考核內容。
近年來,山東省在最嚴格水資源管理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山東省加快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方案的編制和實施,將進一步促進全省水資源管理制度化、體系化建設,對實現全省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保障全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鄭繼勝)
TV213.4
B
1009-6159(2014)-02-0026-02
2013-12-13
譚樂彥(1976—),男,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