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峰,高 華,陳 朋
(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山東 濟南 250014)
薛莊鎮位于費縣縣域東北部的3縣交界處,面積212.73 km2,轄35個行政村,7.5萬人。薛莊鎮境內有大小河流22條,屬沂河水系,流域面積100 km2以上河流僅薛莊河1條,其他還有西宋莊河、姚家莊河、北湯溝河、大溝河、領子后河等小型河流。全鎮有中型水庫2座,?。?)型水庫3座,小(2)型水庫 10座,機井 37眼,大口井 187眼,揚水站40處,塘壩138座,汪塘68處,攔河閘7座,已發展管道節水灌溉200 hm2。
薛莊鎮多數河道防洪標準較低,沿線有不少病險水閘、涵洞和危橋,泵站多數年久失修,不能發揮應有的效益。
近幾年實施的村村通自來水工程,由于供水廠站零散、規模小,建設前期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建設期短、平、快,部分小型供水站運行管理力量薄弱、安全意識淡薄等,造成供水水質不達標、水量不足等。同時由于地形特點,北部山區居民用水困難,且解決難度較大。
由于日東高速的建設,切斷了石嵐水庫灌區主干渠,南部平原區灌溉無法滿足,現狀渠道灌溉面積僅133.33 hm2,且灌溉工程設施比較陳舊,灌溉方式也比較落后,大部分渠道為土渠,沿途水的滲漏損失嚴重,水的利用率低。部分河道受部分養殖戶和企業的影響,河道淤積、污染也較重,嚴重影響著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
目前薛莊鎮水利信息化網絡建設方面,僅對北部山區做了山洪災害預警,其他水利方面在如墑情、河道地表水水位、水質、供水地下水質、水量、水土流失等監測方面仍是空白。
薛莊鎮水利站現有技術人員2人,水利專業技術人員少、學歷低,嚴重影響水利工作的開展,絕大多數水利設施沒有專門的管理機構、管理人員、運行管理經費和維修養護費用。
農田水利建設根據地形分布和產業布局分2個區:南部石嵐灌區和北部山丘區灌區。
鎮域南部平原區位于石嵐水庫下游,灌溉水源是石嵐水庫。以節水灌溉作為重點,大力發展高標準管道輸水灌溉,全面提高水資源使用效率和群眾用水方便程度。分別規劃節水改造工程、高效節水示范工程以及滴管技術等工程,打造“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效灌排體系。
鎮域北部山丘區以經果林為主,以“五小水利”工程為重點,加強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做好水源工程加固維修、清淤擴容及配套完善,因地制宜興建小微型蓄引提水工程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有效提高蓄水坑抗旱保墑能力。根據地形特點選擇水源,采用自流管道、滴管、微潤灌溉等節水技術。
根據薛莊鎮地形和供水水源分布情況,把薛莊鎮分成3大供水片區:石嵐水廠供水區、聯村集中供水區和分散供水區。石嵐水廠供水區位于石嵐水庫下游平原,石嵐水庫為水源,進行管網延伸工程;聯村集中供水區位于鎮東部、東南部丘陵山區,多村聯合供水方式,水源以王古城水庫、王林水庫、城子水庫以及主山后水庫為主;分散供水區位于鎮域北部山區,山區地勢高、地形變化大、居住較分散,水源不足等,只能以居住區為一供水單元,多種水源聯合供水的方式進行供水。
薛莊鎮北部山區以居住區為一供水單元,采用小型供水工程,主要以山泉為主要水源,提水、塘壩以及地下水等為輔助的多水源聯合供水方式。
1)生態河道工程。薛莊鎮境內的22條河流,按照地理位置、地形等條件的差異,因地制宜,分別采用城鎮模式、鄉村模式和山區模式3種不同的模式,按不同的要求,兼顧防洪、減災、生態、景觀,分河道、分河段進行治理。其中薛莊河按20年一遇洪水標準開展堤防建設,其余小型河流通過河道疏通等措施滿足10年一遇洪水要求。對受損的西宋莊攔河閘進行除險加固,對年久失修的黃泥崖攔河閘和姚家莊攔河閘拆除重建,并新建攔河閘8座;根據地形條件,在保證不發生山洪災害的前提下新建部分溢流堰,實現層層攔蓄。
2)水庫工程。目前,薛莊鎮塘壩數量眾多,部分塘壩具備擴容提升潛力,為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對全鎮庫容8萬m3以上的勝良村塘壩、通太莊村北塘壩、西北嶺塘壩等22座塘壩進行擴容改造,使之提升為?。?)型水庫。建設內容包含壩體修復加固、庫底清理、溢洪道疏通、外圍護坡等。在作為水源地的水庫周邊建立50~2 000 m寬環庫生態保護帶,采取植樹造林、綠化美化等措施,防治面源污染,保護水庫水質,確保供水水質要求,同時達到改善環境、增加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等目的。
3)水土保持工程。一方面開展已治理小流域破損谷坊、塘壩、蓄水池、道路、林地等的修復工作,鞏固現有成果,實現“治一片,保一片”;另一方面對尚未治理的新發莊小流域、杏花小流域和胡家莊小流域3條小流域及前期治理未涉及的小范圍區域進行綜合治理。對鎮域南部平原地區疏通溝渠、整修田間道路,沿溝渠、道路植樹造林,構建南部農田防護網。
4)水景觀建設。薛莊鎮水景觀結合天蒙旅游區和沂蒙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圍繞石嵐水庫和薛莊河,力爭把水利工程建成生態工程、水資源保護工程、環境美化工程,打造“一軸、兩帶、兩點”的水景觀格局。“一軸”即薛莊鎮的南北向水景觀主軸;“兩帶”即石嵐水庫環庫景觀帶和薛莊河生態景觀帶;“兩點”即薛莊河濕地公園和沂蒙抽水蓄能電站景點。
1)基層水利公共服務組織?;鶎铀卜战M織主要由水利管理協調服務組織、防汛抗旱供水隊、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組成。薛莊鎮水利服務站以鄉鎮管理為主、費縣水利局進行業務指導,人員編制為5名,人員經費和公益性業務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根據村莊人口規模和耕地面積,每個行政村選配1~2名水利員。
薛莊鎮防汛抗旱供水隊由鎮水利服務站牽頭,成立薛莊鎮防汛抗旱供水隊。其主要任務是防汛排澇救災、水毀工程應急搶修、抗旱打井應急送水等公益性服務。農民用水合作組織根據薛莊鎮農業灌溉和供水分區,在鎮水利服務站的指導下,統一管理灌溉和供水相關事務。
2)水利信息分中心建設。水利信息化系統由水利局中心站、各鄉鎮分中心站、信息采集系統、通信部分組成。薛莊鎮作為分中心站,主要負責采集水雨情、工情、旱情、圖像、水土保持等信息。
薛莊鎮生態水利建設規劃全面指導全鎮的水利建設,對提高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增強防洪減災能力、增加水庫攔蓄量、提高農作物的灌溉保證率和村鎮供水能力有重要指導作用,同時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人居環境、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