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琦 ,劉云浩
(1.黑龍江華正交通工程監理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 150050;2.東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哈爾濱 150040)
在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科學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對于道路橋梁的施工而言尤其如此,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是保證道路橋梁施工質量的重要前提,極大地影響著工程總工期的長短、所用成本的大小以及最終所獲得的社會經濟效益。因此需要施工建設企業針對施工中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施工工藝,使之能夠最大程度上滿足工程建設的實際需要。
目前,由于施工技術選擇不當而導致的道路橋梁問題屢見不鮮,不僅拖慢了工程的工期,也造成了各項資源的浪費。總結起來,由于施工技術原因而導致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進行路橋過渡段施工時,沒有嚴格遵循施工規范,最終導致橋涵、路堤發生不均勻沉降,而橋梁過渡段作為橋涵、通道、路堤等構造物的重點連接部位,對橋梁工程的整體質量有著極大的影響作用。由施工原因所引起的不均勻沉降問題不僅對正常的車輛通行造成了極大的阻礙,也對車輛行駛的安全性以及舒適性造成了不小的干擾。其次,車輛的載荷也會對橋梁造成一定的壓力。隨著道路橋梁運營時間的加長,經常會造成道路路面出現中間凹陷的現象,凹陷會導致車輛的行駛速度急劇下降,車輛對路橋的作用時間由此延長,進而對橋梁造成更大程度的損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將路面凹陷度、車輛種類以及路面狀況結合分析,找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由于公路建設等級的不同,相關的各種構造物的設置也各不相同。通常來說,公路的建設等級越高,所配有的各種構造物也會越多,最終造成橋頭臺階數量增加的現象。橋頭臺階的出現使車輛在行駛的過程中出現減速后加速的現象,降低了道路交通的通行效率,甚至會導致交通堵塞出現。
在進行搭板設置施工時,通常將橋臺與搭板的連接部分放在同一個水平面上,這樣就使路面與搭臺的連接部分形成預留反向坡,采用這種施工方法時必須要注意對沉降差以及預留反向坡確定的準確性。在進行該環節的操作時,必須要確保公路路線縱斷面的平順,這也是預留反向坡施工技術施工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在現階段的錨固橋臺和搭板施工中,主要采用的錨固方式是水平錨固方式以及縱向錨固方式,但由于車輛運行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縱向的位移,而水平錨固方式更符合搭板受力情況。因此,水平錨固方式是目前采用更為廣泛的錨固方式。應根據實際情況對枕梁進行設置,將作用力分布在搭版面積較大的一側,同時也能夠增強搭板的橫向抗彎強度。但在搭板的尾部設置枕梁也有其不利的一面,那就是在控制搭板底部的彎拉應力時,不能對其進行有效把握,此時如果沒有對枕梁的周圍基礎進行合理設置,那么就很容易出現局部沉降以至于出現二次跳車的問題,極大地影響車輛在路面的安全行駛。現在常用的處理方法是在橋梁內部設置水泥石屑樁或者碎石樁,以增強橋梁下部基礎的承載能力,以此降低基礎沉降所帶來的損害。目前這種處理方法的效果已經在多項工程中得到了證實,在解決基礎沉降問題上有著明顯的效果,不僅如此,該方法還能夠節省大量的工程材料,實現經濟效益的極大提升。
造成橋梁兩端路基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地基、路基、路面三部分的壓縮。在施工過程中,如有沒有對臺背填方進行相應的加固處理,就不能夠解決橋頭跳車的問題,此時可以采用砂性土、砂礫、碎石土進行填筑,或者使用半剛性材料進行填筑,同時提高相應的壓實度,也能夠達到減輕路基沉降的目的。
對橋背軟弱地基進行相應的處理也是解決橋頭跳車問題的主要途徑。目前,國內在進行橋背軟弱地基處理時已經研究出換土法、超載預壓法、減少附加應力法、排水固結法、深層攪拌法、高壓噴射注漿法、振動碎石樁法等方法。在選擇使用時,應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處理方法以達到增強地基強度、改善地基物理性能、減小橋臺與路堤沉降差的目的。在處理軟土地基的施工中,通常采用樁基礎辦法進行操作,將水泥、石灰等固化劑進行均勻攪拌,并與軟土產生一系列的反應使之成為硬土,將此種技術稱為水泥粉噴樁,其所形成的硬土具有一定的整體性和穩定性,也就具備了成為地基的條件。水泥粉噴樁可以顯著提高地基的承載能力,且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噪聲較小,因此此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道路橋梁的軟地基處理工程中。需要說明的是,在制樁過程中,影響最大的因素當屬原材料的質量,水泥作為粉噴樁施工的主要材料,應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不僅如此,還要對施工機械進行定期檢查,并做好工作記錄。在進行粉噴樁的檢測工作時,樁位、樁長、噴灰量、復攪長度、樁是否進入硬土層都是需要嚴格進行檢查的。
隨著我國道路橋梁施工工藝的不斷進步,新型的施工材料、施工技術被不斷研發出來,在解決之前長期存在的問題上發揮出了明顯的作用,但廣大科研部門仍需加強對新技術的研究投入,爭取創造出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