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杰
(黑龍江省木蘭縣香磨山灌區管理站,黑龍江 木蘭 151900)
技術的創新會給水利工程建設帶來天翻地覆的轉變,就是因為新技術的不斷應用使得水利工程建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當前成本、環境成為水利工程建設中新的主要目標,這就需要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加速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以此來適應水利工程建設的新需要。本研究從水利工程建設的實際出發,對混凝土碾壓、綠色混凝土施工、圍堰技術、防水毯技術等新型水利工程施工技術展開了研討,希望達到加速新型水利工程施工技術應用與推廣的目標。
混凝土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見的材料,也是構成水利工程主體的結構與組成部分,進行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標志與參考就是如何做好混凝土項目的施工。從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和加速水利工程施工速度的角度看,應該加速新型混凝土技術的應用,以此來實現水利工程施工的創新?;炷两涍^碾壓后可以提高結構的密實度,水利工程混凝土結構經過大面積碾壓能夠顯著提升耐久性能和穩定性,特別在壩體的灌注與砌筑時期,碾壓后可以更方便地進行澆筑施工,達到提高壩體強度的效果。混凝土碾壓技術的優勢在于方便易行,有利于控制施工與技術的成本。
混凝土防護和水利工程邊坡防護是進行水利工程施工時應該重點注意的兩個問題,傳統的做法是加大混凝土的厚度,加設防護層或防護結構,這會導致水利工程造價的提升,不利于控制水利工程的投資。新時期,一種新型的混凝土技術——綠色混凝土技術得以使用和推廣,這使得防護有了結構、技術、功能上的創新與改變。綠色混凝土是將混凝土的結構優勢和綠色植物的防護優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新型技術,是環保理念在水利工程中的又一創新。綠色混凝土施工時也有施工步驟,在進行施工的時候,要將混凝土預制成不規則的孔徑,這樣能夠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在砌塊的孔內要填充可以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和肥料,這樣能夠更好地保證綠色植被的生長。在混凝土施工中應用這種技術有很多的優勢,能夠更好地發展護坡技術,同時也能更好地將混凝土的防護功能和植被的生態功能進行結合,實現綠色混凝土的施工。在進行施工時,要將綠色植被種植在混凝土的空隙中,因此要保證混凝土具備非常良好的透氣性,這也能更好地提高其水土保持能力和工程構件的抗沖刷能力,對提高工程的質量非常有利。
水利閘門和壩體是重要的水工建筑類型,而這些工程多有水下部分,一般需要采用圍堰的方法形成便于施工的環境,可見圍堰技術的重要價值。新型的圍堰技術優勢在與導流,導流的順利進行有利于圍堰施工的順利進行,也可以提高圍堰結構的穩定性,實現圍堰技術更為綜合的效果。新型圍堰技術更加注重對河床和水系中水流的控制,通過導流施工達到對水流的穩定與控制,這使得新型圍堰技術的應用范圍更加廣闊,并成為確保整個水利工程建設進度和質量的重要基礎。在應用圍堰技術時,應該根據河流和水系的實際,選用適宜的導流方式,避免圍堰擋水效果的相抵,同時也要方便水閘和壩體的施工,更要有利于各項維修和檢查,這樣才能發揮出新型圍堰技術的優勢。
防水毯是一種基于復合材料和環保型新型防水材料,具有防水、防滲、生態的優點,防水毯的主要材料是土工織物和鈉基膨潤土,是在納米技術的應用下復合而成的水工建筑材料。防水毯主要應用于水利工程開挖的前期,在需要防水防滲的部位鋪設防水毯,通過鈉基膨潤土遇水膨脹的特性,形成黏土狀的連續膠體,實現對滲水部位的有效封堵。防水毯能夠避免傳統防水防滲施工中對水體和水環境的破壞,具有保持水體和水生態的作用,并且由于操作簡便和成本低廉,得以在水利工程中廣泛使用,是提高水利工程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重要新型技術,也是提升水利工程質量的重要基礎型技術。當前,很多水利工程已經開始了防水毯技術的應用,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水利工程建設是應對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重要方式,也是人類對水利資源的進一步調整與利用,新時期水利工程建設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特別是新型技術的廣泛應用更是將水利工程建設推向了新的發展高度。應該對水利工程建設新技術的應用抱有積極的態度,使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環節、重點和要素得到進一步優化,形成建設水利工程的新平臺與新基礎。
[1]陳英,顏志剛,熊紅莉.流水作業法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9,(10):76-77.
[2]袁僑,王明濤,邢樺楠.淺析水利工程施工中高壓噴射灌漿技術的應用[J].華章,2011,(15):102-103.
[3]張銀來.淺析水利工程施工中高壓噴射灌漿技術的應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1,(14):149-150.
[4]張莉,王俠.新技術新工藝在水利工程中的運用[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0,(08):30-31.
[5]蘇銀久.模板工程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23):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