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環
(勃利縣環境保護局,黑龍江 勃利 154500)
從宏觀上說環境管理包括自然環境管理和人工環境管理。兩者相互聯系,相輔相成,共同促進人類及其生存體系的健康發展。其中,自然環境管理又包括地球表層管理,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土壤圈、生物圈的管理。自然界的物質有其特有的運動和規律,這就要求人類在思考自然環境問題時必須尊重自然界中能量的流動、物質的循環以及自然界中信息的傳遞方式。掌握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使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直接和間接保護起到作用。
化工企業主要是指石油、化工等重要的能源生產單位。企業的特點是生產建設系列化產業鏈多、環節多、有大量的污染物,對環境的危害很大。化工環境管理的對象是化工生產企業,包括企業自身的生產環境管理,實現清潔化生產。另一方面是政府環保等相關部門作為宏觀管理者對化工企業進行監管,其中也包含群眾監督的作用。
化工領域不存在單純的、封閉的產業結構。其產品作為原材料和能源材料在各個領域都有涉足,甚至極少有行業不涉及化工產品的使用。化工產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因此,從廣義上說化工環境管理包括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指對所有工業、農業等涉及化工產品的生產部門的管理。第二,對將化工產品作為終端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的管理。第三,對化工資源的管理以防止發生污染。
化工環境管理的目的是通過有效的管理手段建立環境治理的激勵機制,使化工資源造福人類,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具體而言,對生產企業最基本的要求是生產的化工產品符合相關質量要求,不對使用者產生損害,同時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家相關規定,對化工產品消費者而言,能夠合理消費,節約資源,避免發生污染。
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主要有對水、大氣的污染,同時還會產生固體廢棄物、放射性物質以及噪聲、電磁輻射、光和熱等物理性污染。化工生產在給人們帶來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還帶給人類資源耗竭、環境污染、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等重大生態環境問題。工業污染的防、治是環境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化工污染一般有如下特點:第一,污染物組成復雜,對環境危害大而難于處理。工業廢水中可能含多種有機或無機廢物,具有酸堿性。固體廢物中也可能含有重金屬、放射性物質等,對生態環境具有嚴重的破壞功能,同時還會直接或間接侵害人類的身體健康。第二,化工排污一般具有濃度大的特點。其工業廢水中的懸浮固體或有機物濃度能夠達到生活污水的幾十倍乃至幾百倍,污染能力非常強。第三,化工污染物往往帶有顏色和異味。第四,污染物排放量大,性質不穩定。廢水、廢氣的質和量隨時間波動明顯。
現行的環境管理制度一般忽視對污染源頭進行消減和對整個生產過程的監管、控制,喜歡走“末端治理”路線。這使得化工環境管理運行成本高,環境效益差,不能有效地督促企業內部建立其特有的環保機制并形成良性運行。化工企業環境管理仍然是任重道遠,需要政府環境保護部門要樹立環保意識,提高環境管理能力,有效防范和治理化工行業污染。
化工污染綜合防治措施如下:
第一,具體按目前化工污染現狀采取應急治理措施,扼制化工污染繼續前行的勢頭,特事特辦,采取加大處罰力度、重獎舉報公民的手段,使企業寧可停產而不敢排污。這是工業環境治理的必經之路。
第二,政府職能部門勇擔重任,創造各種條件引導企業走向集約化生產、清潔生產之路,并加強對企業管理者的教育,使環保問題與企業自身的規模化、長壽化問題合二為一。化工企業生產廢水、廢氣以及固形物的直接排放在污染環境的同時,實際上也是對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浪費。
第三,化工企業要提倡科技創新,強化在企業“三廢”再利用方向上的技術攻關,并在企業推廣或強令執行。在此基礎上再強化環保職能部門監管,逐步深化化工企業的環境管理。
清潔生產的實現主要體現在清潔工藝和清潔產品上。清潔工藝主要指能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又能減少環境污染的工藝技術。清潔產品是針對產品的可回收利用性、可重新加工性,即是否有二次利用價值,或一次利用銷毀時不對環境產生污染。清潔生產技術的開發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復雜的問題,由于生產工序本身非常復雜,要在此基礎上提高要求達到清潔生產,就成為一項兼具宏觀和微觀的工作,需要相當大的技術基礎,同時對技術人員和創新性有較大要求,并不容易實現。清潔生產不是“一時”、“一事”,它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攀登的過程。實現起來步驟煩瑣,追求起來沒有止境。
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主要是對水、大氣的污染,同時還會產生固體廢棄物、放射性物質、噪聲、電磁輻射、光和熱等物理性污染。化工企業環境管理任重道遠,需要政府環境保護部門樹立環保意識,提高環境管理能力,有效防范和治理化工行業污染。
[1]金涌.資源·能源·環境·社會——循環經濟科學工程原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2]劉蘭泉,張榮.環境保護概論[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