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哈藥集團世一堂中藥飲片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 150080)
會計信息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企業發展的靈魂,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公平、高效的重要信息體現之一,具有協調企業利益分配的功能。但是,在現如今的企業中,普遍存在著大量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給企業的快速、穩定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最重要的是會計信息的功能無法正常發揮出來,降低了資源配置的效率,影響了的生產力的發展以及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
由于會計人員自身的素質不高,就會導致信息失真,也就是說會計工作人員就是信息的參與者和提供者,是防止和出現會計信息失真的第一道防線,所以,會計人員自身的素質高低是直接影響著信息質量的,但是目前我國的會計人員普遍都存在素質不高的現象,首先是會計人員自身的業務素質存在問題,據相關資料調查顯示,在我國的專業會計中只有少數的工作人員是受到高等教育的,只有12%的是受到大專教育,并且這些人員在后續又沒有再進行繼續學習和教育,這樣的情況下,自然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還只是停留在簡單應付會計日常事務上,對于一些需要技術和繁雜的業務就很難把握和處理好。勢必會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脈搏,其次就是會計人員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存在問題,大多數的會計人員還不能堅持自身的工作原則,敢于和違法亂紀作斗爭的人數很少,甚至還有的工作人員為了一己私利,利用專業知識進行幫忙出謀劃策,這直接給企業和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不好的影響。
在我國會計信息監督的形式只有兩種,其中包括來自外部和內部監督,那么企業內部的審計部門就對會計信息做內部監督,對于外部監督是由會計師事務所來監督的,那么由于企業內部并不想接受監督和監管,對此,就沒有建立一套健全的監督體系,最終導致企業的審計部門并不能完全的發揮其自身的部門職責,而對于外部監督和監管,事務所是監督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但是難免會出現一些事務所為了謀取利益做出不真實報告的可能,而且我國監管的機構相對繁多,并沒有一套規范的標準,導致監管起到的效果并不理想。
出現會計信息失真的最終目的就是想要經營者獲得收益,目前存在對會計信息失真方面處罰力度不夠的情況,即使是發現后,對于違反者和企業在處罰力度上也只是輕微效果,致使收益是遠遠要高于造成本的,這些現象直接促使單位和個人有鋌而走險的念頭,以失真的信息來獲得最大的利益。
首先是會計人員自身的業務素質能力方面,要大力加強對他們業務教育和繼續教育,這樣才能使專業會計人員的素質提高,使他們掌握專業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其次是人員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方面,在大學時期就必須要對此專業的學生開設相關道德教育的課程,直接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職業素質,幫助未來參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對于一些已經在崗工作的人員,要及時的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讓他們從意識上明確自身工作的性質,明白自身的職責是什么,明白會計信息失真對于國家和企業來說的意義是什么,以此來促使他們在工作中自覺的遵守職業法則。
我國虛假會計信息現象普遍存在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有關部門監督機制不健全造成的。只有從根本上加大和完善監督工作,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新《會計法》雖然對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做出了明確規定,尤其是規定了注冊會計師審計和財政部門對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實施再監督,但更關鍵的是如何實施監督職能。在目前的內部審計模式之下。內部審計可以說是“名存實亡”。要使內部審計真正發揮內部監督作用,就必須將內部審計置于單位負責人控制范圍之外,即亦可采用委派制,賦予其獨立性和權威性,代表國家或產權主體的利益開展工作,這樣才能使內部監督收到實質性的成效。與此同時,應加強國家監督和社會監督,國家監督主要是指財政、審計、稅務機關等政府部門的監督,社會監督則主要指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監督。
結合普法活動,扎扎實實地開展會計法規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加強誠信教育,誠信的含義包括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榮譽、精湛的專業技術和技能、完善的品質和服務。面對虛假財務信息,僅靠“不能為,不敢為”是不夠的,還應當具備達到“不愿為”的誠信素質,要有平等意識、自主人格和虔敬的態度。建立和完善信用記錄體系,為會計人員建立“信用記錄”,確保信用記錄成為個人的必備檔案。
會計信息失真會嚴重影響社會經濟發展,通過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出,會計失真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必須要加大對會計失真的查處力度,及時的給予解決,這樣才可以使社會更有序的發展。
[l]齊卉.從企業文化角度談內部會計控制[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02).
[2]李紹環.論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因素[J].中州大學學報,2012.(13).
[3]降巧怡.“環境”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初探[J].現代經濟信息,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