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玲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市西勝支行,吉林 吉林132001)
在傳統的會計系統中,一項經濟業務從發生到形成,其相對應的會計信息所經歷的每一個環節都要經過具有相應管理權限人員的簽字或蓋章才能完成。而簽名或印章的仿造具有較大的難度,因此,這種管理辦法雖然工作效率不高,但是可以有效防止作弊現象的發生。而在會計信息化系統中,工作關系從原來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轉變為人與計算機之間的聯系。簽字或蓋章的授權方式也轉變為授權文件和口令的形式,各項數據處理流程都匯集到了軟件程序中。而那些精通計算機操作的人,可以繞過系統軟件的相關控制措施打開計算機財務數據庫,所有的財務機密都不再是秘密,甚至可能泄露商業機密,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會計信息化條件下,雖然企業的會計工作都是通過計算機來自動完成的,但是這些會計信息的原始數據仍然需要由人工進行審核并輸入電腦的相應系統中,在此過程中,如果原始數據在輸入中發生錯誤,往往是不容易被發現的,但影響是十分嚴重的,原始數據的錯誤將導致明細賬、總賬、會計報表等產生一系列錯誤,造成會計信息失真。
在會計信息化條件下,會計信息都轉化為數字的形式存儲在電腦上,這種情況下使得會計信息非常容易被篡改且不留絲毫痕跡。因此,信息化條件下控制會計舞弊的難度加大了。不僅如此,未經授權的人員也有可能通過計算機瀏覽數據文件,甚至復制、偽造、銷毀重要數據,會計信息化系統的內部控制難度較大。
會計信息化條件下,由于功能和職責的集中,企業原有的業務流程被徹底改變,知識和信息變成了企業創造利潤和價值的重要資源,企業的日常管理與戰略計劃的制定都依賴于信息系統,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與信息系統相關的風險。例如,網絡攻擊、資料篡改等惡意破壞行為會使會計信息的安全性受到嚴重的威脅。而風險評估不僅要對傳統的評估對象進行評估,還要對整個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評估,且需要具有不同專業背景的人員相互協作才能完成此項工作,而這些因素里面能夠進行定量或者概率分析的少之又少,極大地增加了風險評估的難度。
設立各類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建立安全保密制度,制定口令密碼的適用和管理辦法以及機房、保衛、數據資料安全等方面應遵循的制度。完善數據管理制度,規定輸入、輸出、存儲、查詢、適用數據應遵守的制度。建立系統維護管理制度,規定系統維護的申請、審批和應完成的任務。完善會計信息的網絡管理制度,規定原始數據、會計信息的網絡傳輸、發布的管理制度。
只有在嚴格的控制下,才能最大限度地預防會計信息化條件下的會計舞弊。在日常工作中,在有關數據進入企業數據庫之前,必須進行充分的檢查,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合法性。要實現業務流程與系統的整合,在業務流程再造階段就加以考慮。針對企業內部控制的關鍵環節,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
首先,政府應加強針對會計信息化舞弊案的立法。其次,要擴大審計范圍。會計信息化條件下的內部審計從查錯防弊向真實、合規和效益性方向發展。內部控制的重點也逐漸向內部控制評審、風險評估等綜合性審計的方向發展,要加強內部審計工作,不斷優化控制環境,進而降低控制風險。最后,要建立切實可行的激勵政策。在會計信息化條件下,良好的人力資源政策、激勵約束機制是企業內部控制執行有效性的關鍵。
會計信息化后,由于會計信息系統自身的特點,增加了會計工作的風險。例如,開發和設計中存在的風險。由于系統研發人員對會計工作不了解或者考慮問題不全面,致使實際工作中的情況不能與系統相吻合,容易出現差錯,從而產生風險。操作不規范和玩忽職守造成的風險。不可控制的風險,如突然斷電、病毒攻擊、黑客入侵等。管理者必須對這些風險進行正確的評估和分析,才能防患于未然,有效地進行內部控制。
會計信息化帶來的影響并非都是積極的、正面的,對于企業內部控制來說,它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亦有弊。因此,要根據信息技術的發展要求,對企業的內部控制進行創新改造,改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這樣才能保證企業會計數據的可靠性和真實性,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1] 盛偉.淺析會計信息化環境下的企業內部控制[J].當代經濟(下半月),2007,(6):39.
[2] 駱良彬,張白.企業信息化過程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J].會計研究,2008,(5):136-137.
[3] 艾文國,王亞鳴.企業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問題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5):156-157.
[4]崔琳.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0,(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