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峰
(佳木斯大學社科部,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以當前經濟體制發生變革、社會結構發生變動、利益格局發生調整、思想觀念發生變化為背景,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大學生的思想認識,外化為大學生的行動指南,這就要求我們在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充分認識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義的基礎上,不斷探索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在梳理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基本內容及其中國化的基礎上構建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培育的理論體系,通過深入剖析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培育的現狀、問題及成因并提出培育的路徑選擇,為新時期高校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培育的實效性研究提供新思路、新見解。探索和尋求大學生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動力機制和外化途徑,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提供清晰的思路、切入點和切實可行的路徑。
黨的十八大提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倡導”言簡意賅、內涵豐富,既繼承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又順應當今時代發展的要求,既反映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又吸收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體現了國家、社會和個人價值追求的統一,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明確了標準、提供了遵循。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道德和社會主義新時期道德的精華,也為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達到更高境界提供了最核心的價值導向。
有利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堅定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途徑。縱觀古今,任何一種社會形態的存在,都必須依靠其核心價值觀來維系。因此,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大學生煥發精神動力,凝心聚力;有利于堅定大學生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有利于引領大學生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國夢”而奮斗。
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黨的十八大總結提煉出“三個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政治理想、社會導向、行為準則的統一,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價值觀與中國傳統價值觀的融合,符合時代要求。青年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大學生是青年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充分認識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有利于揭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神內核和根本原則,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通俗化、大眾化、與時俱進,更加貼近群眾,更容易為人們所理解和掌握。
有利于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精髓。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西方國家憑借經濟、科技優勢,企圖把他們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推銷、擴張到世界各個角落。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的較量,本質上是核心價值觀的較量。大學生是提升國家文化的主要成員,因此,通過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大學生對目前狀況的認識,加強學習。有利于應對資本主義價值觀的沖擊和挑戰,切實維護我國的文化安全,不斷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從而展示中華文化良好的對外形象。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聚集在精神層面,落腳在實踐層面。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成為人們思想的羅盤和坐標、行動的指南和歸依。
著力宣傳教育,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應先行。特別是要在高校全方位開展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針對不同群體的特點和實際,有的放矢地開展。重點是要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慶、學習、交流、紀念、實踐等主題教育活動,增強高校學生的情感認同、理論認同、政治認同,真正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思想認識。
著力融入貫穿,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無聲。核心價值觀只有融入高校的各個層面,才能真正收到潤物無聲之效。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中。建立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政策、制度、校規,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同大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之成為高校學生日常學習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實現傳統美德和行為準則的有機統一。
著力實踐養成,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外化于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在行動,最根本的是要形成自覺行動。
著力常態長效,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建立責任機制,加強組織領導,應注重加強統籌協調,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推進業務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制定規劃,完善措施。
總之,要努力使核心價值觀在傳播中讓大學生知曉、在教育中讓大學生領會、在參與中讓大學生體悟,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真正成為大學生的自覺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