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紅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貴州 興義 562400)
隨著經濟的發展,教育體制的改革,我國在高校畢業生就業體制方面也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即朝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方向轉變。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傳統的就業體制依然存在,是影響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F階段大學生選擇就業的方式正朝著自由化、個性化、人性化方向發展,大量的高校大學生在畢業后可以自由的選擇職業,來實現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但是,從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根源來看,大學生就業問題是生產力分配合理與否的問題,不僅關系到大量高校畢業生職業生涯的實現與否,而且還關系到國民經濟未來發展方向及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如果不能有效、妥善地解決好高校大學生就業問題,將會直接影響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所以,無論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還是從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出發,科學、合理地解決好高校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迫在眉睫,而這一問題的解決,不是某一個單位或個人能夠單獨完成的,而是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共同來改善、完善當前大學生就業的整個局面。
隨著我國高等素質教育的不斷普及與發展,全國各地大力興辦高校,以此擴充學生規模,擴大招生人數,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奠定了重要基礎。然而,縱觀我國近些年來的發展,教育的發展速度與經濟的發展速度之間仍存在較大的差距。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目前高校每年所招生源的速度,要遠遠超過當年GDP的增長速度。這種過度的超前現象,早已引發了教育資源的過度浪費,最終造成大學生就業困難現象的發生。尤其是從社會與學生需求的情況來看,我國社會正處于工業化的快速發展階段,專業技術人才嚴重短缺。然而剛剛畢業的高校大學生除了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以外,職業技能偏低,無法快速適應崗位需求,融入崗位工作。與此同時,對于大學生來講,對自身的期望過高,其自身的職業技能又與市場要求不符,以至于在實際就業中,社會與學生之間的供求關系存在巨大的矛盾。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高校大學生的就業理想與現實存在巨大的反差。就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來看,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階段家長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物力,目的就是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找到一個好的工作。這就左右了高校大學生畢業后擇業的思想,即一般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后都想找一個環境好的工作,大多想留在大城市中,想得到更好的發展、獲取更大的發展機遇,導致了高校大學生滯留大中城市,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最終導致了大量高校畢業生失業的現象。而在一些小城市、偏遠地區、比較艱苦的行業急需大量的專業性人才,但是很少有高校畢業生到這些急需人才的地方,隨著經濟的發展,這種大學生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將會越來越嚴重。
第二,現階段一些高校在專業設置上與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不相符。雖然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改革與發展,目前我國高校素質教育已經得到了相當大的發展,但是在專業課程結構設置上與我國市場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以至于四年培養出的高等人才,由于就業壓力等諸多因素,許多畢業生不得不放棄大學四年所學的專業知識,在供大于求的勞動力市場上奔波,去從事專業技能較低的一些非專業性工作,有的甚至干脆賦閑在家??梢哉f,這種專業結構調整的相對滯后,不僅無法充分滿足市場發展需求,還給國家人力資源管理造成了嚴重的浪費,同時也給畢業生本人的心理健康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與不安定因素。
第三,傳統就業體制嚴重影響了現階段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解決。隨著高校大學生就業問題社會化,政府也相繼出臺了一些對大學生就業扶植的政策,但是由于受到傳統就業體制的影響,一些地方政府采取戶籍人才管理體制,拒絕外地大學生進入當地工作,這就違背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影響了人才的有效流通,阻礙了大學生自由就業。另外,現階段我國能夠為大學生就業服務的機構數量很少,這就使得不能解決就業問題的大學生的數量不斷增多。加強就業體制的改革是解決高校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重要方法。
第一,政府要加大就業促進力度。首先,政府要發揮出引導作用。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導。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是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一只無形的手,對于經濟社會發展起主導作用。這種主導作用所涉及的領域是非常廣泛的,如教育體制、就業機構的設立、就業渠道的拓寬等。所以,在就業難的背景下,政府相關部門要真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出臺一些有利于大學生就業的政策,給大學生就業創造一個良好的就業氛圍。其次,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充分了解市場,及時地發布信息,引導大學生就業,從多方法、多角度來拓寬大學生的就業渠道。再次,政府應該不斷加強大學生就業平臺服務建設,為大學生的就業提供更廣闊的途徑。
第二,加強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轉變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是影響大學生就業問題難以解決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各個高等院校應該加強對臨近畢業的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做好大學生的就業思想工作。例如,可以采取專家講座、招聘會等,充分地讓學生認清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信息,讓學生了解更多相關就業的法律法規,使大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規范自己的就業理想,認識到就業理想與就業現實的差距。
第三,加強對我國高校的管理,控制高校規模的擴張速度??v觀我國高校近10年發展歷史來看,我國民辦高校、獨立院校早已逐漸壯大、發展,成為大學生的又一聚集地。然而在這些民辦、獨立院校中,我們不難發現有部分院校,僅是借助國家重點院校的名義進行辦學,其本身并不具備承辦高校的能力,甚至為了追求利益,高校對招生規模進行擴張,降低了大學生入學條件與難度。以至于每年招收大學生的速度遠遠大于經濟發展速度,加劇了大學生的就業難度。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我國應該出臺相關的法律政策,加強對高校辦學條件的管理與審查力度。同時,適當地控制高校擴張規模的速度,實現高等教育由規模擴張的外延式發展轉變為注重結構和質量的內涵式發展。
綜上所述,現階段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和諧發展所面對的重點問題之一,如果得不到妥善解決,將嚴重影響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以要求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來加快解決這一問題,使更多的大學生開創自己的職業生涯,促進我國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1]耿鐵軍.淺析思想教育在大學生就業素質培養中的作用[J].天津市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01):26-27.
[2]王宗榮.大學生擇業心理探析[N].光明日報,2007.
[3]方成智.大學生就業的心理障礙及調適[J].心理教育研究,2006,(03):51-53.
[4]楊偉國.如何應對金融危機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J].中國教育報,2013,(06):89-90.
[5]任朝霞.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概述及維護[J].校園心理,2009,(01):145-147.
[6]楊永紅.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4,(06):13-14.
[7]張瑾.如何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J].六盤水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03):296-298.
[8]劉夢.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探討[J].改革與開放,2011,(06):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