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云 ,鄧慶雪 ,王 紅
(1.德州市水利局,山東 德州 253000;2.齊河縣水務局,山東 齊河 251100;3.齊河縣祝阿鎮,山東 齊河 251100)
德州市水資源論證工作,對緩解水資源緊缺,保護水資源和水環境,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實施8年來,德州市水資源論證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一是水資源論證列入考核目標。德州市將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納入全市水資源管理工作考核范圍,將各縣(市、區)水資源管理作為評先樹優的依據。對考核不達標的,依法對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相關責任人實行“問責”。二是水資源論證程序前置。2012-10,德州市人民政府將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列為項目立項、環評的前置程序,納入政務服務大廳,并要求各縣市區按照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嚴格落實水資源論證工作。三是水資源論證范圍不斷擴大。現已經涉及地表水、淺層地下水、深層承壓水、礦泉水、地熱水,以及農業、林木漁業、水利、火電、建筑業等各行業。四是水資源論證到位率明顯提高。2013年,全市水資源論證到位率達到96%以上。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實施以來,從源頭上有力地促進了德州市水資源的優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在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源、環境相協調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些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為了加速建設項目上馬,忽視水資源論證制度的重要作用,對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的審查把關不十分嚴格。例如:有些業主只針對發改委要求附上水資源論證報告的重點項目,石油、火力發電等企業建設項目,編制水資源論證報告,對其他項目很少主動做水資源論證。有些應該編報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的項目,在沒有編報水資源論證報告書,也沒有得到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取水審批手續情況下,仍然通過了立項和環評審批。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和環保等部門之間與水行政主管部門缺乏有效配合和統一把關,影響了水資源論證工作健康發展。
有些資質單位在編報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的工作中,不親臨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和勘測,僅憑借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上的數據和相關資料,就編制出水資源論證報告書,致使論證材料質量不高。另外,建設單位在與論證資質單位簽訂水資源論證合同時,會千方百計壓縮論證報告書的費用,導致缺乏足夠的資金,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的編寫質量很難保障。有些建設項目業主壓縮論證報告書的編制期限,要求在短時間內完成編制任務,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報告書的質量。
由于《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辦法》是部門規章,無法對地方政府及其他職能部門產生法律效力。同時,水資源論證如何開展,沒有具體規定,影響了水資源論證制度的法律效力。水行政主管部門水資源論證工作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也比較薄弱。突出表現在水資源論證的監管執法工作中,對于那些不服從水行政主管部門管理、拒不論證的項目業主,束手無策。其原因就是水資源論證方面的規章制度在處罰的限額和種類等方面還存在缺失,不能對違法者給予具有威懾力的處罰。
目前,水資源論證工作開展比較難,在一定層面上是由于宣傳的力度不足,宣傳的廣度不夠所致。項目業主都知道環評是必須要做的,卻不知道在建設項目申報過程中也需要做水資源論證,沒有從根本上意識到水資源論證的重要性。這些現象說明水行政主管部門在水資源論證方面,所做的宣傳教育還遠遠不夠。
應結合德州市實際,努力做好規劃水資源論證工作。開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重大建設項目布局,要與當地水資源總量要求相適應。通過積極開展規劃水資源論證,避免盲目發展高耗水、高污染產業以及過度開發、無序開發、低效利用等問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辦法》《山東省用水總量控制管理辦法》的貫徹落實,制定具體的實施措施,嚴格執行水資源論證所有規定辦法。要加強對水資源論證工作的領導,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認真落實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與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環境保護等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爭取各部門的支持與配合,政府各相關部門要立足職能、相互協調、通力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對未進行水資源論證或者論證未通過的建設項目,水行政主管部門不得批準取水許可;對未獲得取水許可的,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等部門不得批準立項,環境保護部門不得批準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
一是配備專職技術人員。建議配備專職技術人員,專門負責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的編制。二是加強業務培訓。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的編寫涉及取水、用水、退水影響、用水效率分析等,要對編制報告的具體人員進行培訓,持證上崗。三是不定期對資質單位編制的報告書進行抽查。檢查以往編制的報告書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對于抽查不合格的水資源論證報告書,要對編報單位予以通報處理。四是建立評審專家庫。對專家也要進行必要的培訓并取得上崗證書,建議水資源論證評審專家采取隨機抽取的方式,而且不得與項目業主單位有要害關系。五是開展水資源論證報告后評估。通過積極開展水資源論證報告后評估制度,及時跟蹤和反饋,提高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的質量。
加大對區域水資源、水生態影響較大的城建、環保、水利、電力、造紙、紡織、化工等項目水資源論證的監督和管理,特別是工業園區、生態園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各類“經濟園區”的水資源論證工作,嚴格把關,嚴格審批程序。對未進行水資源論證及未辦理取水許可申請、審批手續的已建、在建項目進行認真清理,限期補辦;逾期未開展的,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建立健全水資源論證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必要將水資源論證提升為行政法規,提高水資源論證監管力度,使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執法活動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對于違反有關規定不進行水資源論證的,新聞媒體要及時予以曝光。
水行政主管部門、各新聞媒體可采取網絡、科普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擴大水資源論證在各業主單位的影響力,讓公眾了解水資源論證工作對保護水資源所起的作用和重要意義,樹立建設項目申請取水許可證,先進行水資源論證的意識,增加全社會宣傳水資源論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改善水資源論證的軟環境,以便于水資源論證工作全面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