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路陽
(哈爾濱師范大學西語學院英語教育2011屆20班,黑龍江哈爾濱150080)
英語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的效果研究
張路陽
(哈爾濱師范大學西語學院英語教育2011屆20班,黑龍江哈爾濱150080)
近年來,我國在基礎教育階段目標為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四育的全面發展,使學生成為全面型地、復合型地人才。審美教育作為全面發展和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對象是青少年學生,培養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并對他們進行審美觀的系統培養,促成其全面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英語學科教學中實施和滲透審美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綜合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以及健全的身心素質,最終還能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和發展。
英語教學;審美教育實施;素質教育
1.相關概念
(1)審美教育:又可以稱之為美育。這個概念是德國詩人、文學家、美學家席勒(Friedrich Schiller)在他的《審美教育書簡》中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來的。他主張人類除了在感覺、悟性和意志之外還有美感官能,凡是針對美感官能的教育都稱之為審美教育。(席勒:梁福鎮2001:4)審美教育包含情感、美感、美學知識、審美觀和審美能力教育等因素,這些與陶養情感息息相關[1]。簡言之,審美教育就是培養受教育者對事物的審美能力、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感以及完美人格的生成,并且通過學校的教育教學等相關的教學形式等方式來達到培養學生全方面發展。因此,要想讓學生素質高尚、全面發展,學校教育中絕對不能缺少審美教育。
(2)素質教育:英語素質教育是以知識、能力和素質為目標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以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水平和人文素養為目標的基礎教育。應該轉變現有的教學模式,從過分的追求應試教育和過度傾向功利性的模式轉向素質教育。使學生能夠牢牢掌握英語基礎知識、靈活運用英語,培養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3)素質教育與審美的關系:根據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文件:“審美教育在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審美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全面發展的人才,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智力開發和培養其創新能力。”審美教育在“素質教育”之中閃現出了它獨有的光輝與無限的價值。
國家提倡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挖掘學生自身存在的潛能,從而達到培養和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審美素質教育具有四個非常強的特點:創造性、情感性、實踐性以及表現性[2]。“高度發展的社會就需要高素質的人才,而高素質的人才和審美素質教育有著高度的相關性,基礎階段的審美教育是培養學生的高素質、創新精神和智力因素而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3]”
2.英語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的依據
(1)改革的步伐使我國英語教育事業在不斷地發展和壯大,學校的英語教學已形成規模而且也培養了很多外語人才。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設計的基本理念是:一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培養素質教育;二要整體目標靈活開放;三要強調主體并尊重個體差異;四要倡導學生體驗參與各種教學活動;五要正確評價學生促其發展;六要開發和拓展多種課程資源渠道。英語課程標準要求高中英語課程的教學任務是:“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自信、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培養自主學習和合作精神,并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4]”該課標注重培養學生通過英語知識的學習提升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三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素質教育的要求:所謂的“素質”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它不是指某種學識、技藝或業務能力,也不是指某種風度、氣質或是某方面的修養等等,而是指個體身心中內在的品質因素以及可以被激發而外化為具體能力的潛在因素的綜合。[5]”
3.英語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的有力因素
(1)有利于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效率:審美教育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還能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并逐漸刺激其學習的內在動力,進而教會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教師可以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呈現給學生英語的詞匯美、句子美、課文美等等。因此,審美教育既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可以“寓教于樂”,讓英語課堂變得生動而有趣。
(2)有助于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黑格爾曾經特別提出:“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想象是創造性的。[6]”例如: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進行審美活動,根據所學的英語詞匯編寫故事、背誦詩歌、看圖說話、情景表演等活動都可以激發學生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審美教育的愉悅性不僅是學生獲得感官上的享受更是心靈上的觸動,使學習活動變得主動,學習過程變得富有創造性。
1.教學活動中滲透審美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以一種飽滿的精神狀態走進教室,要時刻調整教學手段和方法,并根據教學內容和對象的具體情況,采取合理的方法、手段、策略和運用豐富審美因素的教學語言和肢體語言等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既要具有科學性的同時還應具有藝術性。如教學媒體的呈現,板書的呈現與設計,學生的青春風采加之課堂導入的藝術性,使得英語課堂教學更具有豐富的直觀形式之美。
2.提高教師自身的審美修養:教師除了具備良好的審美修養和過硬的理論、專業水平之外,還要具備較強的審美能力。教師應該積極地參加一些賽課活動、相互聽課評課、多組織教學研討等教研活動,教育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不斷地進行更新和改革。新世紀的素質教育觀是人格教育觀、終身教育觀、雙主體教育觀、情商與智商并重的四大支柱教育觀。教師作為課程的操作者與研發者,要時時更新自己的教育觀,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關注和充分發展。
3.加強學校對英語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宣傳和實施:
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學校在實施和滲透審美教育中的宣傳力度不夠大,導致了教師和學生對審美教育的理解不夠透徹,進而使得審美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和實施的價值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學校應該加強英語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宣傳和重視。任何一門學科都應該滲透審美教育。學校應該組織教師多多參與校本培訓和教研活動,進而在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的同時提高學校的綜合實力和知名度,才能潛移默化地對學生起到積極的影響。
英語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作為一個新的研究領域,目前受到了很多的學者調查研究。其著力點在于進一步完善和提升英語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運用語言的能力,培養出一批高素質、高水平、高學歷的外語人才。審美教育可以幫助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人文素養的提升、審美能力的培養、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生成等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人才。在高中英語和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迎合了國家大力提倡的素質教育,是實現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
目前,審美教育在英語教學中還存在問題。第一,情感教育的缺乏。學生、教師、學校三方主體還只重視“應試”“成績”和“升學”。第二,英語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理性教育而缺少感性教育,這種教育體制最終導致了學生的抽象人性和雙重人格。第三,學校對審美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效果的認識并不高。這些方面使得審美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的不徹底沒有達到之前預期的價值。
文章的最后又提出了一些進一步研究的建議,希望對英語教學中實施英語審美教育感興趣的學者作更深入的調查研究。為我國英語教學提供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為完善和提升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做出貢獻。
[1]席勒.美育書簡[M].徐恒醇,譯.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4.
[2]Fries.C.C.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M].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45:57.
[3]Allan C.Ornstein F.P.Hunkins,Curriculum:Foundations,Principles,and Issues[M].Prentice Hall, 1988.332.
[4]Oxford,R.Language Learning Stre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York:Newbury House,1990.
[5]王川一.美學與美育[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1.11.
[6]黑格爾.美學(第一卷)[C].朱光潛,譯.商務印書館,1979.357.
編輯∕高偉
張路陽(1992-),學歷: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