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依航
(衡陽師范學院,湖南衡陽 421002)
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化速度加快,社會經濟飛速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培養出高校園林類專業急需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需要對園林專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改革,為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開拓更廣闊的市場而不斷努力,要結合市場實際需求形成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切實加強具有實際操作能力、較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高級園林人才的培養。文章分析了傳統教育的弊端以及新世紀下高校園林專業教學所面臨的競爭,探索并分析了高校園林類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1]。
1)生態觀念深入人心。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與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生態觀念深入人心。生態觀念是人類發展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的形態觀,是人類在不斷的進步與發展中,與自然環境形成的一種客觀的意識形態。近年來人們盲目追求經濟增長,不惜以破壞自然環境與生態平衡為代價,造成土壤破壞、資源浪費、森林面積銳減等一系列問題,隨后人們慢慢意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因此正確的園林建設觀念才能平衡自然與人類的矛盾,設計人員需要將設計理念成功應用到實際工程中去,高校園林教學專業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要想在較高的社會要求下不斷進步,需要在園林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方面做好切實可行的改革措施[2]。
2)要求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高校園林類專業學生就業的主渠道是園林設計企業、單位,這些園林設計企業在用人方面更傾向有一定工作經驗的面試人員,不但需要具有扎實的理論,也要求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即具有較強的方案創作能力以及豐富的施工圖設計經驗。而現代高校園林類的實踐教學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加之與社會各企業溝通甚少,造成高校園林專業畢業生高分低能的普遍現象。因此,高校園林類專業的各大院校要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3)城鄉一體化的社會政策。21世紀是城市化的世紀,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由鄉村型向城市型不斷轉化,鄉村人口變成城市人口,經濟與科技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價值觀念不斷更新。居民的生態意識、環境意識與資源意識不斷加強,也對城市綠地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對高校園林專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園林類專業教學要結合生產服務的實際需求形成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切實加強具有實際操作能力、較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應用性園林人才的培養。
1)打造高素質的實踐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是教育之本,要不斷豐富并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才能更好的給予學生所需的指導和幫助。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不能僅僅停留在“備課、上課、講課、聽課”這幾個層面,要在不斷加強理論知識積累的過程中,注重實踐經驗的積累。目前高校園林專業的教師大部分都未參加過實際工作,缺少園林專業的實踐經驗,學校可鼓勵教師積極參與一些科研項目的研究,加強與社會企業、用人單位之間的溝通交流,明確社會和企業對園林專業類人才的具體要求。在與學生的日常學習交流中,注重對學生這些必需要素的培養,明確專業教學努力方向,教師通過自我知識的不斷更新,將新的知識理念貫穿于教學大綱中,以更好的指導專業教學[3]。2)豐富教學內容,整合教學資源。園林學是一門協調人類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環境關系的科學與藝術,它致力于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反映時代文化和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現代大部分高校院校中園林專業的教學內容多以傳統園林學為重點,缺乏開放性,不符合當今社會多元化的文化要求。高校教師要結合高校園林專業特點,不斷更新并豐富課程內容。例如增加美術、計算機等科目,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又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良好的基礎課程是專業人才不斷發揮創造力的保障。高校園林行業更新速度較快,在相同領域的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側重點,高校園林類專業實踐教學內容要密切配合現代社會發展要求,例如可以通過將實踐學習內容加工處理為數字化學習資源并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學會自主學習,從而很好的實現學科課程的整合。3)加強學校與社會互動,以實踐教學為主導。在整合教學資源的前提下,確保學生所用教材是根據最新實踐教學體系所定制的,要保證學生在每個主要環節都有相應的實戰訓練。高校院校要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專業技能培訓基地,更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多與一些重點企業的一線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建立校企合作機制,通過學生進廠實習,不但滿足了企業對短期應用人才的需要,更給了學生鍛煉的機會,既鞏固了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也鍛煉了動手實踐能力[4]。學校也可多安排一些競賽和一些實際的教學案例,讓學生的理論知識不斷融會貫通,而且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理論與工程實踐的結合,可以將企業新技術更好地融合到高校園林實踐教學中。
為了緊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培養出新世紀下高校園林類專業所需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園林教學工作者需結合高校園林類專業實踐教學的基本特點、樹立新的辦學理念,不斷探索與實踐園林類專業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及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以期提高改革后教育模式在高校園林類專業實踐教學中的實際效果。要不斷明確社會與環境的具體需求,把握歷史機遇,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保證學生有效地接受觀察、思考、分析和操作的技能的訓練,不斷激發學生創新意識,讓學生在不斷鞏固學科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效率,從而為國家培養出優秀的高校園林類專業人才。
[1]俞孔堅,李迪華.景觀設計專業、學科與教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93-98.
[2]楊 杰.淺談工程項目管理[J].山西建筑,2011,37(15):235-236.
[3]祝志勇.以技能訓練為目的的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新模式研究——以杭州真知景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為例[J].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08(19):32.
[4]顧建中,李巧云.“雙證融通、能力為本”的高校園林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08(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