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彤
(哈爾濱市特殊教育學校,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淺談培養聾生職業技能
——美容學科的教學
繆彤
(哈爾濱市特殊教育學校,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聾人是社會中一個特殊的群體,其生理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在職業技術培訓、職業心理、職業選擇等方面的特殊性。那么,聾校作為聾人職業教育的專業機構,如何適應市場發展和聾人需求,并在實踐中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職業教育新模式,幫助聾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實現自食其力,最終走向自強自立,適應社會主流,是我們特殊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個又一個課題。培養聾生職業技能中美容學科的設立與教學,為聾人的職業教育開辟了一條新路。
聾啞學生;職業教育;美容;能力
職業的選擇既是對未來發展成才道路的選擇,更是對人生幸福的選擇。尤其對初入社會的聽障學生來說,就業指導顯得更是重要。一般說來,聽障學生涉世不深,經驗不足,而且又缺乏正常的與人交流能力,極容易在選擇職業的過程中猶豫不定,走彎路,甚至找不準自己的發展道路。而相關的就業指導恰好可以為聾人學生提供幫助,讓聽障學生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就業指導包括對聽障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道德修養和行為禮儀的指導,提供準確的社會需求信息和就業形勢分析,介紹求職面試的方法和技巧等等相關知識。對在校學生進行專業職業教育和形式政策教育,使學生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
對聽障學生開展職業教育可以提高聽障學生的生存能力、適應社會能力和服務社會能力,對以后的就業有極大的幫助。以往對聾人的職業教育主要是進行美術、電腦之類的技能培養教育,對于美容教育少之又少,甚至大部分聾校都不開設這個專業。而美容專業作為適合聽障學生的一門新學科,不但照顧了聽障學生的生理特點,而且還照顧了他們的知識特點,發揮了他們模仿力、創造力、動手靈便的特長,在聾人職業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所以美容專業是很適合聾啞學生就業的,而對他們進行美容專業的職業教育也可幫助聾人早日融入社會。如何在美容教學中,利用聽障學生生理特點,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對他們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一技之長,提高盲聾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使他們成為殘而不廢的勞動者,為將來走入社會謀求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美容學科的設立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美容技能,從而為他們的就業開辟一條嶄新的道路,為他們的就業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目前各大職業院校所使用的教材是專業化妝教材,這些教材對于學習專業美容化妝的學生來講在教學內容和結構編排方面很有系統性,但并不符合聽障學生的需要。作為聾人職業教育的專業機構,我們針對聽障學生生理特點,編寫了符合聽障學生今后就業實際的美容學科校本教材。
1.注重知識的實用性
根據聽障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選擇適合他們學習,便于他們理解的知識內容,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激發他們的內驅力,調動他們學習技能技巧的興趣。對照專業化妝教材,聽障學生應用的校本教材更注重知識的實用性。我們注重教育與管理相結合,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理念與現實相結合,意在使用本套教材的師生能夠學習到理論知識,更能夠在生活與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盲聾啞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整合教學內容
為了便于教學,把教材中的各個章節整合后進行教學。分為美容、美體兩大部分來進行教學。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作好充分的準備。
3.注重反思與修正
在教材的實際應用過程中,筆者及時抓住課堂教學問題,及時記寫教學反思,把課堂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課堂教學的直接感受,整理記錄下來,以便于進一步修正完善。比如,學生在學習過理論知識后,需要做些練習題加強記憶,可美容化妝教材中沒有練習內容,因此在之后的修訂中,添加了練習題。
1.調整理論與實踐課學時比例
美容是一門實踐學科,只有將學會的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去,才能做好美容。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教授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記筆記,這種教學方法并不適用于聾啞學生。聽障學生的最大特點是模仿、動手能力強,為了最大發揮聽障學生的這一特點,筆者縮短了枯燥的理論性的課堂講解,而是更多地通過示范、演練這兩種方法的運用。理論課與實踐課學時數的比例為1:5,這大大地增加了學生動手練習的時間,其化妝的熟練程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2.課堂提問更注重學生對知識的反饋
課堂提問是學生鞏固美容知識的重要環節。傳統教學中,是在每堂課講新課前,教師大都要用8~l0分鐘的時間以提問的方式復習上次課的內容。這種提問方法對于以技能性為主的學科并不十分適合。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基本做到將當堂課所學的內容全部消化吸收,采用了先授課后提問的方法:先講新課,然后請個別學生做模特,將剛講的知識實際操作一遍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就做到了邊示范邊復習,示范結束后進行課堂提問。這種教學方法使大部分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掌握知識。
3.多角度實踐形式為學生創造展示技能的舞臺
學校有獨立的美容實踐教室,為學生提供實踐場所。學校還經常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機會,如對外美容實踐。經常組織和參與技能展示活動,有利于培養聽障學生的自信心和適應能力。通過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多樣化就會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4.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心態
長時間的課堂教學,枯燥、單一,對于即將走出校園的聽障學生來說,他們太想知道社會是什么樣了,太想知道真正的美容師是什么樣了,都想親身體驗一回。我們聾職業技術高中三年級的學生來到一家美容院參加課外實踐活動,帶著學生親眼目了美容師工作的全過程,學生們聚精會神的看著美容師的每一個操作細節。學校還讓畢業參加美容專業工作的學生返校交流,為在校學生做美容示范。大大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這是他們探究知識的過程,也是他們增長技能和見識的過程。參加社會實踐,讓學生走出校門,開拓學生視野,了解美容師應具備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心態。
就業是人生的關鍵問題之一,它直接影響到個人的前途和發展。因此,職業的選擇既是對未來發展成才道路的選擇,更是對人生幸福的選擇。尤其對初入社會的聽障學生來說,就業指導顯得更重要。一般說來,聽障學生涉世不深,經驗不足,而且又缺乏正常的與人交流能力,極容易在選擇職業的過程中猶豫不定,走彎路,甚至找不準自己的發展道路。而相關的就業指導恰好可以為聾人學生提供幫助,讓聽障學生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就業指導包括對聽障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道德修養和行為禮儀的指導,提供準確的社會需求信息和就業形勢分析,介紹求職面試的方法和技巧等相關知識。對在校學生進行專業職業教育和形式政策教育,使學生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
學校已經形成模式,為學生們提供了一流的實習環境,優美明亮的美容實習基地,先進的美容儀器和設備,高品質的美容產品,為學生們順利地完成實習實訓提供了最優質的保障。通過美容學科的設立,進而改進課堂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聾人提高職業技能開創一番新天地。
編輯∕高偉
繆彤(1982-),現任職哈爾濱市特殊教育學校,主要從事聾人美容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