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春芳
(貴州凱里學院,貴州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556100)
經過不斷發展,高職院校已經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技術、管理人才,為我國經濟的發展立下汗馬功勞。然而,隨著經濟、技術、信息的日新月異,僅憑有限的課堂教學,很難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而圖書館恰好填補了空缺,成為高職課堂的拓展和延伸。在當前社會背景下,圖書館管理的內容、模式以及環境都已發生巨大變化,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人員職業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勢在必行。
圖書管理工作是為培養專業性、實用型、技能型的人才服務,作為一名高職圖書館館員應做好自身定位。工作人員必須具有社會責任感,有工作熱情和自豪感,力求腳踏實地,形成為學生讀者提供優質服務的職業道德情操,要有敬業精神,無私奉獻,要有貼心服務的理念,急讀者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
圖書整理和流通工作是圖書管理的基礎工作,然而管理工作遠遠沒有表面上這樣簡單。作為高職院校圖書館員,首先,要具備圖書管理學、情報學等專業圖書管理知識。其次,還需具備良好的計算機辦公能力,方便高效、快捷、有序地做好圖書流通和擺放管理工作。再有,管理人員還需具備一定的外語水平,方便有序管理外籍圖書。第四,圖書管理人員要有一定的高職專業知識儲備,方便應對圖書的信息編目、信息檢索工作以及學生的咨詢等。
圖書館管理人員除了要具備基本的圖書整理與流通技能外,還需具備一定的科研水平。因為,在當今的信息社會里,技術與管理等相關高職相關知識日新月異,圖書館管理人員需定期、不定期采購新書。如果不具備良好的科研能力,則新知識、新技能圖書的采購無從談起,圖書經費的合理利用也無法保障。
圖書管理對管理人員的信息意識要求極高,只有具備敏銳的洞察力,才能通過科學的辨別與判斷,從浩瀚的書海里迅速發現有價值的信息,才能做好圖書的擺列、圖書的流通工作,為高職院校師生提供快捷、有效的檢索與咨詢服務。
高職院校的圖書管理人員是連接書籍與師生的橋梁,面對龐大繁瑣的信息,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是保障圖書館正常運作的必要手段。一方面,良好的交流技巧可以增進師生與管理人員的信任和理解,把繁瑣的工作有序化。另一方面,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有利于塑造管理人員良好的職業素養形象、敬業形象,這些都可以為營造和諧的圖書館氛圍打下基礎。
在高職圖書管理人員的素質培養方面,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模式。顧名思義,“走出去”即周期性或靈活地組織圖書管理人員到校外去,到臨近學校去,到臨近的社會圖書館中,參觀、交流和學習。在經驗分享的過程中,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而“請進來”則指高職院校外聘或定期邀請圖書館管理專業人員入館指導,或者開設講座,或者進行網絡教學。通過多種方式,加強本校圖書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不斷更新管理人員的知識儲備,保障本校圖書館圖書結構的合理性與系統性。
在管理人員的啟用上,必須任人唯能,任人唯賢。推行管理人員資格認證制度可促進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人員更新知識體系,激勵管理人員提升服務水平。在具體操作方面,高職院校可引進,或根據本校圖書館情況制定相關職業資格標準,對管理人員進行定期的職業資格評定,合格者繼續管理,不合格者則需繼續自我完善。在職業資格認證達標后,管理人員需持證上崗,在管理工作中不斷地更新自我知識和完善服務意識。
考評是提升素質的重要途徑,是完善自我的良好手段。在高職院校的圖書館管理人員職業素質建設中,可推行良好的激勵機制,引進科學的評價體系。通過評價機制帶動競爭動力,樹立危機意識,競聘上崗、擇優錄取,不斷加強管理人員的繼續教育渴求,促進管理人員完善自身職業素質。在具體的考評中,應盡量將各指標量化處理,比如合理劃分服務態度、思想品質、責任心、專業素養、業務能力等指標的權重,最終整合比例分數,對管理人員的職業素質進行客觀評價。
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隨著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人員應及時調整,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素質,以滿足高職師生的圖書需求。本文從思想道德、文化知識、科研水平、信息處理、溝通交流等方面對高職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素質展開研究,并從素質培訓、資格認證、完善考評等角度對素質培養途徑進行了探討,希望通過這些改進措施能夠更好地實現高職圖書館的教育價值。同時,也希望更多關心高職教育的學者、教師參與到這一課題的研究中來,共同致力于我國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