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會霞
(商丘技師學院,河南 商丘 476000)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才的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成為中職院校面臨的問題。 中職院校的汽車維修專業,主要是教授學生汽車的基礎構造以及常見故障的修復方法, 在對學生進行理論教育的同時,必須加強實踐操作能力,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適應社會需求的實用型人才。
由于國家和社會的需求,中職學院汽車維修教育在不斷發展壯大,相關的技術人才也在不斷擴充。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暴露出了許多問題。
興趣是學習最大的動力, 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教育理念,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培養學生的興趣尤為重要。 應利用各種創新的教學方式,引進高科技的教學設備,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汽車維修知識。
由于中職院校的系統特征是教育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為目標,所以,中職學生在綜合素質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在中職院校中,很大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缺乏自主能動性, 對汽車維修知識的掌握不夠全面, 不具備專業技術水平,導致畢業之后不能適應社會需求。
中職院校學生對未來沒有一個系統的規劃,對于在學校的學習中應該達到怎樣的學習目標與標準,也沒有具體的安排,對于畢業以后應該如何適應市場競爭沒有一個詳盡的計劃, 這對于學生的就業與長遠發展,都是相當不利的。
目前,中職學校汽車維修專業教師大多是由學校中直接錄用的,沒有經過嚴格的考核進行篩選,部分教師實際操作能力和工作經驗不足,導致在對學生進行課程講解的時候,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實際操作能力的練習比重失衡, 導致學生的汽車維修水平不到位。
當前,中職院校普遍使用考試制度對學生進行考核,過于強調理論知識,而忽視了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現階段的汽車維修教育方面,學校更偏向于考試的考核方式,導致部分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得不到重視,從而失去對學習的信心,造成汽車維修行業的人才流失。
面對現實教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中職院校以及教育部門應該,采取相關措施,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操作技術和理論知識并存,滿足社會需要的實踐型人才。
教學中,教師的能力素質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條件。 部分中職院校的教師缺乏專業職稱,不具備相應的最新的汽車維系知識,還沉浸在傳統教育階段,這種教學水平會對學生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教育出來的學生也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
汽車維修行業不同于其他理論系科目,它依托于學生的操作能力而存在,取決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今部分中職院校忽視實踐操作能力和理論知識的相互結合, 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分開,造成兩者比重失衡,實踐方面比重相對較小,造成學生缺乏實際操作能力的鍛煉。 社會需要的是實踐型人才,理論是實踐操作的基礎,但是空有理論知識也是沒有用的,學習過程中應將二者結合起來。
傳統模式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中職院校需要改革創新教育模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育質量。 汽車行業發展迅猛,新車品種層出不窮,中職院校應該大力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使學生能夠接觸到最新穎的汽車維修知識, 滿足自身的發展需求和社會對專業技術型人才的要求。
市場經濟下的汽車維修領域對實踐型技術人才的需求極其迫切。 中職院校要想培養出適應市場發展的優質人才,就必須改革教育模式,增強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踐操作能力的鍛煉,以理論引導實踐,用實踐證明理論,提高教學質量。
中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專業性技術人才,因此,傳統的考核模式不適用于汽車維修專業。 應該根據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和理論知識水平,進行專業能力的評定考核,督促學生在基礎和實踐中不斷努力。
社會的發展需要實踐型人才的推動,對于汽車維修行業來說,最缺少的就是實用型人才,培養實用性人才的重任就落在了中職院校。 雖然,當下中職學校教育、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是,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通過采用合理的政策和措施進行改善和革新,這些問題能夠迎刃而解,我國汽車維修類行業也能夠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為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1]富剛.中職汽車維修專業教學淺探[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2(11):33-34.
[2]張利.淺談中職汽車維修教學改革[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3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