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慧
(臺州科技職業學院,浙江 臺州 318020)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事業也蓬勃發展,職業院校如雨后春筍般競相誕生。 但與此同時,我們要清醒地看到,在發展中存在著不少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通過幾年來對高職生的觀察和學科教學的切身體會,發現上課遲到、到課率不高、上課不聽講、學習積極性偏低等厭學現象在很多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因此,積極借鑒澳洲職業教育的成功經驗,對于推動當前臺州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進程,尤其是提高臺州地區職業技術人才培養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TAFE 是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 的簡稱,即技術和繼續教育學院,它是澳洲職業教育的主體力量,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 不僅成為了澳大利亞一種獨特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更成為了全球最成功的教育體系之一。 TAFE 相當于中國的職業學校、技校、中專和高等專科學校的綜合體。 筆者從2006年開始參加了華東師范大學與澳洲的拉籌伯大學的中澳合作辦學項目,2011年取得碩士學位后進入了臺州科技職業學院任教至今,在澳洲學習期間更為深入地了解到了澳洲“TAFE”教育的主要特點。
澳洲的TAFE 學院很多實踐課程是在企業的工作現場完成的,有時還要到企業的具體崗位進行考核才能算通過。 學院里面的教師具有很強的實踐經驗, 并與企業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同時, 為了確保學院所開設的專業與學生所學的內容能夠適應社會的需求, 學院的相關工作人員會定期召集各行各業的企業代表參加座談會,隨時聽取企業對職業教育培訓的意見和建議。
TAFE 學院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 并以此為目標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 純理論的課程很少,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為原則,基礎課程以夠用為度。 他們的教室即為實驗室,實驗室即教室。
通過與很多在TAFE 學院學習的中國留學生進行溝通發現,TAFE 是實實在在地教你一些技能。 而對于讀碩士或者本科的留學生來說,學校教育更注重理論研究,論文不斷,而且英文要達到的深度要高很多, 論文已經不是200 字左右的英語作文了,而是幾千字,學習壓力,可想而知。但是,TAFE 學院的學生更注重實踐,單靠在課堂上練習根本不夠,所以TAFE 學院要求學生打工,在工作中體會理論知識。 基本上讀完TAFE 的學生已經具備基本的技能,可以獨立完成相應專業的技術性工作。
TAFE 學院對學生的考核方式和臺州大部分高職院校一樣,由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兩部分組成。 但是對比臺州的考核,TAFE 學院理論考核要求寬松得多,更為注重的是實踐能力的考核。 澳洲TAFE 學院的考核方法有我們經常用到的書面測試、案例分析、書面測試、口試,還有觀測、角色扮演、模擬操作、第三者評價、證明書、面談、自評、工件制作、錄像等一些比較新穎的考核方法。 這些新穎的考核方式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體現出TAFE 注重過程考核,而不是結果考核。
例如, 筆者的室友Tracy 是在澳洲的TAFE 學院讀西點的中國留學生。沒讀TAFE 前,在國內的Tracy 有點自卑,精神狀態比較懶惰松懈,學習態度漠然,缺乏學習熱情,上課不投入、不發言、不思考、不回答問題,因為高考成績不好父母送她來澳洲的TAFE 學院讀法式西點。剛開始她怕英文水平不夠會跟不上教學進度,上課后發覺讀TAFE 的西點課程很有趣。 平時上課在廚房里面上課,還可以親手做面包蛋糕,沒有作業,每星期有一次考核評估動手能力, 到最后期末考試才將筆試和操作結合進行綜合評估。考核通過就能得到一個證書。她說,沒讀西點前,只知道吃。可以說有課上的日子,都沒餓過,每次都看著食物流口水。只上了一個學期的課,就已經知道怎么做3/4puff pastry,不是用紙跟筆在A4 紙上比劃,而是準備好材料,進了廚房就知道怎么做出來。 因此,對比起大學和碩士課程,讀TAFE 真的是輕松很多,也使她更自信、更熱愛自己的專業。 在學校也能很好地和老師同學進行溝通,基本一上課就趕鴨子,沒有很多時間讓你去考慮,講求的是速度, 又快又好地完成老師的要求。 怎樣達到又快又好,要看課前課后自己下的功夫,那么功夫下多少就看個人。 為了能更好地通過考核,Tracy 下課后會去老師個人經營的面包房打工, 更直觀地去進行體會和實踐, 這樣她就能很好地掌握技能。 Tracy 總結:讀TAFE 就相當于師父教徒弟,修行靠個人。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經費投入力度不斷加大,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逐年擴大且獲得迅速發展。 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問題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 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
通過幾年來對高職生的觀察和學科教學的切身體會,筆者發現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以臺州為例,高職院校很大一部分生源是普通高中學習成績偏低的學生和通過對口升學進入高等職業學院的技校生、 職高生和中專生。 這類學生總體水平偏低、成績較差,學習興趣不濃,上課遲到、到課率不高、上課不聽講、學習積極性偏低,阻礙了學校辦學質量的提高,成為學校的發展瓶頸和前進途中的絆腳石。 然而,這些現象大家似乎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 教師課上課下雖然感嘆高職學生學習態度漠然,缺乏學習熱情,上課不投入、不發言、不思考、不回答問題,表面課堂紀律良好、實際收益甚微、看似投入時間不少,但投入思維深度太淺,學習效果不好,但是卻沒有實際可以改變這種現狀的辦法。 影響學生積極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大部分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學習是他們最終無奈的選擇,因為高考分數較低無法進入本科院校深造。 由于社會對高職院校存有偏見,高職生帶著遺憾進入學校后,在內心里認為讀高職是人生的一種失敗,表現出明顯的挫敗感。 在專業選擇上,一方面基于自卑、遺憾的情緒影響,他們往往不能靜下心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另一方面,多數學生社會經驗比較缺乏,可以說是父母選擇了他們覺得好的專業,而不是出于學生自己的興趣愛好。因此,在激發學習積極性的源動力上,學生主觀能動性不強。 多數學生進入學校后就無法適應,出現學習興趣不濃,上課遲到,到課率不高,上課不聽講,學習積極性偏低的現象;少數適應能力強的學生通過及時地調整心態,可以在一段時間后,通過老師的輔導重新樹立起奮斗目標, 將父母的決定轉化為對專業的興趣,穩步提升學習的積極性。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成功的關鍵,然而由于高職院校生源的自身特點,他們的學習行為具有較強的從眾性與依附性,精神狀態往往比較懶惰松懈,求知欲、上進心較缺乏,滿足于一知半解,毫無學習壓力,也感受不到社會責任。 他們缺乏自律意識和自理能力,個別學生習慣于被外來強制力約束,自我控制能力差。在學習上不能完成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在沒有家長監督的情況下,缺乏自制力,荒廢學業。 許多學生學習上無法掌握預習、學習、復習的基本流程,毫無計劃性,不考慮各學科之間的關聯性,完全是被動上課,課后也只求完成任務應付老師。由于學習上缺乏主動性和探索性,高職生上課幾乎不提問題,甚至趴著睡覺, 對不懂的內容漠不關心, 所以也難以表達哪里不懂,為什么不懂。同時,多數學生學習積極性較差,部分學生的文化素質較低。有的學生到課堂聽課,僅僅是受學校紀律的約束或是為了應付考試,但真正參加考試也是一臉茫然。 沒有去接受業務知識的欲望,學習紀律松弛,上課或自習時看小說、睡覺,混時間的大有人在。 相反,大多數學生對社團活動興趣濃厚,情緒高漲。
第一,和企業進行密切的溝通。 通過去公司、工廠參觀實習,請專家或已畢業的本專業學生舉辦講座或座談會,使學生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激發學生學習專業課的興趣。
第二,突出教學實用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以筆者所就職的高職學院為例, 多數年輕教師自身接受的都是系統的理論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往往以自己為主導,只注重理論知識,輕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對學生了解不夠。 這種錯誤的教學觀念阻礙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 由于缺少實踐教學的感官刺激,原本基礎較差的學生更加感到理論枯燥、專業難學,或產生理論與實踐有較大差別的錯誤認識, 認為現在的學習將來派不上用場。從而導致學生對學習無興趣,教師感到學生難教的局面。
針對高職學生的以上特點,我們的教育工作就不能僅憑以前的工作經驗和方法, 必須結合高職學生的實際, 借鑒澳洲“TAFE”教育,針對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差、不積極、不想學也不愿意學的特點,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財力把盡可能多的學生培養成才。
第三,打破傳統的學生管理理念,尊重學生,信賴學生。 生硬的教育對于高職學生而言,不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有時反而會激化學生的厭學心理,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應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他們如何去克服自卑和焦慮心理,教育他們如何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教育他們勇敢面對壓力,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 教育者應該給予這部分學生更多的心理關懷,轉變教育管理理念,采取科學合理的教育方式, 使其感受到來自學校和老師的關心, 多多鼓勵他們, 而不要總是批評和指責他們, 使其更快地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在新的學習環境里盡快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第四,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監管和考核。 態度是一種具有穩定性和持久性的心理特征,短時間內很難改變和形成。 前面提到的中國留學生Tracy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到澳洲TAFE 學院學習后,她從一個精神狀態比較懶惰松懈,學習態度漠然,缺乏學習熱情,上課不投入、不發言、不思考、不回答問題的學生變成了一個喜歡西點專業的學生。 為了更好地掌握技能通過考核,課后她還找地方繼續提升自己的技能。 因此,我們首先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采用靈活多樣的監管和考核方式對大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管理,幫助學生克服不利的學習因素,循序漸進中形成正確的理念和方法,使正確的學習態度得以建立。
目前,高職院校具備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相關的各項規章制度, 但執行往往不夠嚴格, 不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監管和考核。 例如我所在的學校,對多門課程不及格的學生處理不嚴肅,缺乏升留級的激勵機制,讓學生覺得只要不犯大錯誤,都可以順利畢業。學生完成的作業普遍存在抄襲現象,借鑒澳洲的TAFE,我們就可以將這些日常作業計入考核項目, 和學生的畢業升級直接掛鉤。
綜上所述,上課遲到、到課率不高、上課不聽講、學習積極性偏低等厭學問題直接關系到臺州職業教育改革的發展進程,尤其是對提高臺州地區職業技術人才培養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激發臺州高職生的學習積極性需要學生、學校和社會三方共同努力,只有這三方共同努力,社會和高職學生消除對高職院校的偏見,學校及時加強對高職學生的引導,讓他們打消對就讀學校和所學專業的遺憾和不滿,使他們重塑自信,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形成就讀高職院校同樣可以成才的新觀念。無論學生當初基于何種原因選擇了高職院校,既然已經選擇高職院校,就應該建立起學習目標,形成動機,承擔起對自己、家庭和社會的責任。 只有學生、學校和社會這“三駕馬車”并駕齊驅,才能更好地激發高職生的學習積極性。
[1]焦建云.影響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積極性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
[2]萬祎,李士偉.TAFE:澳洲職教的靈魂——訪新南威爾士州教育部官員Diane Seath 女士[J].教育與職業,2011(1).
[3]李曉哲.TAFE 模式與高校教學改革[J].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