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科
(黃山學院旅游學院,安徽 黃山 245021)
旅游產業國際化形式下旅游英語教學改革
——以黃山學院旅游學院為例
沈科
(黃山學院旅游學院,安徽 黃山 245021)
隨著中國加入WTO,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的順利召開,我國旅游業也迎來了一個大發展時期,并呈現出國際化的趨勢,旅游英語教學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在分析旅游英語教學的特征和目標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以黃山學院為例,從教師、教材、考核方式等方面指出了現階段旅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了改革意見和措施,目的在于培養出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專業人才。
旅游英語;教學改革;教師;教材;專業性;實用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步伐越來越快,旅游行業的全球化也越來越明顯。中國,雖然旅游業起步較晚,但是其發展的速度卻舉世矚目,尤其是近些年來出入境旅游的游客數增長尤為明顯,資料顯示到20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國和第四大客源輸出國,國家旅游局也提出了建設世界旅游強國的目標,[1]所以對于高素質的旅游從業人才的需求也是與日俱增,所謂的高素質旅游從業人才指的就是既掌握較高旅游專業知識又具備較強旅游英語應用能力的旅游英語人才。[2]然而,現階段部分本科院校尤其是二類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離這樣的要求卻相去甚遠,這樣就使得我國的旅游業國際化發展步伐有所放緩,與世界其他旅游大國之間的競爭處于被動地位。筆者從事旅游英語教學已經6年有余,對于二類本科院校現階段的旅游英語教學狀況有一定的了解,發現旅游英語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有些問題甚至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所以在搜集、整理和分析資料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旨在推動旅游英語教學改革的步伐,探索出一些新的教學思路和方法,促使旅游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適應旅游行業全球化的新環境,從而最終帶動我國旅游業走向世界。
為了得到最直接也是最真實的數據,筆者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問卷的對象是黃山學院旅游學院2012屆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問卷的時間是2012年6月,共發出問卷180份,回收有效問卷169份。筆者選擇這樣的對象和時間是因為問卷對象的專業是旅游管理,學習了兩年的旅游英語課程,而且在6月份他們也已經完成了半年的實習生活,此時的他們是最有發言權。在對回收的有效問卷整理和分析之后,結果顯示:
對于“你覺得自己可以用流利的英語在工作中與國外游客流利地交流嗎?”這一問題,51.4%的學生選擇完全不能,32.3%選擇多數情況不能,只有16.3%的學生認為自己能夠用英語流利地交流。對于“你覺得所學旅游英語課程對于旅游英語水平能否提高?”這一問題,31.4%的學生選擇明顯提高,57%的學生認為提高不明顯,甚至有11.6%的學生認為完全不能提高。對于“你覺得自己所學旅游英語課程尤其是教材和自己實習中遇見的問題有所脫節嗎?”這一問題,17.1%的學生選擇完全脫節,24.8%的學生選擇基本脫節,37.4%的學生選擇基本不脫節,20.7%的學生選擇完全不脫節。
通過問卷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在旅游英語課程教學上存在的問題有如下幾類:
(一)教材問題
一本合格的教材尤其是旅游英語應該是兼具實用性和專業性,同時與教師所授專業緊密結合,對于該行業有很大程度上的指導作用。然而我院所用教材存在如下問題:(1)教材過于注重實操,課文的主體部分幾乎都是服務員和客人之間的對話,這樣的教材對于本科教學是不夠的,應該有一定的理論學習,只有這樣才可能成為一名既掌握較高旅游專業知識又具備較強旅游英語應用能力的旅游英語人才;[2](2)和當地的區域旅游產業結合程度不夠,甚至沒有。所有的教材幾乎都是從整體的旅游行業視角出發,絲毫沒有涉及到我校所在的全國聞名的旅游城市——黃山,又由于我校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有很大一部分在黃山從事旅游行業,所以導致畢業生感覺當年所學教材和實際工作有所脫節。
(二)教師問題
在現如今的二類本科院校中,旅游英語教師普遍存在“復合能力欠缺”[3](P165),即具有較深的英語知識但欠缺相關旅游專業知識,或者是具有旅游專業知識但是缺乏足夠的英語知識,前者容易將授課的重點放在“語法、單詞等內容上,雖然使學生掌握了英語知識,但是忽略了旅游專業知識的傳授”[3](P165),而后者 “無法將旅游專業方面的一些重要詞匯及國際旅游市場的最新動態以英語的方式傳授給學生,教學內容體現不出本學科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的特點”。[3](P165)
(三)教學班級與考核方法問題
隨著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現如今的大學生已經不再是“鳳毛麟角”了,在校學生的規模也較之以前有了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增加,所以為節約教學成本,各大高校大多采取大班制教學,班級人數普遍在100人左右,這樣的班級規模對于英語,尤其是對于實踐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旅游英語教學是極為不利,每個學生平均每節課的發言、交流機會不足0.2次,這樣的教學就將教師和學生隔離開來,教師無法知道學生的掌握情況,教學效果就大打折扣;不僅教學班級有問題,考核方式也存在問題。由于受基礎英語考核方式的約束和影響,目前大多數高校旅游英語的考核方式與大學英語幾乎一模一樣,由聽力、詞匯語法、閱讀、翻譯和寫作組成,這樣絲毫不能考查一個學生的真實水平和能力。
(四)課程設置中專業性和實用性不平衡問題
作為一種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簡稱ESP),旅游英語的主要培養目標是“掌握旅游服務用語、了解旅游專業學術用語、閱讀旅游研究方面的文獻、撰寫論文及參加學術會議等”[4](P104),ESP“不但涉及語言本身的學習,還涉及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所學專業領域的英語運用能力”[5](P94),所以旅游英語的教學應該包含職業英語和學術英語兩個部分(即專業性和實用性的培養),任何一個部分都不能忽略。現階段在高職高專院校中,旅游英語教學能夠做到與自己的培養目標相符,即重視其應用性的培養,然而在本科類尤其是二類本科院校中,卻普遍存在重視實際運用能力而忽視理論知識的傳授,這就不能體現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院校培養目標的差異性,與其培養目標背道而馳。
(一)教材問題
鑒于上文所提到的教材問題,筆者認為旅游英語教材要做到既有普遍性,又要有地方特色,所以建議選用兩套教材,“一套為通用教材,一套為地方特色教材,并根據當地旅游發展和教學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安排具體的教學內容,使兩套教材相輔相成”[6](P87),對于前者應該引用國外原版教材,這樣既能讓學生接觸學科前沿、掌握最新的分析方法,又能彌補我們傳統教學中重視理論不注重實際的做法。對于地方特色教材,以黃山學院為例,目前筆者沒有發現一本和黃山旅游業發展相結合的教材,所以應該鼓勵當地旅游界人士或在校教師自編教材,畢竟高校畢業生中有70%留在當地工作,這對與他們以后的職業發展將有極大的優勢。
(二)教師問題
教師的水平和素質直接決定了整個課程的教學效果,鑒于目前的問題,筆者認為最為切實可行的方法是“兩個靠攏”,所謂的“兩個靠攏”指的是旅游教師向英語方向靠攏,英語教師向旅游方向靠攏,具體來說就是,組織旅游教師進修英語專業相關課程,鼓勵英語教師積極參加導游資格考試以及諸如此類的旅游考試,這樣才能使旅游英語教師成為“雙師型”教師。當然有條件的院校也可以采取聘請外教的方式。
(三)教學班級與考核方法問題
既然大班制有諸多的弊端,所以建議采取小班制,30人為宜,最多不超過45人,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學生有更多的鍛煉機會,或者將一個大班分成兩組,第一組上第一節課,第二組上第二節課,這種措施已經在我校實施,學生反響也不錯。對于考核方法,應該采用“筆試+口試+聽力+實操”的模式,口試、聽力、實操的優勢不言自明,而筆試也應當摒棄以前的語法詞匯+閱讀+作文的老傳統,而應該和旅游結合更加緊密比如預訂單、洗衣單、出團計劃、投訴信回復等應用文體的寫作。
(四)課程設置中專業性和實用性不平衡問題
作為ESP,旅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在旅游專業的英語運用能力和英語研究能力,這兩種能力的培養恰恰對應的是課程設置中的實用性和專業性,所以“旅游英語的教學目標要從語言及專業兩個方面來確立:語言方而,要培養學生在涉外旅游工作中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綜合技能,尤其是口語交際能力;專業方面,要培養學生對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加強旅游文化特別是旅游跨文化知識的教學”[5](P94),具體來說:首先,將旅游英語細化成多種專業英語,諸如酒店英語、會展英語、導游英語和旅行社英語等等,然后再針對各種專業英語,既注重語言技能的運用又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以酒店英語為例:首先要進行酒店幾大部門的專業詞匯、常用語等的學習,還要學習酒店發展史,酒店外部營銷、內部員工管理,甚至主要客源國歷史、文化和習俗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專業性和實用性的平衡。
總之,旅游英語教學改革是一個長期、艱辛的過程,在旅游國際化趨勢背景下,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本科教育階段的旅游英語是不同于高職高專和研究生階段的旅游英語教育,其培養目標一定要和企業需求相結合。地處旅游資源豐富的黃山市,黃山學院一定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點,著眼未來、著眼世界,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專業人才,其自身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注:本文系安徽省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2zjjh043;黃山學院校級示范教研室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2JYS04)
[1]國務院關于發展旅游業的意見[Z].國發,2009(41號).
[2]孫鈺.建構主義理論視角下對我國高校旅游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研究與思考[D].遼寧:遼寧師范大學,2008.
[3]魏鳳云,王金超.高校旅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6).
[4]王春艷,索虹.淺談旅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09,(4).
[5]汪勝華.基于ESP理論的高校旅游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科教導刊,2010.
[6]徐婷.旅游英語教學改革初探 [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