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林
(湖北師范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食用野生植物保育與利用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 黃石 435002)
論我校食品專業的培養方向與課程設置
李煜林
(湖北師范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食用野生植物保育與利用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 黃石 435002)
分析了國內省內食品高校的專業設置情況,面向地方實際和需求,確定了我校食品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向,設置了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專業指選課和集中實踐環節,為我校食品專業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
食品專業;培養方向;課程設置
我校2006年設置了食品生物技術專科專業,2011年升為食品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是一級學科,可以分為食品科學、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營養與衛生、食品儲藏與保鮮、水產品、糧油食品等多個二級學科,每個二級學科還可以再分多個方向。由于專業開設時間短,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方向不明確,課程混雜,學生學習負擔重,培養效果很差。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方向如何確定?課程如何設置?這2個問題是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盡快走向成熟急需解決的問題。
1.1國內食品高校的培養方向
目前,國內食品高校中有博士學位授權點的高校有江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昌大學、浙江大學等31所著名高校,這些高校食品專業的培養方向有食品科學、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營養與衛生、食品儲藏與保鮮、農產品加工與儲藏、動物飼料、水產品、海產品、制糖工程、糧油食品等方向,覆蓋了食品的各個方面,辦學很早,規模很大,層次很高,有完善的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培養體系。 國內有碩士學位授權點的高校有北京林業大學、北京農學院、天津商業大學、河北科技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61所高校(不包括博士學位授權點高校),這些高校的培養方向也覆蓋了食品的各個方面,辦學早,規模大,有完善的學士、碩士學位培養體系。國內僅有本科和/或專科的高校有遼寧大學、陜西科技大學、上海大學、天津農學院、河北聯合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學院、青海大學、西北民族大學等89所高校(不包括博士學位授權點和碩士學位授權點高校),這些高校的培養方向也覆蓋了食品的各個方面,辦學時間不長,規模不大,有完善的學士學位培養體系。
1.2省內食品高校的培養方向
湖北省有博士學位授權點的食品高校只有華中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有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2個大的培養方向,其中食品科學與工程方向偏重于水果的加工。有碩士學位授權點的高校有湖北工業大學、長江大學、武漢輕工大學,湖北工業大學只有食品科學與工程方向,偏重于微生物發酵;長江大學有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營養與檢測2個方向,食品科學與工程沒有再細分;武漢輕工大學有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糧食工程3個大的方向,食品科學與工程沒有再細分。只有本科和/或專科培養的高校有中南民族大學、湖北民族學院、湖北文理學院、湖北工程學院、湖北科技學院、黃岡師范學院、荊楚理工學院,中南民族大學只有食品質量與安全方向;湖北民族學院只有食品科學與工程方向,沒有再細分;湖北文理學院有食品安全、食品工程和工藝2個方向;湖北工程學院、湖北科技學院、黃岡師范學院、荊楚理工學院都是只有食品科學與工程方向,沒有再細分。
1.3我校食品專業培養方向的確定
國內食品高校眾多,他們的培養方向覆蓋了食品的方方面面,想要確定一個這些高校沒有的培養方向幾乎是沒有可能的,所以我們必須立足于省內和當地的實際情況,確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培養方向。湖北省和鄂東南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盛產糧油、果蔬、農產品、畜產品、水產品,這些食品資源急需加工特別是深加工。但華中農業大學主要是培養水果加工的,武漢輕工大學主要是培養糧油食品方向的,他們辦學早,規模大,層次高,如果我校的培養方向和他們一樣,就很難發展,很難超越他們;其它學校和我校情況相似,也沒有明確的培養方向;2013年我校獲得了食用野生植物保育與利用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的立項建設,其研究方向之一是野生食用植物的深加工,如果食品專業的培養方向和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方向相結合,依托重點實驗室的平臺,食品專業能獲得更快發展。根據這些情況,我校食品專業的培養方向確定為食品科學方向,偏重于植物食品的加工,兼顧肉制品、乳制品、水產品、糖果、軟飲料、谷物制品的加工。
2.1專業基礎課的設置
食品學科是一門以化學為基礎的學科,特別是食品深加工,涉及到生物大分子的化學改性,更需要化學知識,所以專業基礎課中設置無機化學、無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分析化學實驗、有機化學、有機化學實驗、基礎生物化學、基礎生物化學實驗;從食品原材料到成品,要經過多種加工單元操作,每種單元操作都有它自己的原理,這些原理涉及到微積分等高等數學的知識,所以在專業基礎課中還設置了高等數學、線性代數、食品工程原理;為了更好掌握食品生產,學生還必須掌握食品機械與設備的知識,所以還需要設置機械制圖與CAD作為基礎課;計算機技術是各種專業技術人才必須具備的技術,所以還設置了程序設計C語言。理論課3學分48學時,實驗課1學分30學時。專業基礎課全部為必修課,前4學期學完。
2.2專業課程的設置
專業課程分為專業必修課、專業指選課和專業任選課。
專業必修課設有食品化學、食品化學實驗、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安全學、食品加工原理、食品分析、食品分析實驗、食品添加劑、食品標準與法規、食品機械與設備、食品工藝學、食品工藝學實驗、食品生物技術導論、食品綜合試驗(一)和(二)。理論課3學分48學時,實驗課1學分30學時,綜合試驗2學分2周學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外語水平,提高學生閱讀專業外文文獻的水平,能從事科研工作,將食品化學、食品加工原理、食品工藝學設為雙語課程。專業必修課在第5、6學期學完。
專業指選課共6學分96學時,可以從食品營養與衛生學、食品風味化學、發酵工藝學、功能食品學中選3門課程學習,在第5、6學期學完。
專業任選課共10學分160學時,可以從谷物食品加工、發酵食品加工、果蔬食品加工、畜牧水產食品加工4個模塊中任選一個,每個模塊設有5門課程,涉及到每個模塊主要種類食品的加工[1,2]。專業任選課在第7、8學期學完。
2.3集中實踐環節的設置
為了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和機會提高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在專業課程中增加了集中實踐環節,其中必修28學分,指選2學分,任選2學分,共32學分。必修環節有:創新創業訓練與實踐(3周)、畢業實習(13周)、畢業論文(設計)(7周)、專業見習(2周)、公益勞動(1周)、金工實習(2周);指選環節有:社會實踐活動和食品實驗技能訓練,二選一;任選環節有:科研訓練和科研創新,二選一[1,2]。集中實踐環節主要在第5、6、7、8學期和暑假完成。
2.4特長學分的設置
根據學校人才培養“合格+特長=優秀”的理念和特長學分管理辦法,結合食品專業實際,確定食品檢驗工證書、公共營養師證書、內審員合格證(僅限食品安全質量認證HACCP)3種職業資格證書和本科生科研立項作為食品專業特長學分認定項目。
我校食品專業的培養方向確定為食品科學方向,偏重于食用野生植物的加工,兼顧肉制品、乳制品、水產品、糖果、軟飲料、谷物制品的加工;課程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集中實踐環節和特長學分項目,專業課又包括專業必修課、專業指選課和專業任選課。課程設置將在實踐運行中不斷完善。
[1]孫慶杰, 熊 柳, 李 穎. 農業院校食品專業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 教育教學論壇, 2014, (1):71~72.
[2]任 靜, 宋興舜, 吳 瑕. 獨立院校食品專業教學研究與改革成果應用推廣[J]. 職業教育,2011, (4):145~146.
2014—06—13
湖北師范學院教學研究項目(ZD201227)
李煜林(1972— ),男,湖北應城人,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食用野生植物儲藏保鮮與深加工研究.
G642.0
A
1009-2714(2014)04- 0110- 03
10.3969/j.issn.1009-2714.2014.0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