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火祝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創造性,在學生的學習探索過程中,通過交流、討論、合作學習等方式適時有效的給予引導和幫助。”當今的時代是科技競爭的時代,而競爭的成敗往往取決于人們的合作。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將不同的知識加以交流、綜合、提高和運用,就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種體現個人品質與風采的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那么怎樣培養低年級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能力呢?現結合筆者自己教學實踐、觀察和總結得到的一些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正確選擇與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
“小組合作學習”提出小組內以合作為主,競爭為輔,小組間以競爭為主,合作為輔?!靶〗M合作學習”是否要貫穿于一節課的每一分鐘呢?筆者認為小組學習也應與集體共學和個人自學相結合。那么怎樣選擇與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呢?筆者的體會是:
1.在課的引入階段,營造小組自主學習的氛圍
俗話說: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在課的引入階段就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一堂課的成敗舉足輕重。所以,筆者給孩子們營造了學習氛圍。(1)開展小組競賽。為了進一步培養合作精神,筆者引導小組之間開展比賽。小組之間進行比賽可以調動每個孩子的積極性,由于孩子們的榮譽感強,當他們聽到小組間要比賽時,人人都想為小組爭光,所以人人都爭相參與,這樣就激發了孩子們團結合作的精神。例如在學習學習《鳥的天堂》時,筆者讓小組討論“為什么這里會成為鳥的天堂”,要求討論后各組選一個代表發言,哪個代表說得好,這個小組每位成員均可得到一顆星。同學們討論熱烈,小組代表發言時,有的說:“這里枝葉茂盛,環境幽靜美麗,適合鳥兒生活?!绷硪粋€小組不甘示弱,他們的代表說:“我覺得他們組說的不夠完整。我們組認為大榕樹枝繁葉茂為鳥兒提供了生存基礎,這里的人們又不許人捉鳥,鳥兒得到了保護。因此鳥兒能夠在這里安家落戶,棲息繁衍。生生不息,所以這棵大榕樹就是鳥兒的家,鳥兒的樂園。鳥兒的天堂。”有的小組的代表匯報時一下想不起來了,其他組員還悄悄地給他提醒。這樣就激發了大范圍學生間的合作,同時,學生創造的火花也迸發了出來。(2)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合作興趣。興趣是促學的動力,是成功的先驅。小組合作學習要想發揮其合作功能,教師首先應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產生合作興趣。這樣學生才有可能積極合作,共同學習。
2.在學習重點、難點時組織小組討論
越是教學的重點、難點,越要通過討論讓學生主動學習。只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攻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例如:在教學《爬山虎的腳》“一腳一腳向上爬”時,筆者組織討論:“爬山虎一腳一腳向上爬能換成一步一步地向上爬嗎?”通過討論學生明白了爬山虎的腳是不會動,要向上爬,就要不斷地長出新腳,緩慢地前進,所以用一腳一腳才準確。
3.在學習同種類型的教材是,放手讓小組合作學習
例如,在學習《秦兵馬俑》這課,筆者先通過學習作者用總分的寫法寫規模宏大的內容,找出中心句,理解關鍵詞。再大膽放手讓學生小組自學兵馬俑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學生小組自學,交流匯報,教師點撥、評判,加深印象。
4.在拓展練習中,開展小組討論
小學生學生年齡小,思維活躍,想象力極為豐富。在教學中應盡量多的設置拓展性的練習,鼓勵他們大膽說話,暢所欲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教學《家》一課時,在學生學習課文之后,筆者給各小組一道討論題,你知道 是 的家。問題一出,各小組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各組同學紛紛站起來發言,有的說:“樹林是小鳥的家,文具盒是鉛筆的家,車庫是自行車的家。還有的說:“袋鼠媽媽肚子上的大口袋是小袋鼠的家,蘋果樹是蘋果的家。”由于小組同學圍繞討論問題,互相啟發思路,共同討論,在討論時大家思維顯得異?;钴S,都想表達自己的看法,這種互相交流,互相啟迪的合作學習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
二、充分抓住和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
小組合作學校組織不好,就會流于形式,造成少數人說、多數人聽,少數人做、多數人看的局面。如何更好地抓住和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呢?
(1)合理組建學習小組。一般說來,學習小組的人數以4-6人最合適,這樣既可以使每個人有發言的機會,又能保證發言的范圍與質量。采取組內同質、組間異質,便于開展競爭。加強培訓小組長,培訓內容包括如何組織同學討論、匯報等。
(2)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小組成員必須團結友、互幫互助、民主平等。大家要努力提高發言的質量,同時養成認真聽別人發言的習慣,
(3)訓練小組發言模式。例如:“我認為××同學回答得很好?!薄ⅰ拔矣X得××同學的意見是對的,不過我還有補充……”、“我認為××同學的意見是錯的,我來幫助他……”、“我請××同學……”等等。進行這樣的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同時傾聽能力與反應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4)加強學法的指導。(1)模仿。學生獲取知識一般是從模仿開始的。通過模仿,縮短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在模仿過程中引導學生逐步領會學習知識的基本規律。模仿中伴有嘗試,這是一種探索,教師應積極引導。(2)發現。發現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但發現對學生的思維要求較高。(3)質疑。要求學生能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集體討論共學。低年級學生好問,但很多問題重復而且與題意無關緊要,這一點還需要教師進一步探索如何引導。
語文教學中小組的合作學習減少了繁瑣的提問,增大了訓練量,激活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使學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小組內部的合作與小組之間的競爭形成了團隊精神。團隊精神是現代人最重要的素養,對學生將來的學習、生活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