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
一、“討論式學習”的涵義
“討論式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某個問題各抒已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不僅重視全員參與,而且也重視學生的個別化學習。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討論式學習的實施過程
(1)在上課之前,教師把所收集到的討論題有關的資料分發到每個學生手中,讓學生認真的閱讀有關資料來為參與討論做好準備工作,這樣可極大的提高學生討論的興趣與水平。例如,在學習達爾文的生物進化學說之前,我將高中新教材中的現代進化理論 ,中性學說及反對達爾文進化理論的《審判達爾文》一文摘要印給每位學生,讓學生交換閱讀,然后讓學生討論“達爾文進化論科學嗎?“由于學生有了充分的準備,所以對這樣的問題往往能夠熱烈且有理有據地討論起來。
(2)讓學生相互對答案,通過不同思維的碰撞產生問題,在經常地進行練習,測驗,模擬考試后,不是教師一上來就講評,試卷,而是讓學生互相對答案,通過討論統一答案,讓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求同寸異,為試題評講鋪平道路。
(3)課堂討論。教師可指導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但注意不要充當調空員的角色,要鼓勵學生傾聽彼此的意見。在分組的討論中,要特別強調組內沒有權威,學術討論沒有高低之分,大家都是平等的。要教育成績好的學生不要以權威自居,不要譏笑或不聽其他學生的意見。每個問題都要讓學生充分地發表意見,接受各種合理的解釋。對不貼切的問題不要否定,而要進一步提問,予以引導。既要重視討論的結果,更要重視學生參與討論的過程。
(4)討論結果的報告
書面報告。每個小組將討論結果寫在紙上,貼在教師的公布欄內。使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教師里來回反復閱讀所有的答案,并與自己小組的答案進行對照。
口頭報告。每個小組推選一位學生向全班報告,最先報告的一組可詳盡報告小組討論結果,隨后報告的小組注意不要重復前面小組的結論。
三、在教學的重點處展開討論
圍繞教學重點組織討論,往往能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細胞有氧呼吸“一節的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多數是教師借助多媒體手段,將有氧呼吸的概念和有氧呼吸的三階段逐步講述給學生,學生課堂接受了多少,理解得如何,有什么疑問等,教師并不太清楚。采用”討論式學習“教師可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提出如下討論的題目:
(1)劇烈運動時呼吸變得急促是什么原因?
(2)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澄清的石灰水會出現什么變化?說明了什么?
(3)醫生給病人進行靜脈注射時,為什么常用葡萄糖溶液?
(4)熊是一種食肉動物,秋天食物充足,長得很胖,冬眠過后體重大大減少,是什么原因?
(5)有氧呼吸包括幾個階段?分別在什么場所發生?
(6)CO2在哪個階段產生?在什么場所產生?
(7)哪個階段生成水?哪個階段有水參與反應?
(8)氧氣在哪個階段參與反應?在什么場所發生?
(9)有氧呼吸過程中產生能量最多的是哪個階段?
學生在“討論式學習“的過程中,會很自然地暴漏出一些對疑難問題或知識點的錯誤理解。這時教師可以就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繼續討論。教師對學生的活動一定要給予保護,適時表揚和鼓勵他們要敢于提出問題和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通過討論有意無意地相互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價,不斷主動地吸收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糾正和完善,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在本節“討論式學習”中,學生不僅理解了有氧呼吸發展,教師對學生知識點的掌握也有了較全面的了解。
四、在教學的疑難處展開討論
生物教學的疑難點往往是生命科學中微觀領域的問題或抽象而缺乏感性認識的生命現象。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引導學生運用直觀的手段,通過感性認識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問題,又能提高學生探索生命的興趣。
五、在學生的問題處展開討論
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對一些難以理解的問題產生懷疑,困惑,從而促使他們提出問題或在作業中出現錯誤,這些也暴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情況?!坝懻撌綄W習”就是要注意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能容納學生出現的不同見解,甚至錯誤觀點,使學生大膽創新。例如:在一次“提取和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實驗課上,有一位學生拿著他的實驗結果問到”老師,我的濾紙條為什么沒有和其他同學一樣的色素帶?我一看他將濾紙液細線侵沒了層析液中,層析液已經發綠了。但我并沒有批評他,而是隨即提出一個討論題目“請大家觀察某某同學的實驗結果,幫助他找出實驗失敗的原因?!睂W生開始了熱烈的討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實驗效果與注意事項
通過對“討論式學習”的應用,并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對課堂進行追蹤研究,以及學生的考試成績都證明“討論式學習”優于傳統的“題海戰術”教學。而且確實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生物教學中具有積極的意義。
雖然“討論式學習”可以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也有較好的學習效果。但是相對于傳統的接受式教學而言,也存在耗時多,學習進程慢,組織教學難度大的缺點。因此,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課時采用相應的教學形式,才能使課堂教學真正達到最優化。
總之,“討論式學習”是學生參與教學并實現自我教育的好方法。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式學習”是體現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改變以往單純地依賴記憶模式的學習方式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當然,我們也不能完全否認傳統的教學模式,要在繼承中發展和創新,不斷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也要不斷地探索“討論式學習”的新形式,新思路。